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精選13篇)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1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兩位數乘兩位數既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是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本節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自主歸納與整理。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梳理這部分內容的知識點,勾起學生的回憶,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印象。借助構建知識網絡結構圖,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培養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2.重視練習設計的實效性。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練習題的設計具有代表性,學生能根據不同的情境選擇具體的算法,既鞏固了口算、筆算和估算的方法,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具體實例來分析,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回顧整理,構建知識網絡
師: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都學習了有關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哪些知識?(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口算、估算、不進位乘法、進位乘法)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板書課題)
1.學生自主整理。
(1)先看一看教材中這部分的內容,再回顧已經學過的知識點。
(2)把重要的知識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出來。
2.展示學生整理的內容,師生共同對展示的內容進行評價。
3.教師將自己整理的單元知識結構圖向學生展示。根據結構圖,引導學生系統地回憶這個單元所學的知識。
兩位數乘兩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整理歸納所學知識,構建知識結構,讓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在總結的過程中,學生既梳理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內容,又為下面的練習做好了準備。
⊙舉例分析,突出易錯點
師:對以上知識內容,你們有什么疑問?在口算和筆算時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可以舉例說明。
1.組織學生質疑、釋疑,小組內交流整理。
2.學生匯報并總結在計算的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地方。
預設
(1)口算40×50時,容易少寫末尾的0。
(2)在筆算的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地方:進位加法出錯;計算時思路不清;乘加混雜;數位沒對齊;數字看錯等。
3.列舉錯誤案例,共同分析原因。
4.列舉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案例,交流估算時應注意的事項。
估算:18×22。
估算過程:
方法一 把兩個乘數同時看成近似數。
18≈20 22≈20 20×20=400 18×22≈400
方法二 把一個乘數看成近似數。
18≈20 20×22≈440
注意事項:有“大約”字樣的一般要估算。
設計意圖:通過梳理易錯點,讓學生明確計算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避免在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培養學生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觀察糾錯、分析總結的能力。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20×3,200×3),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每位乘積不滿十)(43×2),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過程與方法
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
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措施:
1、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學習計算方法。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4、注意處理好口算、估算、筆算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進,達到共同提高的目標。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筆算乘法。教科書第46頁例1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景里理解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比較正確熟練地計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讓學生與他人交流,享受獨立思考后發表自己見解的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
3、能應用知識解決生活里相關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作用,初步樹立應用數學意識。
4、讓學生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指名說得數并說出怎樣口算的)
11×5= 110×5= 110×50=
30×20= 30×200= 300×20=
2、筆算:
24×4= 39×2=
小結:在計算一位數乘多位數時,用這個一位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的個位.十位……,哪一位上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二、揭題示標
學習目標:會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
探究新知
1、出示課本46頁例1的.情境圖
(1)學生觀察:你收集到了哪些數學信息?提出了什么問題?
(2)要算一共買了多少本書,該怎么列式呢?(14×12)為什么用乘法計算?該怎樣計算呢?
2.我們一起來看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
認真看課本46頁例1,看圖看文字并填空,重點看筆算過程。思考:
1、筆算14×12時,先用第二個因數位上的去乘14,得數的末位和位對齊。
2、再用位上的去乘14,得數的末位和位對齊。
3、最后把和加起來。
(5分鐘后回答問題)
3.讓學生根據自學指導自學,獨立自考,嘗試解決。
4.小組匯報,邊板書邊講解
師生共同分析14乘12的筆算方法
1 4
× 1 2
2 8 ……….14×2的積
1 4 0 ………14×10的積
1 6 8 ………14×12的積
說明:在把兩個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方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去。
5.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1)相同數位要對齊;
(2)用第二個因數各個數位上的數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就寫在那一位的下面;
(3)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三、合作提升
課件演示筆算的過程(兵教兵)
老師還有一個疑問:十位上的1和14相乘的積的末位數4為什么要和十位對齊呢?
