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活動《撓癢癢》(通用4篇)
小班音樂活動《撓癢癢》 篇1
活動目標:
1.學唱連續的八分音符,運用動作和聲音表現撓癢癢的樂句。
2.愿意進行表演,感受情景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
材料準備:1.故事ppt 2.歌曲錄音 3.毛絨玩具——毛毛蟲 4.毛毛蟲胸飾7個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二、故事引入
(一)播放ppt,講述故事。
秋天到了,大樹爺爺孤零零地站在草地上,好朋友毛毛蟲爬到大樹爺爺身邊。笑嘻嘻地說:“我來和你玩!”,它立刻鉆進了大樹爺爺的胳肢窩里撓癢癢。大樹爺爺一下子哈哈哈地笑了起來,聽!樹葉寶寶被大樹爺爺抖得一片片地掉了下來。
二、學唱歌曲
(一)出示毛毛蟲的毛絨玩具,教師完整清唱示范。
提問:1.毛毛蟲在撓癢癢的時候是怎么唱的?
(二)引導幼兒用動作和音樂表達撓癢癢,幼兒跟唱第一段1~2遍。
提問:1. 大樹爺爺那么癢,毛毛蟲用什么動作撓的?
2. 還可以在哪里撓?那我們一起來撓一撓吧!
(三)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提問:1.聽見大樹爺爺是怎么笑的嗎?
2.大樹爺爺怎么做?
(四)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完整演唱歌曲1~2遍。
三、游戲“撓癢癢”
(一)、播放音樂,幼幼互動表演游戲。
(二)教師扮演毛毛蟲、幼兒扮演大樹。游戲一遍。
(三)將孩子分成兩組,分批表演毛毛蟲。教師和其他孩子當大樹邊唱邊表演一遍。
四、結束
教師:毛毛蟲們,我們到外面去撓大樹爺爺的癢吧!
小班音樂活動《撓癢癢》 篇2
細節描述:在第一環節我出示了毛毛蟲的頭飾,讓幼兒來猜一猜可愛的毛毛蟲今天要和大樹爺爺玩一個什么游戲,孩子猜得可高興了,都積極舉手來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第二環節在幼兒回答完問題后,我演唱歌曲兩遍,引導幼兒傾聽熟悉歌詞,初步感受歌曲。然后出示大樹教具,提出問題,引出重難點。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及時回應,并哼唱,引導幼兒也用聲音和動作試一試玩一玩撓癢癢。
第三個環節,和幼兒一同邊做動作邊演唱歌曲。我一邊放音樂,一邊拿著毛毛蟲頭飾演示,當唱到大樹爺爺笑起來時,孩子們也高興得笑出了聲。看得出來,他們已經很想學這個好玩的游戲。
第四個環節,請幼兒與老師一同進行互動游戲。根據幼兒的興趣互換角色進行集體游戲。
評價分析:《撓癢癢》是一個比較好的一個音樂活動,通過活動,幼兒會運用動作和聲音來表現撓癢癢的樂句,從而感受情境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在設計教案的時候,考慮到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純粹的歌唱活動,就會很單調,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不會很高,所以在活動中以游戲為主。抓住幼兒學習的興趣點,幼兒喜歡,參與性高,課堂就會活躍。這次活動《撓癢癢》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通過師幼和幼兒之間在感受身體接觸以及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的同時,更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增進友誼,在活動中感受快樂。一個活動下來,我覺得孩子對整個活動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在活動過程中,我和孩子們的互動還是不錯的,孩子們很可愛一直跟著我學毛毛蟲爬。在進行情景游戲時,大家興趣濃厚,表演投入,游戲反復進行了多遍都不盡興。
所思所悟:某些環節的引導還不夠具體深入,從而導致難點沒有很好的突破,重點不夠突出,我在講解游戲規則時,引導語可以再明確具體些,我想這樣活動效果會更好。我在講解游戲規則時,引導語可以再明確具體些,我想這樣活動效果會更好。“撓癢癢”這個動作幼兒非常感興趣,幼兒把注意力過多的放在了“撓癢癢”上了。 游戲之前讓幼兒先感受一下音樂或者把這兩句樂句直接拿出來唱幾遍,會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發現了一些問題,我班的孩子的自主表演不夠,很多孩子雖然學會了根據音樂做動作,但沒有自已的創造。雖然本次活動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但重要是是孩子在活動中學習了知識,體驗了快樂。經過反思我認識到音樂活動中小班幼兒應該注意哪一些事項,從小班的年齡特點和現有基礎出發,尋找適合幼兒的方法進行活動,不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更要從活動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實現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與發展。
小班音樂活動《撓癢癢》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聽辨和感受音樂,能隨音樂做撓癢癢的動作。
2、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中感受與小朋友一起參加韻律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課件、椅子人手一把
活動過程:
一、玩《拉個圓圈走走》游戲
師:我們一起來玩《拉個圓圈走走》這個游戲好不好?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去找好朋友把手拉起來。
師:再來一遍,這次我們來換個動作吧,一起來做站站好。師幼跟隨音樂共同玩游戲,隨后坐回座位上。
二、出示課件:大樹和毛毛蟲
師:看看老師今天請來了誰啊?(出示大樹圖片)
師:哦,原來是大樹媽 媽。大樹媽 媽一個人站著有點孤單,不過沒關系,有一個小動物陪她。(出示毛毛蟲)這是誰呀?哦,是毛毛蟲來陪大樹媽 媽了,那毛毛蟲會喝大樹媽 媽做什么游戲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
三、欣賞音樂
師:毛毛蟲在幫大樹媽 媽干嗎呀?(撓癢癢)哦,在撓癢癢是不是啊?原來毛毛蟲在幫大樹媽 媽撓癢癢。那毛毛蟲在給大樹媽 媽什么地方撓癢癢呀?
