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活動《跳到我這里》教學設計
(2)幼兒和老師一起唱。
(3)教師彈琴,幼兒跟著琴唱。
教師:請小朋友邊唱著歌邊跳到老師這里,注意哦!一定要唱到“朋友,跳到我這里”小朋友才能跳到老師這里。
(4)教師變換位置,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唱這首歌
幼兒行為表現(xiàn):幼兒在和老師一起唱歌時,積極性比較高,能力強的幼兒已能大聲地完整地唱起來,能力較弱的幼兒唱得還不自信,但每個孩子對活動都表現(xiàn)出了濃厚的興趣。
評析:教師能關注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在游戲中讓能力不同的孩子都得到發(fā)展:能力強的孩子在游戲中教師引導他們唱著歌曲并學會控制自己的動作唱到最后一句才能來到老師的身邊;能力弱的幼兒教師鼓勵他們在游戲中大聲歌唱,使孩子們真正感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蘋果”的效應。
6.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教師:小朋友除了邊唱邊跳來到老師這里,還可以怎樣來到老師這里?
幼兒:我飛到老師這里。
幼兒:我爬到老師這里。
……
教師:好!請你們邊唱著歌邊飛(爬)到老師這里,老師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是按歌曲的節(jié)奏飛(爬)的?
幼兒行為表現(xiàn):孩子創(chuàng)編歌詞的積極性比較高,想出了許多辦法,有單腳跳、翻跟頭、兩個小朋友手拉手等等方式,動作稚拙又可愛。。
評議:在孩子們會唱歌的基礎上讓幼兒改編簡單的歌詞內容,難度不是很大,但對小班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從活動的整個過程來看,教師設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著活動目標來進行的,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孩子們是在毫無壓力的游戲情景中輕松自然地學唱會了這首歌。達到了讓孩子在玩中唱、唱中玩的愉快情緒,教師沒有一點教的痕跡。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附歌曲
《跳到我這里》
1=4/4
3 — 1 — ∣ 3 3 3 4 5 — ∣ 2 — 7 — ∣ 2 2 2 3 4 —∣
跳 跳 跳到 我這 里, 跳 跳 跳到 我這 里,
3 — 1 — ∣ 3 3 3 4 5 — ∣ 2 3 4 3 2 ∣ 1 1 1 —‖
跳 跳 跳到 我這 里, 朋友 跳 到 我 這 里。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