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摸一摸》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對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和孩子共同討論、探索、體驗。小班幼兒正處于感知能力迅速發展時期,冰塊、熱水袋、石頭、毛線這些東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幼兒比較熟悉。本次活動就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雙手觸摸物體,初步感知物體的冷熱、軟硬特征,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促進幼兒智力全面發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摸物游戲,體驗皮膚的觸覺功能。
2、能說出摸各種物體的不同感受,體驗觸摸游戲帶來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冰塊、毛線、石頭、熱水袋(內裝40°左右的熱水每組一份
四、活動重點:樂意用手來感知各種物體;顒与y點:用語言描述觸摸各種物體的不同感受。
五、活動過程
一、游戲“摸人”感知手的觸摸功能
1、請兩名幼兒進行表演,其中一名幼兒蒙上眼睛,然后用手摸另一名幼兒的身體,邊摸邊說摸到的身體部位的名稱。
2、教師引導:剛才小朋友的眼睛蒙上看不見了,為什么還能知道摸到的是什么?(幼兒討論)
3、教師總結:原來用我們的小手摸摸,就能知道物體的名字。小手真能干。
二、觸摸游戲(感知物體的冷熱)
1、教師出示冰塊,問:這是什么?出示熱水袋,問:這是什么?
2、請幼兒用手摸一摸,感覺它們有什么不一樣?(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并給予充分肯定)
3、教師小結:熱水袋摸起來熱熱的,冰塊摸起來是冷的、涼的。
三、觸摸游戲(感知物體的軟硬)
1、教師出示毛線:這是什么?
教師出示石頭:這是什么?
2、請幼兒用手摸一摸,說說摸它們的不同感覺。
3、教師小結:毛線摸起來軟軟的,石頭摸起來硬硬的。
四、游戲“找一找,摸一摸”
1、請幼兒在活動室找一找、摸一摸。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這些東西摸起來的感覺。
五、延伸活動
教師準備多種材質的物品讓幼兒多做觸摸練習,在此基礎上進行“摸一摸、猜一猜”游戲,體驗觸摸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感知覺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幼兒通過觸摸物體,獲得簡單的感性認識,在操作活動中,體驗觸摸游戲帶來的快樂。本次活動教師采取了游戲教學法,以三個觸摸游戲貫穿全過程,游戲最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最能激發幼兒探索欲望,同時也能保持長久的活動興趣,學法有:觸摸法、觀察法、討論法、運用多種感官,探索事物得出經驗。
教學第一環節,以“摸人”游戲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引導幼兒感知,“我們的小手真能干’接著就讓能干的小手來摸一摸”冰塊“和”熱水袋“感知物體的冷熱,在這一環節中,有的幼兒對冰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用手指蘸著冰塊放在嘴里舔著,這是就把衛生教育貫穿其中,及時制止幼兒的這種行為。
在感知物體軟和硬這一環節中,讓幼兒摸一摸毛線和石頭,感知這兩者之間有什么不一樣,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觸摸經驗,因為提供的材料是石頭,所以我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防止幼兒操作不當而受到傷害,這是我的指導用語是:輕輕地摸一摸、輕輕地壓一壓,既有操作方法上的指導又把安全教育兼顧到,幼兒能積極投入。在第一次試教中,由于準備的材料是每一小組一份,而且石頭又不大,不像熱水袋、冰塊那樣大,幼兒可以同時伸出手觸摸到,而石頭、毛線只能一個一個地摸,有的幼兒都急的爭搶起來,所以本次活動我及時增加了材料,減少幼兒等待時間,讓每一位幼兒都去充分感受、發現。毛線壓得動、石頭壓不動,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并對幼兒的發言進行充分的鼓勵。由于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不夠豐富,我及時總結讓幼兒說出完整的話如:毛線摸起來軟軟的、石頭摸起來硬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