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教學中輔助教學資料的引用
1. 適應社會信息化特點,青年學生生理心理早熟以及生活方式開放的特點,(1)增加、擴展輔助資料引進的信息量、范圍、種類,使教學內容密度大,信息量足,時代感強,形式多樣、豐富。從而滿足學生胃口。(2)引進途徑以課堂為主,課外為輔,用輔導、推薦等方式收集資料,推動課堂學習。(3)精選輔助資料,配合教材內容,對所選資料進行整理、組合,或擴展,或壓縮,使40分鐘教學內容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層次清晰。通過以上三方面基本準備工作,使輔助資料更具科學性、教育性、適度性,不喧賓奪主,不嘩眾取寵,不堆砌材料,使教材更充分地發揮作用。
2. 適應青年學生的自主意識、開放意識、角色多重性以及培養人才多種基本能力和素質的要求,探索輔助資料的多種運用方式:
(1) 聯系法。理論學習聯系社會實際、學生實際,充分利用事實材料。a理論學習與生動、典型、有現實意義的事例結合,此為最基本的方法。如講主觀能動性結合張健橫渡英吉利海峽和太行山區人民艱苦奮斗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的感人事跡;講政黨制度中多黨輪流執政的實質,結合美國總統大選(小布什當選)系列報道,深入淺出,說服力強,易激發學習熱情。b將知、情、行統一于輔助資料中,既保證了教學內容和結構的完整性,又將知識學習和能力、素質要求緊密聯系。c所選資料充分體現個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d注意文理滲透,以理輔文。如用化學的物質能量轉化實驗說明“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用物理光的折射體會“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等。
(2) 引路法。以各種輔助資料引入新課,新穎別致。a科學理論引路,如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來論證理解“貢獻和索取的關系”,然后對“貢獻是人生價值主導方面”展開討論。b著名論斷引路,如用“阿基里斯追不上烏龜”引出“發展的觀點”,“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引出“共性和個性的關系”。c數據圖表引路,如用“中、美、日、印等國一百萬噸工業產值(美元)數據”引出“資源配置的重要性”。c典型問題引路,如“團員燒香拜佛是不是宗教信仰自由的表現?”等。用各種輔助資料引路,既有新鮮感,又使材料相對集中,既調動學生思維,又有很大啟發性。
(3) 主題法。提出學習主題,教師收集材料,將理論知識學習、材料運用分析、思想素質教育和諧統一展開課堂教學活動,典型的是“討論法”。
(4) 激活法。通過新穎、信息感強、邏輯性強、趣味性強的輔助資料靈活多變的使用,激起學生的認識興趣和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使課堂富有生機。a導入新課活,如小故事、事政新聞等,以撬“頭”來帶動擺“尾”。b總結全課活,利用輔助資料達到畫龍點睛、承上啟下、舉一反三、情感升華、落實行動等作用。c典型材料設問活,如結合荔枝上市、落市價格變化的實例,將商品、價值、使用價值、價格、供求大小、價值規律等眾多知識點聯成網絡,層層設問,環環緊扣,直至水落石出。d反項思維設置障礙,以“死”激活,即使用一些看上去與結論相悖的輔助資料進行教學,能引發學生進行深層思考,自主尋找答案。
(5) 情景法。主要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進行政治課教學。現代多媒體技術集文字、聲音、動畫于一體,形象生動。如用網上漫畫一只紅杏出墻來說明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用課件水變牛奶、牛奶變水的小魔術分析現象和本質及其關系等。學生積極參與融入教學,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以上方法可根據教學目標綜合使用,使學生融成對問題的整體認識。
三、 排除“障礙”,拓寬新路
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在輔助資料的引進和利用上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輔助資料的運用要適度,要保持其輔助性、補充性,不得“越位”,在用好教材的基礎上用好輔助資料,以彌補教材的不足。
2.教師要做好材料的分類、篩選、綜合、更新等工作,注意材料的代表性、時效性及教育價值。
3.材料使用要到位:加工選用到位、課堂引進時機到位、綜合教材到位、層次發分析到位、使用教學時間到位、教學過程六環節中材料利用整體把握到位。
4.材料使用要注意讀、議、析、結四環節,尤其要重視分析,從而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
努力排除以上“障礙”,才能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政治課利用輔助資料開展教學,有助于轉變學習態度,培養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在學習期間分析材料、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需求和能力,以及得到道德、審美、價值規范、情感態度等基本素質的提高。
因此,教材外輔助資料的有效利用是對教學內容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的有機和諧的結合點,在新形勢的需求下對其加以改革和探索,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不可或缺,不可忽視的一環。
面對教師來說注重輔助資料的引進和利用,能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掌握、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能使教學基本功得到提高,能全面塑造個人形象,增強個人魅力。
研究教學轉型,青年轉型,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有關理論和實踐,講究輔助資料引進和利用的科學性、教育性是必要而且重要的,輔助資料的有效運用不僅使教材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作用,而且成為改革教學方法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每一位現代教師都應重視輔助資料在教學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信息時代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
參考書目:
《學與教心理學》 《思想政治教育學》 《實用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全書》
《教育原理》 《新編教育學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