(140中的4是十位上的1和個位上的4相乘得出的結果,是4個十,所以和十位對齊。)
四.鞏固應用
1. 23×13= 33×21=
2.啄木鳥治病。
2 2 31 3 4
╳ 4 3 ╳ 1 3 ╳ 1 2
6 6 9 3 6 8
8 8 1 3 3 4
1 5 4 2 2 3 4 0 8
( ) ( ) ( )
五、總結解惑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學會了什么?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用第二個因數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第一個因數,用哪一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對齊,再把兩次乘得積加起來。
六、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
1 4 × 1 2 =168(本)
1 4
× 1 2
2 8 ……1 4 × 2的積
1 4 ……1 4 × 1 0的積
1 6 8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具體的情景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景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談話導入:今天,我是來和大家交朋友的,歡迎嗎?你們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你們猜老師喜歡什么樣的學生呢?老師倒聽過這么一句話:讀書的女孩最美,讀書的男孩最帥,讀書的小孩子最可愛。你們喜歡讀書嗎?那好,今天呀,老師想帶你們去逛書城,愿意嗎?
不過,老師有個要求,就是要做對我出的題目才可以去,現在我們一看都有哪些題(多媒體出示口算)
20×3040×5070×20xx×20
12×4013×7060×5080×40
師:同學們表現真棒,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書店看看吧!
出示主題圖(點擊課件,進入書城。)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圖意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從圖中你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觀察后回答:小紅買故事書,一套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錢?(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提出問題
師:要求:一共要付多少錢?該怎樣列式?
3.學生嘗試獨立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列式:24×12)
。2)提問:誰能幫小紅算出應付的錢呢?以4人為一小組討論。
(3)展示做題情況,讓學生說說你是怎樣做的?教師做出。
5.并揭示知識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在幫小紅計算的時候也學習了新知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板書知識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師: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時要注意哪些事情?
生回答:相同數位要對齊,要從個位乘起,一位一位地乘
三、鞏固提高
1.師:同學們幫小紅算好了價錢,她很高興。為了感謝大家她給我們介紹了買一些好書,你喜歡買哪一種書?請就把價錢算出來吧:
。1)多媒體出示:
(學生可以小組內完成,小組長檢查,選出最優秀的作業)
。2)展示匯報,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2.師:同學們真聰明!可是粗心的小明還沒買到書哦!這是怎么回事?(多媒體出示“改錯題”)
四、拓展應用
師:大家都買到自己滿意的書,開心嗎?逛書城真開心,不但買到了好書,還可以抽獎。
。1)看圖,介紹游戲規則。
。2)師生游戲。(得分最高者勝出)
師:你們中上了大獎了嗎?我們也回家吧,今天的逛書城活動到此結束。再見!
五、課堂
1.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2.這節課你表現怎么樣?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5
(一)教材說明
1.本單元教學內容
本單元主要包括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和估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發現規律,解決問題等內容。其中兩位數乘兩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是學習的重點。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學習的直接認知基礎。同時,本單元的內容又是后面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重要基礎。
2.本單元教材的編寫特點
(1)圖文生動形象,富有生活情趣。
。2)內容真實、豐富,具有現實性。
。3)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
。4)重視數學知識的。
(二)教學提示
1.注意發揮主題圖和情景圖的作用
2.重視學生對計算方法的自主探索
3.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三)各節教材內容分析和教學建議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和估算
本小節安排了4個例題,包括兩位數乘整十數、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等內容。可用3課時完成教學。
單元主體圖:通過體育館的環境及設施,喚起學生回憶,激起學生學習的心理需要。
例1:教材通過利用主題圖的資源,再次出現算體育館A區座位有多少個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引出48×10后,重在理解48×10可以怎樣算。
例2:主要是學習口算一個兩位數乘整十數的方法。在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會口算48×10的基礎上,繼續學習25×30的口算方法,體現口算方法的多樣化。
例3: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讓學生明確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既可以利用例2所學的口算方法,還可以直接口算一位數乘一位數(表內乘法),再在積的末尾添兩個0。
例4: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估算方法。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本小節安排了3個例題,包括不進位乘法和進位乘法等內容。
例1:從生活情境中引出算式,探索多種計算方法和理解筆算乘法的算理等3個層次進行編排的。探索12×14的算法,教材提示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來探索。再次是理解算理,用豎式計算12×14明確第2步計算的積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則是學生理解的重點和難點。
