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開心糖果
活動名稱:糖怎么不見了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觀察溶解的現象,孩子能夠用語言表達其發現
激發孩子對溶解現象的好奇
活動準備:每人一小杯水,一塊方糖,鹽,果珍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糖溶解過程、激發幼兒興趣
如果糖放到水里,想想會怎樣呢?
幼兒實驗、觀察、表達、交流
(糖的形狀慢慢被破壞,最后完全消失、溶解時還會冒出小小的水泡,溶解后水就變甜了)
二引導孩子討論溶解現象
你們剛才看到糖放在水里怎么不見了?它真的沒有了嗎?它到哪里去了?變成什么樣子呢?(溶解到水里了,使水變甜了,溶解就化)
三引導幼兒聯系其它溶解現象,擴展幼兒的經驗
引導孩子選擇鹽、果珍等易溶解之物再次實驗,孩子表速發現和現象
四教師總結:糖、鹽、果珍都會溶解,還有許多東西也都會溶解。
活動反饋:
活動名稱:糖紙笑了
活動目標:教育幼兒養成不亂丟糖紙的習慣
活動準備
貼絨教具:哭笑糖紙娃各一個(用糖紙拼貼娃娃的衣服);小朋友形象一個。大紙盒做成的廢物箱
活動過程
1:教師從地上拾起糖果紙娃(哭),形象地說:“是誰把我丟在地上?小朋友幫我找一找,是哪個人把我丟在地上的?”幼兒尋找,教師出示一位小朋友正在吃糖果的圖。
2:教師繼續說:“原來是小明把糖紙丟在地上,糖紙娃娃哭得好傷心,糖紙娃娃說:我不可以在地上,這樣地上會很臟的應該把握丟進廢物箱(出示廢物箱)小朋友,小明把糖紙丟在地上對嗎?應該把糖紙丟在哪里?我們一起對小明說:應該把糖紙丟在廢物箱。”
3:教師出示笑的糖紙娃娃:“小明聽了你們的話,把糖紙丟進了廢物箱,你們的糖紙娃娃怎么了”
教師小結:以后,我們小朋友在吃糖時應該把糖紙丟進廢物箱或者垃圾筒內,也要讓糖紙娃
活動反饋:
家長工作
“開心糖果”是我們第一次嘗試進行的主題活動。同樣,家長也是第一次和班級配合并參加到活動中來,為了讓家長對整個活動有比較完整的了解,在活動初期我們便打印了一份通知,向家長介紹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意義以及當時我們能想到的可能進行的活動,特別詳細介紹了希望得到家長配合共同參與的有關活動。在活動不斷深入進行的過程中,全部的家長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和孩子共同參觀了超市里糖果的專柜,指導鼓勵孩子自己買糖果;幫助孩子共同完成了主題很大的前期調查表;平時有意識的和孩子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糖紙,并帶到幼兒園讓大家共同欣賞;在活動中,我們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持,他們還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為活動順利有效地進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證。
主題活動效果分析
“開心”糖果主題活動已基本結束了,回顧、總結、反思這段時期的系列活動,感觸頗深,先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幾點想法:
1目標的完成情況
從目標來看,大部分幼兒基本達到了我們預先指導的目標。通過各種操作活動,進一步完善了對通過的綜合認知,并在活動中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以及積極探索、大膽表現等各方面的發展。
2幼兒發展情況
在這次系列活動中,我們深深地感到,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他們非常投入地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大膽操作,大膽嘗試。可以說,每個孩子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體驗。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對活動的堅持性、表現力、探索、求知欲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和提高。孩子們非常喜歡這個活動,家長們也積極參與到部分活動中,在開放日活動中,應許多家長的要求,我們開放了這次主題活動,家長們興致勃勃地和孩子共同游戲,仔細觀看了班級環境中布置的孩子在活動中的部分照片、資料、孩子的作品等,從他們的反饋中我們感到孩子和家長對此活動都很感興趣,覺得這樣的活動是孩子真正喜歡的活動,能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與提高,建議我們以后多開展這樣的活動,并表示一定支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