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的優秀教案(精選2篇)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的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發現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2.讀背《三字經》節選,大致了解意思。
3.猜字謎,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4.啟發學生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5.通過自由表達,鍛煉學生的習作能力。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數本不同版本的《三字經》。
2.學生帶字典或詞典。
3.學生搜集字謎。
口語交際
一、談話引題。
1.教師結合本堂課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夸獎,讓被夸獎的同學談談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夸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3.教師小結。人和人之間需要互相欣賞。夸獎別人就是給別人送去溫暖的陽光。因此,我們要學會夸獎別人。
二、討論明法。
1.引導學生聯系前面的例子討論:應該如何夸獎別人。
2.引導學生認識到,夸獎別人首先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要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夸獎別人。
三、分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組分成四組。先想想小組里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夸一夸組里的同學。注意小組里的每一個學生都要夸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夸獎到。
四、全班交流。
1.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全班說。
2.師生評議。評議要點:要用具體的事情;要實事求是;要真誠熱情。
3.對于同學贊揚的話語,請被夸獎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
五、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說”“家長說”“同學說”“自己說”。同學間交換填后兩項。
習作
一、談話導入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交流一下這一學期來自己的習作寫了些什么?教師對學生的習作態度、習作成績充分肯定、表揚。
二、交流拓展
1.你有──哪些很想和別人說說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2.范例引路。
3.請學生把自己想要告訴別人的內容具體說一說,要把內容說清楚。
4.引導其他學生討論:哪些地方說清楚了,是怎么說清楚的;哪些地方還沒說清楚,應該怎樣說清楚。
注意:教師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例子組織討論,引導學生掌握一般方法。
三、學生自選內容進行習作。
四、選取部分習作朗讀交流,互相議議優點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見。
五、學生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然后謄抄。
六、講評作文
1.教師概述上次習作的成績,重點是內容豐富多樣,習作態度認真等。
2.優秀習作賞析,激勵學生以后把習作寫得更好。
3.建議學生把這學期的習作整理一下,也可以再修改,謄抄一下,保存起來。
我的發現
一、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列出的詞語。
引導學生認真讀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發現。
二、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三、互相交流:你發現了什么?
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帶有某種感情色彩。
四、指導朗讀,通過讀體會這樣重疊的表達效果。
五、拓展積累。
a.你還能舉出這樣的詞語來嗎?小組合作照樣子寫詞語,看哪一組寫得多。
b.投影展示,并朗讀。
c.請學生從大家舉出的ABB式詞語,選擇自己喜歡的抄下來。
日積月累
一、讀讀背背
1.請學生捧起書,借助拼音,反復練習,把韻文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指導。
4.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的意思?
a.學生用查字典詞典、與同學討論等方法理解句子。
b.請學生說說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一下,教師也可稍做指點。
5.自由朗讀,熟讀成誦。同座互相檢查背誦。
6.課外擴展
有條件的,再找《三字經》讀一讀,以后背給大家聽。
二、讀讀記記
1.自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讀準帶拼音的字的字音。2.同座互相檢查是否能讀正確。大致說說詞語的意思。3.分類記憶這些詞語。
三、趣味語文(猜字謎)
1.仔細看看謎面,你能猜出謎底是什么字嗎?(是“口”字)
2.說一說,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3.請同學們在搜集的字謎中,選一個讓大家猜猜。
4.試著編一個字謎。獨立編、合作編均可。
5.交流,并評選星級字謎。
根據所編字謎的準確和巧妙,評選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字謎。
教后反思: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夸夸我的同學”。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多從同學身上發現優點,真心實意地贊揚同學。多發現和表揚別人的優點,對他人是一種鼓勵,對自己也是一種促進。教師可以從議一議、說一說、評一評這幾個環節考慮這次口語交際的教學。本次習作是本學期的最后一次習作。可以建議學生在課后整理自己一學期的習作,比如做個目錄、畫個封面、寫一點習作感想、給自己的作文本取一個個性化的名字。讓學生帶著興趣來完成這項工作。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的優秀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識字加油站”認識10個生字,了解钅、木、氵、火、土字旁的構字意義。激發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培養識字能力。
2.積累詞匯,體會詞語的意思,再根據詞語說句子。
3.認識“我的發現”中的字,會區分“礻”和“衤”及“冫”和“氵”的字。
4.積累《舟夜書所見》這首古詩。