例2:用兩只青蛙的對話情景引出算式,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一方面對進一步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并在次基礎上算法。
例3:一方面是強化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的進位意識,另一方面是乘法的驗算。教材中沒有明確地提出驗算的要求,而是用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再乘一次的方法來驗證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發現規律
例1:通過情景圖和表格,一方面能清楚地看出行駛時間發生變化,引起行駛的路程的變化,讓學生從這種變化中去發現規律。
例2:是楊輝三角的運用,一方面讓學生仔細觀察已給出的4排數,去發現其中隱含的規律;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像圖中同學們討論填數和說說第4至7排分別怎樣填數,既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解決問題
例1:以學生的春游活動為線索,通過用車的輛數和每車裝的人數來計算參加春游的人數。教材引導學生先從情景圖中去提取信息,再憑借已有知識經驗用“每輛車的人數×用車的輛數”的方法去思考并解決問題。最后提出“還可以怎樣算?”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例2:以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堆放物體的方法為例,讓學生算出這樣一堆飲料有多少聽。本題是運用等差數列求和的數學方法解決。
例3:是乘法的估算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教材中的蘋果重量的估算方法僅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廣柑的重量怎樣估算可以完全由學生自己選擇方法。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6
一、復習內容
教材P58—P59的整理復習和練習十三。
二、復習目標
通過復習,進一步鞏固計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會用兩步計算和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復習重、難點
重點: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難點:會用兩步計算和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配套資源
《兩位數乘兩位數復習課》名師教學課件
五、復習設計
。ㄒ唬┱n前設計
復習任務:搜集錯題,分析錯誤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請你搜集整理出練習中的錯題,認真分析,寫出錯誤原因及注意事項,課堂上我們一起交流。
(二)課堂設計
1.回顧學習內容,明確學習任務
誰來說一說本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
隨著學生的交流適時板書知識點:
口算乘法
筆算乘法
兩步計算解決問題
本單元我們學習的口算乘法有哪些內容?你能解決很快口算出下面各題的結果嗎?
15×3=12×30=14×30=240×5=
、倌闶窃鯓舆M行口算的?
、谀囊活}需要特別注意?注意什么?
240×5=1200,注意不要漏寫0。
小結:先把兩個乘數中0前面的數相乘,算出積后,再看兩個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注意區分計算出的0和補上的0)
2.展示交流錯誤,強化鞏固算法
。1)展示錯誤,分析錯因
誰愿意當小老師,主動和大家交流自己的錯題?為了保證效果,在交流時,要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呈現錯例——分析錯因——提出建議
。ㄗ⒁猓簽榱耸拐故靖嗅槍π裕處熞崆傲私鈱W生收集錯題的情況,選取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進行展示)
。2)梳理歸納,整理方法
在展示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整理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時需要注意什么?
①末位對齊,從個位乘起
、谟贸藬的囊晃簧系臄等コ肆硪粋乘數,積的末位就要與那一位上的數對齊。
③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計算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數。
3.復習解決問題
典型題目:P58第2題
東東家有4行橘子樹,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獲橘子25千克。
、俳衲甓乙还彩斋@橘子多少千克?
、诎堰@些橘子裝箱,每箱8千克。用5輛三輪車運走,平均每車運多少箱?
、廴绻壳Э碎僮淤u2元錢。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學生獨立完成。
討論交流:說說解決上面這些問題的步驟,每步各做了些什么?
引導學生總結出: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看清問題是什么,根據問題從題中或圖中找出需要的數據信息,再列式解答。
4.呈現思維導圖,回顧反思內化
通過剛才的復習過程,我們對本單元知識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形成了知識圖(出示下圖)。請你認真看一看,想一想,把自己的收獲或困惑和同桌交流一下。
5.完成評價試題,檢測復習效果
。1)口算。
31×3=190×2=
17×400=13×60=
14×50=24×5=
60×900=25×80=
(2)列豎式計算。
16×16=18×18=
37×24=29×72=
17×17=22×22=
55×48=18×43=
【知識點】口算、筆算的方法。
【答案】略
【解析】注意: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計算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數。
。3)填空
① 20個16是,32的40倍是。
② 230×30的積的末尾有個0,250×40的積的末尾有個0。
③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位數,也可能是位數。
、 9□×6□的積是位數。
、菪〖t計算出45×36的結果是570,不計算你能判斷這個結果對嗎?理由
是:。
。4)比較每組算式得數的大小,你發現了什么。
30×30=31×29=32×28=33×27=
50×50=51×49=52×48=53×47=
【知識點】借助筆算探索規律。
【答案】略
【解析】通過對比練習,引導學生比較每組中算式得數的大小,發現其中的規律:①橫向觀察,兩個乘數的和一定,兩個數越接近乘積越大。②縱向觀察比較發現,每一組乘數的個位數相加都得10,且兩組對應的`乘數的個位數都相同,第2組的每個乘數都比第1組的乘數大20;第2組的積都比第1組的大1600。
。5)P59的第4題。
王叔叔平均每個工作日投送28個快遞郵件。如果每月按22個工作日計算,王叔叔半年(6個月)一共投送多少個快遞郵件?
