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從那里來的
一、活動目標:(1)讓幼兒知道食物是通過成人的辛勤勞動才能得到的的
(2)養成每頓把飯吃完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圖片數張
重點:讓幼兒知道食物是通過很多人的辛勤工作才能得到的
難點:培養幼兒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三、活動過程:
1,看圖講述
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上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
(1)提問:小朋友們看一看圖片上有誰啊?(爸爸、媽媽、弟弟、妹妹)他們在做啥啊?(吃飯)
2,引出主題-------《食物從那里來的》
(1)提問:小朋友們知道嗎?你們吃的飯和菜是從那里來的嗎?(不知道)
教師出示(農民正在收割稻子。農民正在收菜,媽媽在做菜,阿姨叔叔在買菜等圖片)讓幼兒觀察,并讓幼兒說出圖片上的情景。
師:小朋友看了那么多的圖片,都知道圖片上的叔叔阿姨在做什么,那么老師就給你們講一講你們吃的菜和 飯是從那里來的好嗎(好)
我們吃的食物是要經過很多人辛勤工作才能出來的。比如農民伯伯要播種,阿姨要賣菜,爸爸要努力工作賺錢,才能把食物買回來,媽媽要辛勤勞動才能做出飯菜。所以我們小朋友吃的一飯一菜都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們吃飯時要向爸爸、媽媽、阿姨說謝謝。說:這頓飯好吃。
3。通過午飯活動讓幼兒從實際生活當中不浪費糧食
保育員阿姨端來飯菜,讓小朋友有序得洗手后隨意而坐下來吃飯。教師和保育員和小朋友們交流,鼓勵小朋友們把飯吃完。飯吃完了以后,讓小朋友跟保育員阿姨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