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享受自由而快樂的教學
其次,平等對話還應包括學生與課本與作者之間的對話。我們應該鼓勵學生不盲從權威,不人云亦云,倡導學生站在與作者平等的地位去理解課文、感悟課文、品評課文。我們應該鼓勵和贊賞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不要把教師的體驗、作者的體驗強加給學生,否則,我們的教學將是空虛無意義的教學,是失去人文性的教學。
2、放飛想象
烏申斯基說過:“誰要想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首先應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而在思維能力中,想象力又是尤為重要的。因此我們要在教學中創設情景,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圖片、以及其他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想象的素材,并有意識的訓練學生根據文中的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去想象那些畫面,培養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如《五彩池》的教學片段
3、體驗成功。
一位教育家說過:教師的工作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美國的卡耐基也曾說過:“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與鼓勵。”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呢?我覺得一位日本教師的做法值得大家去借鑒。這是一位幼兒園的女教師,那天,他舉起一幅除了一些不規則的橫豎道之外什么都沒有的圖畫,微笑著向大家介紹“我數過了,這位小朋友的畫中一共用了24種顏色,是我班使用顏色最多的小朋友,我為他在這方面先行一步而高興。
的確,在常人眼里,這幅畫似乎一無是處,而這位女教師卻從尋常中發現了不尋常,可想而知,其影響力和感染力不僅對于那位小朋友是巨大的,對全班也是如此。
總之,教育應當使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接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讓我們共同努力,解放學生,給他們營造一個“敢想敢說”的氛圍,給他們創造一個“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鷹擊長空”的環境吧!讓學生享受自由而快樂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