【知識點】連乘問題。
【答案】方法一:28×22×6方法二:28×(22×6)
。616×6=28×132
=3696(個)=3696(個)
【解析】明確解題思路和每步的算理。
(6)P59的第5題。
一輛出租車一個星期(7天)收入1260元錢。如果每天工作9小時,平均每小時收入多少錢?
【知識點】連除問題。
【答案】方法一:1260÷7÷9方法二:1260÷(7×9)
=180÷9=1260÷63
=20(元)=20(元)
【解析】方法二,計算過程中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生沒有學過。
。7)P59的第6題。
參加學校乒乓球比賽的所有隊員分成8個大組,每個大組再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有9人。
、賲①愱爢T一共有多少人?
、趨①愱爢T來自6個年級,每個年級有3個班。平均每班參賽的有多少人?
③參賽的女生有120人。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知識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答案】①方法一:9×4×8方法二:9×(4×8)
。36×8=9×32
=288(人)=288(人)
、诜椒ㄒ唬288÷6÷3方法二:288÷(6×3)
=48÷3=288÷18(計算沒學過)
。16(人)=16(人)
③參賽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解析】要結合P59第4—6題檢查學生獨立收集信息、分析數量關系、列式解答和反思檢查的情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還應結合練習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策略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6.小組互相評價,反思修訂錯誤
完成后請小組同學互相批改,對于組內個別問題,在優等生的幫扶下進行訂正,對于共性的錯誤,老師進行集中評講。
7.全課總結。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7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出示一幅訂牛奶的情景圖。(一份牛奶每月28元,訂5個月要花多少錢?)
指導學生從圖中獲知數學信息及所求問題,提問:你打算怎樣列式解答呢?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到以前學習的什么知識呢?(285;前面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的知識)
教師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寫出筆算過程,同時請其他同學口算:1320;1240;3021;lOl5;2810。師:這些都是前面剛學過的乘法口算,說說你的口算過程。(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引導學生一起檢查黑板上寫出的285的筆算過程。提問:通過285的筆算,我們可以求得訂5個月牛奶要花的錢。剛才口算2810可以解決這里怎樣的問題呢?(訂10個月牛奶要花的錢)
出示:訂一年這樣的牛奶要花多少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2812。再提問:與前面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相比,這是一道怎樣的算式呢?(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師板書課題,并明確今天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揭示數學信息與問題,巧妙地將相關舊知識與要探究的新問題串連在一起,讓學生在得到有效復習與鋪墊的同時,又能體會到解決實際問題由易到難漸進發展的過程,從而激發學生不斷探求新知的學習熱情。]
二、展開探索,算法多樣
1.估算2812的積大約是多少呢?(把28看作30,12看作10,2812的積大約是300)
2啟發談話:28x12的精確答案是多少呢?這是個新的問題,小朋友,開動腦筋能否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得出2812的結果呢?請試著在紙上算一算!如果獨立計算有困難,可以先自學課本30頁中的算法,再獨立進行計算。
3.學生在小組內展開交流,說說各自的計算方法。
4.全班集體分享,教師將其寫在黑板上,并讓學生分別說出思路。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學習方式和思考結果,給他們充分獨立探索的空間和交流展示的平臺。]
三、深化研究,優化算法
1.回顧:我們還沒有學習2812的計算方法,同學們就能用這么豐富的計算方法得出結果,真了不起!老師想知道,你們是借助以前學過的哪些知識來解決的呢?(第1種方法借助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以及筆算加法的知識;第2、3兩種方法借鑒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計算;4、5兩種方法都是運用的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
2.賞析:在這些算法中,你比較欣賞哪一種算法?(我喜歡第一種方法,因為它容易理解;我喜歡豎式計算,因為它比較清楚簡捷;我認為四、五兩種方法不僅容易理解,而且只用兩步就可以算得最后的結果)
3.討論:如果要計算2913你會選擇怎樣的計算方法呢?(同桌討論,全班交流)提問:為什么沒有同學選擇像黑板上(4)、(5)兩種方法來計算呢?(4)、(5)兩種方法有局限性,乘數13不能像1那樣拆。
4.比較:方法(2)、(3)都是用的豎式計算,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異同呢?(這兩個豎式只是十位上的1去乘28,所得的積寫法不同,其它都一樣)提問:你是怎樣理解這兩種不同寫法的呢?(方法(2)與以前學習的筆算一樣,用乘法口訣一八得八、一二得二記錄每步乘得的積;方法(3)乘數12十位上的1表示10,2810口算得280)思考:在方法(2)中,乘數十位上的1乘得的積28與第一次乘得的積56相比,寫的位置靠前一位了,你是怎樣理解的呢?(這里的28表示28個十)試想:如果乘數十位不是1,而是數字較大的9時,你覺得運用哪種寫法比較好呢?(口算的方法有些困難,運用乘法口訣記錄每步乘積比較容易)
