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教育要轉變思維
今天聽完黃姐姐的音樂課,給我映像最深的就是不按常規流程教學,有自己的想法和流程。對啦,有時教師為什么一定要那么古板、教學的方式也一層不變。
因此教育有時要轉變思維,傳統的思維模式束縛了太多的人的枷鎖。不敢放手,不敢跨越,只會在自身的范圍內轉圈。我承認,目前我就是這種人,教學的時候就是流程,規格。朝這個方向走,不敢逃出這其中的枷鎖。思維模式固定不變,覺得教學活動就是備課,備完課就是授課,授完課就是反思,反思完就結束。主要自身一線經驗的缺乏,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按這個流程,書上是這樣的參考范圍,網上的教案有時稍作改動,覺得還不錯。借用別人的東西,只是覺得好,效果應該好。同時這種流程、方法好像可以達到預定的教學重、難點、老師真的為了教而教,幼兒為了學而學。我們這一代也在中國的硬式教育下完成的,自身還有多少可創造地思維與細胞。我想:都泯滅的差不多了。還拿什么來創造、改變或突發奇想,一次次的輪回就是現在的幼兒教學。(指的是部分教學模式),傳統模式大家看膩了,所以現在又聽說要創新課,優質課,改編課。我想這樣的課要花一位老師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去打造,最后結束了。又回歸原來的帶班模式、教學模式。也許這位老師從這種課中成長飛快,日程的教學模式也可以借用這種流程。當模仿的人越來越多,創新課的這種應用教學模式越來越推廣,到時又是另一種傳統模式,因為大家又一次的看膩了,下一位教師又要創新、改造、不斷地變化。所以人的教學思維要不斷地改變,不要被束縛于控制。多看、多寫、多想、多做。每天做一點,你的教學思維就不會保持水平線,上下學會浮動,運動著才會更好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