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教學活動實錄——杯子
討論確定了標記以后,我提出了把各組桌上的杯子分成兩類,并做上標記的建議,孩子們開始按組進行分類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紙筆,讓他們自己討論分類的方法,聽一聽他們的討論,有的說:“我們把玻璃的和不是玻璃的分開。”有的說:“我來畫標記。”有的說:“高的標記怎么畫?”有的說:“畫一棵高的樹吧。”討論完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分類情況吧。有的組按高矮分,有的組按大小分,有的組按玻璃和不是玻璃的分,但只有第五組沒有分類成功,于是我們一起討論原因。陳芷欣搶著說:“我說要按塑料的和不是塑料的分,可他們不同意。”朱夷凡說:“我想按大小分,可陳芷欣偏要按塑料的分。”鈕添天說:“就是因為他們吵啊吵的,我們才沒有成功。”
“那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其他成功的小組,他們是怎么做的,向他們學習。”我說。
(評析:對于中班孩子特別是一些能力強、有主見的孩子來說,在活動中良好地合作協商似乎還不能很好地做到,他們往往非常的主觀,更喜歡讓別人聽他們的,這也是該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好在最后他們已經意識到各執己見給活動帶來的不利,活動結束時老師的建議也是希望讓幼兒通過相互交流,引導幼兒思考友好合作的意義,學習友好合作的方法,幫助他們逐步懂得考慮和聽取別人的觀點和意見,豐富和同伴協商、合作的經驗。)
四、和杯子一起玩
和杯子一起玩能玩出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到操場上,邊玩邊想。我和幾個孩子一起用杯子排成平行線做跨跳練習,肖書恒看到了,馬上在一邊也排了起來,不過他在一層杯子上又疊了一層,這樣難度提高了,孩子們想來試一試的興趣去更高了?吹叫愕耐娣,很多孩子都停下了自己的游戲參與進來,不時有孩子提議:“再疊高一層試試看。”一層、兩層,一直到三層,開始有孩子在杯子障礙前猶豫,邊上的朋友便喊起來:“用力跳呀!”“跑快一點就行,加油!”
很多孩子受到啟發,玩杯子的花樣越來越多:有的把杯子頂在了頭上;有的面對面在地上滾杯子玩;也有的在做拋接游戲,還有的正在玩繞樁游戲……
(評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老師的任何一點創新,都可以成為點燃孩子創新火花的火種。孩子們能玩出這么多的花樣出乎我的想象,再仔細一想,象頂、滾、拋接、跨跳等技能,都是平時幼兒用其他器材玩過的,孩子們很好地將以上的經驗遷移到玩杯子活動中。不僅如此,他們能根據杯子的特性,創造性地改變游戲的玩法,由此獲得滿足感,他們通過相互的鼓勵不斷嘗試,體驗成功感。)
五、紙杯電話
在和杯子一起玩的活動中,鈕添天跑過來將杯子扣到我的耳朵上說:“沙老師,你聽,有嗡嗡的聲音。”她的發現讓我想起我們可以用紙杯做電話,于是,我提議我們來用杯子做電話,孩子們都說好。
紙杯電話的制作非常簡單,用一根線將兩個杯子連起來就行了。制作的難點是在杯底打洞和繩子的打結,但我想這個難題留給孩子們,讓他們在相互合作中解決這些難題。我為孩子們提供了牙簽、剪刀、大頭針,在使用的過程中孩子們發現用牙簽打洞又方便又安全,打完洞接下來是穿繩子,鈕添天一邊舔著繩頭一邊說:“舔一舔好穿,我媽媽也是這樣穿線的。”一邊的朱夷凡疑惑地看著她,當看到鈕添天真的穿過時,才開始了自己的嘗試。當他最終穿過時,高興地叫了起來。電話做好了,和朋友玩一玩,鈕添天和朱夷凡同時把電話放在耳朵上,“喂,聽見了嗎?”旁邊的陳芷欣大喊:“哎呀,要放在嘴巴上的。”他們又都把電話放在了嘴巴上“喂、喂,聽見了嗎?”經過多次的嘗試,他們才發現電話要一個放在嘴上一個放在耳朵上,中間的線要拉直才能聽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