觀察方法(1)、(2)之間的'聯系,教師根據學生的口答進行連線。
5、小結:方法(2)是將方法(1)分步計算的過程用豎式的形式表示出來,當我們理解之后,采用方法(2)的寫法不僅使計算過程清晰,而且還便于檢查。所以小學階段我們進行筆算的基本算法是豎式計算,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它的優勢將會更明顯。(完善課題,添上筆算)同桌小朋友相互說一說怎樣用豎式計算2812,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積的末尾要和十位對齊)
6.練習:出示課本第31頁想想做做第一題,學生獨立練習后,全班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由算法多樣化到算法優化是通過比較選優的漸進過程,教學中教師將兩位數乘兩位數探究的實例進行擴展,在2812與2913的對比中,尋求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方法;在2812與2892的對比中,得出簡捷的筆算寫法;在(1)、(2)兩種方法的聯系中,進一步明晰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算理。]
四、發現規律,學會檢驗
1.教師在黑板上出示1228的豎式,與剛才2812的豎式比較異同。(都是兩位數乘兩位數,只是乘數的位置交換了)提問:它們的計算結果會怎樣呢?學生帶著猜想補充完整課本31頁試一試的計算并觀察驗證。啟發:運用這一規律可以對兩位數乘兩位數進行驗算。
2.課本想想做做第二題。
[設計意圖: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進行驗算是本節課教學的另一任務,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思考等教學環節,讓學生主動接受這一檢驗方法,獲得提高計算正確率的保障。不僅能夠培養學生檢查的學習習慣,更能鍛煉他們良好的學習品質。]
五、熟練運用,拓展提高
1.完成課本想想做做第三題,學生糾錯后在全班集體交流。
2.學生獨立完成課本想想做做第四題,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課本想想做做第五題。啟發談話:學以致用不僅能鞏固我們學習的知識,還能提高我們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吹搅诉@樣的生活情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進行解答。
4.提問:你能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計算語文課本上你喜歡的一篇課文大概的字數嗎?(數一數課文每行有多少字,大約有多少行,利用今天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算一算就可以知道了)學生試著練習。
[設計意圖:學生對新知的掌握需要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在學生獨立筆算中,教師能發現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錯例的糾正中強化運用新知注意的要點,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中,拓展了學生的視野,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六、交流體會,分享收獲
啟發談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你有很多學習的體會和收獲,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吧!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分享,不僅有利于對今天學習的新知進行歸整,還能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成就感,使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8
教材分析說明:
教材選擇了每盒彩筆24枝這一學生熟悉的事物和12盒彩筆的情境,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試著解答。然后通過12盒有多少枝?怎樣算?的問題,引出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首先讓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自主計算,一方面使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同時,為用豎式計算做鋪墊。在介紹用豎式計算的方法時,重點解決一個乘數十位上的數與另一個數相乘時,積的定位問題。
素質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結合彩筆問題,經歷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能力教學點】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德育教學點】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多樣化,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
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什么了?
學生觀察,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可觀察到左邊有兩盒彩鉛、右邊有十盒彩鉛,每盒里有彩鉛24枝。
學生可提出問題如:
1. 兩盒彩鉛有多少枝?
2. 10盒彩鉛有多少枝?
3. 12盒有多少枝?
二、自主探索
重點解決第三個問題:
12盒有多少枝彩鉛?怎樣算?
請同學們試著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有會用豎式計算的嗎?
