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路小學舉行第四屆小班化大課堂——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活動
“同學們,今天有許多外地的老師到我們學校參加活動,活動結束以后有的老師想去游覽,有的教師想去購物,大家能不能給他們繪制一張電子社區地圖,讓他們能夠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在《全國英特爾求知計劃項目—社區地圖》活動課開始,指導教師印海燕就給同學們布置了任務。學生們根據自己之前在社區進行的調查、走訪,以小組為單位,熟練地在電腦上用畫圖軟件繪制社區地圖。
這是寶塔路小學舉行第四屆“小班化大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的一個場景。本次小班化大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寶塔路小學著重展示了近年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情況。一至四年級用各種方式匯報了本學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一年級的同學們對植物的生長很感興趣,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種子、種豆苗、觀花朵,他們用相機記錄花朵從骨朵到凋謝的過程,用繪畫記錄豆子發芽、生長的過程,用日記記錄自己每天的感受。二年級則把關注的焦點放在了童話上,他們讀童話、演童話、畫童話、寫童話;給安徒生等童話名家制作作家卡片;到新華書店調查,了解中國童話的創作情況,給中國作協作家寫信,希望他們多為孩子們寫童話。三年級的同學們走進社區、走向傳統,他們來到西津古渡,描繪古街風貌、收集古街詩詞、采訪工作人員,“滄桑巨變話歷史,我與同伴話古跡”;關注“端午節”,了解端午習俗,學包端午粽子、學編咸蛋網兜,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氣息;四年級的同學們對《三國演義》著迷,他們重點開展了三國文化研究。他們研究三國中的古詩、制作三國名將的兵器、繪制三國人物的臉譜,尋訪鎮江的三國遺跡,在北固山當義務導游。此外,學校還引進了“全國英特爾求知計劃項目”“中法合作‘做中學’項目”,充實了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
寶塔路小學從xx年開始,進行小班化教育的實踐,現在已經四個年頭。作為學校的小班化探索的載體,一年一度“小班化大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承載著學校對小班化教育的思索。據學校樊安成校長介紹,前幾年的研討活動,學校更多展示的是學科教學,希望通過多元的小班教學形式呈現大教育視野。從今年開始,學校則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研究的重點,因為綜合實踐活動回歸人性化的知識,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最能鍛煉學生、最能提高學生素質的課程,也是學校追求“大課堂”教育效果的最好載體之一。
市基教處貢處長、市教研室包主任、市教研室語文學科教研員丁老師、市教研室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孫老師、潤州區教研室領導應邀參加了本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