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繪本閱讀《七只瞎老鼠》
一、教學目標:
1.根據畫面所傳遞的信息,猜測故事內容。
2.嘗試自主閱讀,體驗閱讀的樂趣。
3.知道凡事都要看整體而不能只看局部的道理。
二、教學準備:
1.白板課件、拼圖,自制小圖書人手一本,自制大圖書一本。
2.活動前與幼兒玩過猜動物的游戲。
三、教學重、難點:重點是能根據畫面所傳遞的信息進行想象,大膽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難點是理解故事的道理。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多媒體教學、猜測法、自主閱讀法、觀察法、操作法
五、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興趣。
1.課件出示七根彩色的尾巴。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群小動物,猜猜看是它們是誰?(播放課件尾巴)
2.引導幼兒觀察小老鼠的數量。
3.交代故事的名稱。
今天的故事就和這七只小老鼠有關,故事的名字叫《七只瞎老鼠》。
4.什么是瞎老鼠?你們知道,“瞎”是什么意思嗎?
1.幼兒觀看課件,猜猜是哪個小動物。
2.幼兒觀察小老鼠的數量,說出有7只小老鼠。
3.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
4.幼兒說出瞎就是看不見。
活動開始,以課件出示老鼠的尾巴,引導幼兒猜猜它們是誰?接著,讓幼兒數數有幾只,并通過追問“瞎”是什么意思,讓幼兒理解 “瞎”這個字。既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又突出主題。
(二)猜一猜,說一說,看一看,理解故事內容。
1.演示課件,講述故事: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邊聽到了一陣奇怪的聲音。會是什么呢?
2.講述紅老鼠摸怪物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聯(lián)想紅老鼠會以為是什么呢?
3.組織幼兒進行自主閱讀,了解之后還有幾只小老鼠的故事情節(jié)。
4.組織交流。紅老鼠摸到的這個怪物是粗粗的,直直的,把它當成一根大柱子。那其它老鼠摸到的這個怪物又是什么樣子的,請你來找一找?它們以為是什么呢?
1.傾聽教師講述故事,猜測七只瞎老鼠在池塘邊聽到了一陣奇怪的聲音會是誰發(fā)出的?
2.傾聽教師講述紅老鼠摸怪物的故事情節(jié),幼兒進行聯(lián)想猜測紅老鼠會以為是什么。
3.幼兒進行自主閱讀,了解之后還有幾只小老鼠的故事情節(jié)。
4.幼兒交流自主閱讀情況,能用完整的話來表達其它老鼠摸到的是什么。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邊結合設疑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猜想、聯(lián)想。有一天,七只瞎老鼠在池塘邊聽到了一聲巨響會是什么呢?讓幼兒來猜測一下,引發(fā)幼兒的好奇。在紅老鼠去摸怪東西,把怪物當成紅柱子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理解其它五只瞎老鼠分別去摸這個怪東西時,又把它當成什么。讓幼兒先觀察、猜想,再聽,再說,既能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能發(fā)展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拼一拼,玩一玩,體驗活動的樂趣
師:六只小老鼠,它們一上一下,一前一后,每只老鼠只摸到了一個地方,他們還是不知道這個怪物是什么?那我們小朋友來幫忙,試一試,拼一拼,看看小老鼠摸的究竟是什么?
幼兒進行拼圖,找出這個大怪物是誰。
通過拼圖活動,幼兒在思考和操作中獲取真相,也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當幼兒通過拼圖發(fā)現原來是大象后,幼兒的閱讀的積極性會更高。
(四)揭曉怪物的真相
1.教師講述故事的結尾。
2.提問:為什么六只小老鼠會摸不出大象呢?而白老鼠為什么能摸出是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