幼兒教育隨筆:《打醋買布》的思索
今天在學習《打醋買布》這首兒歌時 ,我首先給孩子們分析了兒歌的內容 ,然后教孩子們讀了幾遍兒歌 。當孩子們對兒歌比較熟悉時我提問:“小朋友們,老爺爺為什么打翻了醋,醋又濕了布?”孩子們都認真思考,我引導說:“老爺爺做事用心嗎?他去打醋買布又干啥了? ”,這時孩子們都說:“老爺爺不用心,他去打醋買布就不該去追鷹和兔 。”最后我總結說:“是啊,老爺爺做事很不認真,他去買東西怎么能去追鷹和兔呢!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啊!”孩子們都點頭,我松了口氣,終于完成了這首兒歌的教學目的 。突然,悅軒站起來說:“老師,老爺爺沒錯。”我有點驚訝,問他為什么這么說?他說:“老爺爺不是三心二意,是非常有愛心,如果老爺爺不去追鷹和兔 ,那鷹不把兔子吃了嗎?兔子多可憐啊!”
這時的我忽然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是啊!應該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用孩子的童真去看問題,去思考問題,這樣,才能說他們所說,想他們所想,也只有懂得了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懂得孩子的愛心。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沒有蹲下身子的我更不能為了完成所謂的“教學任務”去扼殺一個孩子的想象,去摧毀一個孩子的愛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