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觀下的中考
眾所周知“生活處處有語文”,可一直以來僅僅是說說而已。新年的元月5日,我有幸參加了金華市中考語文研討會,更欣喜地聽到了“中考要面向生活”的消息。中考是指揮棒,導向著語文教學與復習。由此看來,重視文科建設,實施大語文觀的教學,開始動真格了。以下是我篩選的一些信息:
一、讓懶人吃虧。
如果說2005年起用的5分卷面分,大大促進了書寫規范化的話,那么2006年的書寫分,將會成為同檔次學生的拉分點,“讓懶人吃虧”,劉啟才老師如是說,決不是危言聳聽。
二、繼續降低難度。
如果說理科的降難度,會導致尖子不尖的話,那么語文的降難度,將會使尖子更拔尖。正像劉啟才老師說的“中考最拉分的是語文,生活中最有用的是語文,語文必須學好”。讓中考告訴大家,語文是最重要的。
三、試題要生活化。
1、拼音會認讀就行,重在書寫。2、文言文能基本看懂就行,重在句子翻譯。3、綜合性學習要實用化,讓學生懂設計、會探究。4、鄉土教材要更加關注,更多地了解金華的名人、名勝、名產、名作和民俗。5、作文增加靈活性(二選一),突出半命題作文,讓每個學生有東西寫(自己的生活),并能寫出好東西來(生活的樂趣、意義、情感)。
針對以上的一些變化,我也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一、注重積累。1、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不看書”的習慣。2、引導學生把目光從書本投向自然、社會、人生。
二、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效率“讓學生像考試一樣緊張地學習”要求堂堂清、人人清,做到不留一個問題,不漏一個學生。
三、實抓早自習的鞏固。語文學科中硬性的知識較多,死記硬背不可避免,我們要注重塊塊過關,層層落實,營造書聲瑯瑯的氛圍。
拋磚意在引玉,我愿與大家攜手共創后中輝煌的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