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開心糖果
調查結果統計分析:
本班共有幼兒24名,現收到調查表24份。在表格中,我們針對糖果的品牌、味道、形狀、顏色、吃多了的后果這5個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提問,結果表明:
1、品牌:在幼兒的回答中,孩子共提到了大白兔、阿爾卑斯、瑞士水果糖、呦哈呦哈等31個品牌的糖果。
2、味道:共提到甜味、水果味、酸味、牛奶味、巧克力味等13種味道。其中提到甜味的人數最多。
3、形狀:結果比較豐富,共提到方形、圓形、動物形、水果形等24種形狀。其中最普遍的形狀為方形和圓形。
4、顏色:共提到白、黃、綠等13種顏色,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色和紅色。
5、吃多的后果:結果比較統一,基本都是牙齒長小蟲蟲、肚子疼、長胖這三種結果。
出乎我們的意料,孩子們對糖果的認知還是比較豐富的。如果讓他們來談一談自己所知道的糖果,一定非常樂意,而且有話可說。因此增加說糖的機會,力爭讓每一個孩子都來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進一步幫助他們敢說、會說。在認知方面,主要是幫助他們進一步感知糖果的豐富多樣,并完善對糖果的綜合認知。如搜集各種味道的糖果,辣味、苦味、酸味、甜味,品嘗并進行比較。利用糖果的多樣性開展各種活動,如畫、剪、貼、分類等,并充分利用豐富多彩的糖紙開展活動。
(一)主題的形成:
糖果是孩子們非常熟悉非常喜愛的食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接觸過各種味道、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糖果,可以說,糖果是孩子們十分感興趣的話題,對糖果的基本特征都有一定的感知。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從這個主題可能指向的內容進行了考慮,希望在看一看、嘗一嘗、說一說、做一做等一系列的活動中幫助幼兒進一步完善對糖果的綜合認知,并通過系列活動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以及探索、求知、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愿望。
懸掛:師生共同墻面:幼兒看糖、說糖、玩糖、做糖的資料照片,幼兒關于主題的系列美術作品、糖果日記、孩子的語言做的糖果
談話:各種各樣的糖果美術:涂色—我的糖果日記
繪畫—我畫的糖果
泥工—糖果
美工—我的糖紙衣服
科學探索—糖兒不見了
語言—買糖
談話—分享糖果
生活—糖紙笑了
兒歌—買糖
游戲—米老鼠開店
環境布置
包糖果
做糖果掛件
糖果分類
漂亮糖紙展
糖紙粘貼
糖果店游戲
日常滲透活動開心糖果集體教育活動
家長工作
和孩子共同參觀超市的糖果專柜
幫助孩子完成前期的調查表
和孩子共同收集糖紙
(二)班級情況分析(小班下學期)
通過對本班幼兒的觀察與交談,發現大多數幼兒對此話題十分感興趣,并都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日常活動中,經常有小朋友將自己的糖果帶來和大家共同分享。班級中大部分幼兒對新鮮事物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成人的引導下也愿意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我們希望立足該主題,從幼兒的實際出發,通過多種形式、多通道參與,促進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有進一步的提高。
活動名稱:兒歌:排排坐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基礎上,幼兒學會念兒歌。
2培養幼兒分享意識。
活動準備
彈子糖若干,濕毛巾若干,小朋友木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小妹妹木偶,形象地說:“小朋友你們好,我表演節目給你們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