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學生潛能的嘗試——《草船借箭》隨筆
學習《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時,當我肝長氣短的講完課文后,我問學生覺得周瑜、魯肅、諸葛亮他們是怎樣的人,學生茫然。我又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鞏固課文內容,多數同學采用分角色朗讀,也有自己讀的?墒亲x完后還是沒有什么效果。我又提議,大家把文章改成劇本來表演一下,開始同學們驚訝,繼而大家就雀躍起來。趁熱打鐵,我就讓同學們自由結合,自編自演。學生的興趣很濃,排演時,我發現同學們只是在按照課文內容排練,而 這樣使劇中的不少內容給人以不銜接的感覺,因而,我又問他們:“周瑜讓魯肅到諸葛亮哪兒去探聽探聽,接下來就是諸葛亮說……,這樣演有何感覺?”有的學生說:“沒什么呀”。有的說“不好,有點別扭”。我說:“我們的演出場地是一定的,每個人站在中間的位置比較好,你們想想怎么做比較好”,“我們添加點內容來銜接上下文怎么樣?”。我興奮的說:“太好了,我給你們兩天的時間排練,然后比賽,看看哪個組表演的最好,最好的演員獎給一個標志。”
課后我發現同學們一有時間就湊在一起排練,有時因教室擁擠就干脆到操場上排練。有時為了一個環節編排,他們會互相討論,甚至爭得面紅耳赤,看他們這樣認真和專注的態度,我特別欣慰,同時也對他們的表演充滿了信心。。
終于到了比賽時間,他們的演出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無須再問他們周瑜、魯肅、諸葛亮他們是怎樣的人,我從他們的表演中已經看到了他們對人物性格的理解——從故事環節的安排和舞臺角色的轉換上。如:周瑜吩咐魯肅到諸葛亮哪兒去探聽探聽,這時臺上的周瑜怎樣離開舞臺?有的同學說:“我們就要與曹軍交戰,我要去查看一下軍情!庇械耐瑢W說:“我要到練兵場去看看,給士兵們鼓鼓勁”還有的同學說:“這幾天忙與軍事太累了,我先休息一會兒!薄斨T葛亮要離開時,有的同學說:“天氣真好,我出去散散步!庇械耐瑢W說:“我回書房看看書!钡鹊。我看 到了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開闊。從學生個人的表現方面,宮麗麗最突出,她是一個性格內向的女孩,這次她表演的是魯肅,比賽時,她舉止大方,聲音洪亮,完全像換了個人。教師上課方式的一點改變竟讓我看到了學生個性的改變。
在“六、一兒童節”文藝節目評選時,我大膽的將我班的課本劇搬上了舞臺,同學們的表演給師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不時博得臺下陣陣掌聲。后來竟有老師說:“你們班的人才就是多”。我笑了。
通過這一堂課的嘗試,讓我深深感受到一些極具價值而又富有創意的語文實踐活動,只要我們善于引導,以恰當的方式挖掘學生的潛能,就會使學生帶著自己的興趣、知識、經驗、情感、靈性、智慧去鞏固課文內容,促進對課文內容的深層次理解、內化、掌握,這也是師生教學互動中生成的教學資源。只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的探索,就會使語文課堂綻放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