1、20xx=240(枝)
412=48(枝)
240 + 48=288(枝)
2、242=48(枝)
2410=240(枝)
48 + 240=288(枝)
3、豎式等
三、合作交流
1.小組交流
請同學們把你計算的方法跟你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總結一下你們小組一共有幾種方法。
2.全班交流
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小組的方法向全班同學說一說?
3.重點交流豎式(講清積的定位)
1. 小組內交流各自的算法,然后共同總結算法。
2. 各組間交流算法,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可隨時進行質疑、提問或提建議。
3.你能介紹一下豎式的書寫格式嗎?(學生不會老師講解)
四、 實踐與應用
1.用豎式計算
3412 2511 4322
3213 2421 3221
2.解決問題
一個會議室有23排座椅,每排有22個座位。召開500人的會議,座位夠嗎?
3.一只杜鵑平均每天能吃掉14只松毛蟲。算一算:它21天能吃掉多少只松毛蟲? 1. 408 275 946
416 504 672
2.先獨立思考解答,再交流。只要計算出2322=506(個),直接判斷即可。
3.獨立思考再完成交流。同時,進行愛護鳥類的教育。
294只。
五、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2 4 2 4 2 4
1 2 1 2 1 2
4 8 4 8
2 4 討論這個4為什么寫在十位上
2 8 8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P29-30。
教學目標:
1.結合“書”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感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淘氣他們學校的圖書館又來了一批新書,圖書管理員準備將這些書放在新買來的書架上,瞧,這就是新買來的書架。◣煶鍪厩榫硤D)
師:你能從圖中獲得什么信息?
師:圖上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師板書問題)
二.教學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1.列式
師:小女孩提出的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應該怎樣列式?
(師板書:18×11=)
2.估算
師:小男孩也問了我們一個問題:本書放得下嗎?
你能用估算的.方法先估一估嗎?(生估算)
反饋:你覺得放得下嗎?誰來說說你估算的結果?你是怎么估算的?
3、獨立計算
師:這個書架到底能放得下本書嗎?請同學們算一算。
4.交流算法
師:誰來說說你算出來的結果?(198)
師:請在4人小組里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
4人小組交流
師:誰來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師展示學生的算法)
5.重點介紹列豎式的方法(請列豎式的學生介紹)
師:18為什么要和11對齊?(數位要對齊)接著你怎么想?
師:18乘11十位上的1,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
師:誰再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多請幾名生說說列豎式的步驟,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
三.練習:
1.試一試
第1小題讓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
第2、3小題讓生用豎式算法計算,并請幾名學生上臺板演,師巡視指導。
2.口算
3.計算
先估算,再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計算,在小組內交流、反饋計算的結果。
4.解決問題
生獨立完成,再全班交流。(提倡算法多樣化。)
5.思考題
生獨立思考,再交流、反饋。(生發現的規律若有價值性,應給予充分的鼓勵。)
四.
師: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最喜歡解決哪種問題?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第6頁例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口算乘法的基礎上,掌握乘法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數學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與十位對齊的道理。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畫面:
學校買了一些彩色筆要獎給數學競賽獲獎的同學,每盒彩色筆24支,學校買了3盒
讓學生根據畫面情景提出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幾種問題:
。1)3盒一共多少支?(2)2盒一共多少支?(3)學校一共買了多少支彩筆?
問:如果買了13盒,怎樣列式?24×13(出示例1)
主動探索
1.教學例1。
。1)討論24×13的`算法
(2)匯報交流
。3)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
(4)統一認識,確定最簡便的方法,引導學生試寫成豎式。
。5)針對出現的情況討論,關鍵處教師點撥,讓學生領悟計算方法。
2.練習
。1)第7頁做一做
。2)練習二第1題。
練習后,教師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反饋練習
練習二第2題
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連續進位的)
24
×13
72……24×3的積24……24×10的積(個位的零不寫)
312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四第7~8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在積極參與和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估算知識的空間,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進行乘法的估算,會說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你能說出下列各數的近似數各是多少嗎?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題的結果嗎?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親身經歷,探索新知
1、出示例題2的主體圖。
引導學生觀察:用自己的話敘述一下主體圖向我們提供了有關多媒體教師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學例題2。
教師:根據畫面的內容,口頭編一道應用題。
出示例題2:多媒體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個座位,現在有350名同學來聽課,能坐得下嗎?
