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政治課堂充滿樂感
可以搞社會調查、宣傳活動;還可以做訪談、演講等等。這就要求老師隨內容的變化,調整上課的風格。讓政治課堂充滿不同風格化的旋律和節奏!音樂是運動的,它是時間的藝術,是在時間的流動中展現出來,它隨音樂的運動、時間的流動逐漸完成。它只作用于聽覺,瞬間之后即行消失,為了加強印象,重復是不可少的,完全不變的重復容易使人單調乏味,帶有某些因素變化的重復更富有審美效果,于是重復和變化成了音樂結構中重要的因素。課堂教學也是具有音樂這一特點,課堂教學中老師語言的重復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意重復中的變化,對同一詞語、句子、同一段話在重復時,可以通過音量、語速的不同進行重復,在改變節奏情況下重復,也可以改變調式或音準進行重復,還可以某個因素重復而其它因素不變。只要老師在重復時注意變化就不會顯得語言哆嗦,反而能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吸引力,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牽制學生注意力,使學生適應對知識信息的接受,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從而解決問題。也能讓學生體會出我們所要強調的重點,準確把握我們重復的意圖,達到我們重復的目的。如:我在講貨幣概念時,我先讓學生齊讀一遍,然后自己又讀一遍“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不過我讀時在“固定”、“一般等價物”、“商品”三個地方適當地提高語音、放緩語速,以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在這些地方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通過自己思考,配以教師提示,明確“固定”的雙重含義:一是金銀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貨幣);二是貨幣(一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身上,弄清貨幣與商品、一般等價物的關系。從而達到我所重復的意圖。音樂和教學都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它需要積累也需要靈感,但我相信,只要政治教師做個有心人,讓政治課堂充滿樂感,放發出其無窮的生機和魅力,政治課就定能有生命力,也必將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