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一主題
活動十一:小腳找朋友(健康)
活動目標:
1.通過兒歌認識鞋有正反
2.學會區分鞋子正反的方法
活動準備:
擬人化鞋樣(高興和生氣的表情)、剪好的大、小腳印及大小鞋樣;
兒歌《小鞋朋友》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認識鞋的正反
1.出示擬人化鞋樣并提問:"兩雙鞋有什么不一樣?"(一雙高興一雙不高興)
2.為什么一雙高興,一雙不高興呢?
二.欣賞兒歌,啟發幼兒發現一雙鞋穿對了,小鞋高興;一雙鞋穿反了,小鞋不高興。
1.我們聽聽小鞋是怎么說的?(聽配樂兒歌)
2.啟發幼兒明確判斷小鞋穿的對不對的辦法是看看兩只小鞋是點頭還是歪頭。
二.動腦筋:還有什么辦法來區分鞋子是否穿反?
三.游戲活動:小腳找朋友
幼兒自選腳印和鞋樣進行操作,教師適時進行引導,用兒歌中的關鍵話語"噘嘴歪頭"、"點頭拉手"來幫助幼兒學會分辨鞋樣的正確擺放方法。
四.游戲:鞋寶寶找朋友
1.幼兒脫下自己的鞋,用手捂住眼睛,老師將鞋打亂。
2.請小朋友快快把自己的鞋寶寶找出來,然后擺成兩個好朋友
3.邊念兒歌邊自己穿鞋。
延伸活動:
在區角里幼兒練習拼擺鞋樣,并給小腳找鞋。
附兒歌:
小鞋小鞋找朋友,
不小心找錯了,
又撅嘴又歪頭,
小朋友動腦筋,
看清楚,看仔細,
不讓小鞋受委屈。
反思:
生活活動,其實是生活與教育的有機整合,以上生活活動主要運用探究的方式開展。活動中,為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教師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運用擬人化的方法,創編有趣的兒歌、生動的游戲引發幼兒主動學習,積極探索,教師事先并未要求幼兒運用何種方法為小腳找朋友,只是為幼兒創造探索的背景,如出示擬人化鞋樣并提問:“兩雙鞋有什么不一樣?”(一雙高興一雙不高興)為什么一雙高興,一雙不高興呢?通過這一有趣的情景激勵支持幼兒嘗試操作,緊接著運用小鞋的話(兒歌)讓幼兒了解小鞋的感受,這些環節的設計非常接近幼兒的生活、情感世界,促使幼兒趕快動腦筋想辦法不讓小腳穿反鞋子受到委屈,最后的游戲《鞋寶寶找朋友》恰到好處地滿足了幼兒幫助鞋寶寶的迫切心情起到趁熱打鐵的良好效果。分析整個活動,感覺應該在活動中增加一個演示討論的環節,因為演示討論也是在幼兒對各種方法已有一定經驗基礎上組織的,究竟什么方法好,什么方法不好,同樣也未有一種預期的結論,讓幼兒自己觀察自己體會,自由表達對各種方法的感受和認識,這種學習更是一種自我探究的過程,有益于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發展,使幼兒真正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 生活活動是一種日復一日的重復活動,在生活活動中還有挖掘更多的教育價值。可以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培養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學習自己解決生活問題能力、促進幼兒動作技能發展、特別是手的精細動作發展、感受勞動的快樂等等。
活動十二:和蔬菜寶寶交朋友(科學)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幾種常見的蔬菜,知道它們的名稱和不同特點。
2、教育幼兒喜歡吃蔬菜。
活動準備:
1、蔬菜圖片的掛圖。
2、請幼兒搜集常見的蔬菜圖片或照片。
3、活動前請幼兒在蔬菜園里觀察蔬菜。
4、準備幾種常見蔬菜實物。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小朋友,我們在蔬菜園里觀察的蔬菜有哪些?你們知道吃蔬菜有什么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