。1)教師:這一道題只要我們判斷多媒體教師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學,因此不用大家計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應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
。2)匯報:要判斷350名學生能否坐得下,必須估算出多媒體教室大約有多少個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個)所以,350名學生能坐下。
小結:大家根據已學在估算知識,想出了三種方法,通過這一道我們知道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總結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時,先把兩位數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數,然后再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運用新知
1、完成教科書第59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清題意,獨立完成。然后教師講評。
提問: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7題。
(1)引導學生觀察圖,說說你從圖中得到什么信息?
(2)獨立完成,將估算結果寫在課堂本上。然后教師講評。
3、完成教科書第61頁練習十四的第8題。
(1)理解題意,根據題目畫面的內容說說從“學生已經種了93棵樹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課堂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結合彩筆問題,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
2、會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3、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多樣化,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算理,熟練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丫丫買了兩盒水彩筆,亮亮買了10盒,每盒水彩筆有24枝,他們兩人各買了幾枝?
2、學生試做,老師觀察學生各自不同的做法。
3、學生互相說說自己的做法。
4、歸納講解典型做法。
(2)24×2=48(枝)
(2)24×10=240(枝)
5、如果紅紅買了12盒,怎樣算呢?
小組討論,交流想法。
(2)20×12=240
(2)24×2=48
4×12=48
24×10=240
240+48=288
48+240=288
以上兩種解法要讓學生多說一說。重點歸納筆算方法。
二、練一練:
用豎式計算。
34×1225×44
43×22
32×13
24×21
32×21
三、鞏固練習:
書上39頁第1、3題。
四、作業:
書上39頁第2題。
三年級《兩位數乘兩位數》教案 篇13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復習: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朋友,他是誰呢?(課間出示喜羊羊)看看他給我們出了什么題目?
。1)列豎式計算:小明家訂牛奶,每月28元,定半年要用多少錢?
。2)口算:
11x3= 24x2= 43x20= 13x30=
13x2= 24x10= 12x4= 40x20=
2、(課間出示教材情境圖)星期天,小麗和媽媽去逛書店,她們看中了一套圖書,你了解到這套圖書的哪些信息?(看圖回答)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自由提問)要想求出“一共要付多少錢”怎樣列算式?(板書算式:24x12)3、引導觀察:24x12和以前學過的題目有什么不同?(板書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
兩位數乘兩位數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引導口算:24x12的結果到底是多少呢?這是個新問題,請同學們開動腦筋,看看能不能利用以前學過的知識,計算出結果來?
2、展示交流:你是怎么算的?還有不同的算法嗎?(板書不同的算法)
3、引導筆算:剛才同學們都是用口算的方法求出了24x12的結果。我們能不能像兩位數乘一位數這樣列豎式計算出結果來呢?(板書豎式)同學們看,老師在列豎式時注意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相同數位對齊)該怎樣計算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動腦想一想,再以小組為單位,研究研究,討論討論?茨膫小組最先想出算法,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好。
4、展示交流:(請兩個小組板演)有兩個小組已經把他們的算法寫到了黑板上,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算的。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同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有聽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問。
引導板演的學生講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探究簡便寫法:
引導觀察:這兩種算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明確:第二步積的書寫方法不同,其他都一樣。)
引導質疑:第二步的結果是24嗎?為什么不和48對齊?24表示的是多少?為什么不寫0呢?
6、復述算理:同學們真了不起,不用老師教,自己就學會了列豎式計算24x12,每個同學都再說一遍,我們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三、歸納概括,總結方法。
1、剛才,同學們想出了口算和筆算兩種不同的方法來計算24x12的積,在這兩種算法中,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2、看來,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還是用豎式計算更清晰、方便。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它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那么,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到底應該怎樣算呢?你能根據24x12的計算過程,總結一下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嗎?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伙伴說一說,看誰說的最清楚。
3、教師總結:兩位數乘兩位數,通常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第一個因數,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計算時要注意,用十位上的數去乘時,積的末位要和十位對齊。
四、拓展練習,鞏固算法。
1、喜羊羊給我們出了4道題目,請你任選一道,列豎式計算。找兩名同學到黑板上計算。
23x13 33x31 43x12 11x25
集體訂正,請板演同學講算理。
2、喜羊羊、懶羊羊和灰太狼進行了一次計算比賽,村長請你當評委,看看他們算算對了,誰算錯了,錯在哪。
3、有一天,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慢羊羊和沸羊羊買了相同的鞋子,當他們把鞋子放一起的時候,卻分不清誰是誰的了,你能幫他們分一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