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教學迫切需要培養學生學習遷移能力
三、防止學生學習負遷移的發生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正遷移能力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但是往往由于學生的認知結構、思維定勢以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等導致產生負遷移,從而影響或干擾了新的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培養正遷移能力的同時,還要防止負遷移的發生。為此,在中學政治課教學中采取了以下各種措施:1.強化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學。中學政治課是由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構成的。因此,搞好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學必須準確把握基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原理的精神實質和適用范圍及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學生學習概念、原理的認知規律,即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體、理論飛躍到實踐,以克服“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現象,從而防止學習負遷移的產生。例如:我國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2.運用比較方法,提高辨誤能力。中學政治課教學中有許多相近的概念或原理雖本質不同,但有其共同點,在教學中若忽視這些概念或原理之間的混同性、交錯性干擾,勢必產生負遷移。因此教學中要針對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原理,讓學生通過比較、鑒別、識別真偽,并讓學生說出錯誤的原因和正確的理由。例如:現象和規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民主程度和民主性質,“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和“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等,通過對比分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判斷、評價和矯正,從而提高辨別能力,防止因基本概念或原理混淆而造成學習的負遷移。3.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排除思維定勢的干擾。思維有多種形式,在中學政治課教學中必須指導學生從橫向和縱向、正向和負向的角度來分析和思考問題,掌握多種思維方法,并加以綜合運用,從而形成思維的靈活性,特別是解題過程中不能把學生思維的興奮點集中在類似舊問題的解題模式上,生搬已掌握的解題模式去解題,致使形成思維定勢,產生干擾,得出錯誤的解答。例如:某儲戶在銀行開設零存整取賬戶,每月定期存入500元,存期一年,當時零存整取的年利率為1.98%。該儲戶到期時可支取現金多少元棗有的同學思維定勢,按照公式:年利息=年本金×年利率×存期,得出利息為500×12 ×1.98%×1=118.80(元),本息共計6118.80元。而忽視了該儲種是零存整取,每月的本金相同,但每月存款的存期是不同的。因此,月利息應等于本金×月利率×存期,這樣年利息=500×(1.98%×1/12)×12+500×(1.98%×1/12)×11+……+500×(1.98%×1/12)×1=500×1.98%×6.5=64.35(元),故到期時可支取的現金為6064.35元。總之,在中學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新舊知識間的相互關系,強化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學,通過多種方法來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形成學習的正遷移能力,增強抵抗負遷移的免疫力,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