5.學習“我愛閱讀”中的課文《李時珍》。了解李時珍編著《本草綱目》的原因和經過,體會他不怕艱辛及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
【學習重點】
1.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訓練傾聽的注意力,能聽清楚別人講話的內容,樂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2.認識10個生字,正確認讀詞語。
3.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并學會在句子中正確地使用。
4.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學會正確書寫漢字。
5.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
【學前準備】
1.制作課件,生字詞卡片(教師)
2.字典詞典(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環節】
第一課時
(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我的發現)
一、學習“識字加油站”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試著認讀。
鉤鏟梅柿源漲炬燦垮墳
2.學生自己查字典,了解構字意義。
3.展示搜查資料,分組交流。
(1)鉤,一般指形狀彎曲,用于探取、懸掛器物。也是中國武術器械之一,由戈演變而來。鏟,中國古代民間起土用的農具,也用于建筑等領域。也是武術器械之一,是薄體闊刃的長兵器。
(2)梅,落葉喬木,初春開花,有紅白顏色,分五瓣,香味濃,果實味酸。柿,落葉喬木,花黃白色。果實叫柿子。
(3)源,水流所出的地方。漲,水量增加,水面高起來。
(4)炬,火把。燦,光彩耀眼。
(5)垮,倒塌,坍塌。墳,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
4.總結構字規律想想有相同部首的漢字都與什么相關。
如:鉤,鏟都與金屬有關,梅與柿都與樹木有關
二、學習“字詞句運用”
1.教師出示詞語卡片并講一組詞的詞意。
忽然突然立刻馬上一瞬間一眨眼
逐漸漸漸慢慢徐徐慢吞吞慢悠悠
突然:在短促的時間里發生,出乎意外。
忽然:表示情況發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造句:這件事真的很突然。街上的人忽然多了。
2.讓學生自己查詞典了解其余各組詞的詞義。掌握近義詞。
如:立刻:表示動作行為緊接著某個時刻。
馬上:立刻。
造句:同學們聽到這句話,立刻鼓起掌來。
馬上:快進去吧,電影馬上就要開演了。
……
3.學生自由交流,說說自己知道的還有哪些近義詞。
如:觀察觀看,輕快輕松,增加增添……
4.教師范讀,學生跟讀,體會太陽的害怕情緒。
5.學生仿照句子,說一說。
如:小明著急死了,匆匆忙忙地跑回了家。
李明杰開心極了,高高興興地跑進了教室。
三、學習“我的發現”
1.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教材四組字。
2.總結構字規律。
四、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我愛閱讀)
一、日積月累
1.導言激趣。
古詩,是我國文化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鮮花。它以和諧的韻律,敏銳的觀察,奇妙的聯想,精巧的構思,精練的語言,含蓄的表達,博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描繪大自然美麗景色的古詩。齊讀課題。
2.知詩人,解詩題。
(1)介紹作者。這首詩是清代詩人查慎行所寫。
(2)解詩題。(逐字理解)
舟:船。書:記。所見:見到的東西。
3.讀詩解意。
(1)學生自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畫出不懂的詞語。
(2)指名讀全詩,糾正以下字的讀音。
“散作”的“散”讀作“sàn”,不要讀作“sǎn”。
(3)指導學生學習詩中的生字。
“孤”字右邊是“瓜”,不要寫成“爪”。
“螢”字是上中下結構,下部分是“蟲”,不要寫成“火”。
4.齊讀《舟夜書所見》這首詩。
5.解釋大意。
(1)讀句第一句。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2)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
月黑——沒有月亮,一片漆黑。
見——現。
漁燈——漁船上的燈火。
孤光——孤零零的燈光。
螢——螢火蟲。
(3)解釋這句詩的意思。
漆黑的夜晚,一盞漁燈閃現在河面,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一只孤零零的螢火蟲,靜靜地映在水面上。
(4)讀第二句。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5)讓學生從中找出不懂的詞語,逐一解釋。
簇——聚集、簇擁,這里是吹起的意思。
散——散開。
作——變作,變成。
(6)解釋這句詩的意思。
一陳微風吹來,河面漾起了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了無數顆星星,在河面閃動。
(7)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6.展開想象,悟詩情。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體會意境。
(2)讓學生看書中插圖,結合詩句內容,思考:這首詩講的是詩人見到的一種什么樣的景象?
學生通過圖文對照,從中體會到詩人夜間在船上所看見的景象是:漆黑的夜晚,沒有風的時候,河面上孤燈閃爍的美妙景象及微風吹來時,河面上由靜變動,漁燈倒影“散作滿河星”的神奇畫面。
(3)讓學生討論:在這首詩描繪的景象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
7.教師小結。
二、我愛閱讀。
1.導入。
李時珍是明朝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他和他的父親一樣,有一顆善良的心,從小立下志向,要像父親一樣為窮人看病。他一生中的巨大成就就是編著了世界醫藥科學的一部經典著作——《本草綱本》。
2.帶著問題講解課文。
(1)請孩子們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李時珍創作過程的段落。
(閱讀第3、4自然段)
(2)李時珍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發生了什么事讓李時珍決定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醫藥書?自己默讀
第三自然段,勾畫相關詞語。
(3)為了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是怎么做的呢?默讀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找,李時珍為編寫藥物書做了哪些準備?
(4)為了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經歷了千辛萬苦,那他在做這些事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呢?
(5)最后,李時珍用27年完成了《本草綱目》,正是有了李時珍這樣執著和救死扶傷的精神,才有了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