幼兒自由發言,教師指出幼兒回答的部位。(頭上,肚子上,腳上)
師:那毛毛蟲先在什么地方撓癢癢的呀?(頭上)哦,沒錯,毛毛蟲先在大樹媽 媽的頭上撓癢癢,然后呢?(肚子)哦,慢慢爬呀爬呀爬到肚子上撓癢癢,接著呢?(腳上)哦,再爬呀爬呀爬到腳上給大樹媽 媽撓癢癢。
師:那剛才呀,撓癢癢的時候,還有一段好聽的音樂是不是?毛毛蟲給大樹媽 媽頭上,肚子上,腳上撓癢癢的時候,這三個地方的音樂是不是一樣的呀?(是,不是)那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看到底是不是一樣的哦。
四、再次欣賞音樂
師:這三個地方撓癢癢的時候音樂一樣嗎?哦,是不一樣的,那我要來問問小朋友了,毛毛蟲在最高的地方,大樹媽 媽頭上撓癢癢是時候,音樂聲音聽上去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聲音高高的)哦,高高的對吧,那慢慢爬到肚子上的時候聲音怎么樣了呀,哦,低低的了,再慢慢爬到腳上撓癢癢時候聲音怎么樣啊?哦,比剛才還要低。
師:哦,沒錯,毛毛蟲真是有趣,當音樂高高的時候,毛毛蟲爬到大樹媽 媽頭上撓癢癢;聲音變低的時候,毛毛蟲爬到肚子上(教師邊說邊點著大樹媽 媽的肚子)撓癢癢;聽到聲音很低很低的時候,毛毛蟲爬到哪里撓癢癢啊?(腳上)哦,慢慢爬到大樹媽 媽腳上撓癢癢。
師:所以啊,毛毛蟲是從上到下,從高到低的給大樹媽 媽撓癢癢,音樂的聲音也是從高到低的,你們有沒有聽到啊?
五、游戲《撓癢癢》
(1)師:你們想不想給大樹媽 媽撓癢癢啊?那我們用小手來做毛毛蟲,撓癢癢的動作怎么做?(手指動起來)當聽到音樂高高的時候,我們怎么樣啊?站起來把小手舉得高高的,音樂變低的時候呢?稍微放下來點,在肚子上撓癢癢,那聲音又變低了呢,哦,我們蹲下來撓癢癢。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來幫大樹媽 媽撓癢癢吧,聽好音樂哦。
(2)教師與幼兒一起邊聽音樂邊做撓癢癢的動作。
(3)師:這么多毛毛蟲給大樹媽 媽撓癢癢,大樹媽 媽既高興又舒服,那我們還有一個朋友也想請小朋友撓癢癢,(小椅子),我們坐在小椅子上面做游戲,它有點累了,我們也來幫它撓撓癢癢好不好?請小朋友站到小椅子后面。
(4)再次邊聽音樂邊幫小椅子撓癢癢,先撓背面,再撓前面。師:小椅子現在可舒服了,請小朋友們做好。
(5)幼兒互動撓癢癢(女孩子幫男孩子撓癢癢,交換)
(6)請幼兒幫自己的爸爸媽 媽撓癢癢。
師:我們一起問問爸爸媽 媽舒不舒服?看來我們小朋友都很棒,爸爸媽 媽都很舒服呢,請小朋友回家再給爺爺奶奶撓撓癢癢好不好?
小班音樂活動《撓癢癢》 篇4
一、活動目標:
1、運用動作和聲音表現撓癢癢的樂句。
2、感受情景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
二、活動準備:
大樹圖片、毛毛蟲胸飾若干、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好寶寶
幼兒聽音樂邊唱好寶寶邊做動作。
(二)熟悉歌曲中的內容和情節,為游戲作準備
1、聽歌曲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聽一首很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一聽歌曲里唱了什么?(播放音樂磁帶)
師:歌曲里唱到了什么?(讓幼兒說出毛毛蟲、大樹)
幼兒說出歌曲中的內容后,教師出示相應的大樹、毛毛蟲圖片。
2、聽故事
教師講述毛毛蟲和大樹之間的故事……
師:大樹爺爺為什么笑呀?
跟著音樂做動作
師:撓癢癢的動作是什么樣的?(請幼兒表演動作)
師:誰會做毛毛蟲爬出來的動作?
師:誰愿意扮演毛毛蟲,給大樹爺爺撓癢癢?(請3~4名幼兒)
教師對幼兒講清規則:聽到歌曲唱“啦啦啦”的時候就去給大樹撓癢癢。
師:我們都來扮演毛毛蟲。
引導幼兒帶著愉快的情緒邊唱邊做動作。
(四)玩游戲
1、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毛毛蟲,唱到“啦啦啦”處教師撓“大樹”癢癢,幼兒發出哈哈大笑聲或做怕癢的動作。
2、請幾位幼兒扮演毛毛蟲,教師和其他幼兒扮演大樹,游戲反復進行。(引導幼兒邊玩游戲邊唱歌曲)
(五)復習律動:小魚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