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精選3篇)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篇1
教學內容: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p63例1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計算過程,初步掌握筆算方法,理解算理。
2.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3.在探索算法與解決問題過程中,感受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學重點: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不進位)。
教學難點:理解乘的順序以及第二層積的書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獨立學習任務支架
獨立學習任務單
問題:一套書12本,每本24元。一共要付多少錢? 列式:¬¬¬¬¬¬¬_________________
計算方法
。ǹ梢杂胁煌乃惴ǎ
二、課堂學習
(一)1.引入:同學們你們愛看書嗎?書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我們學校的書香語藝節就剛剛閉幕,看看老師為同學們買書的時候遇到什么數學問題?
2.出示問題:一本書24元。問:如果買2本要多少錢?怎樣列式計算?買10本呢?這是我們之前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3.買12本要多少錢呢?怎樣列算式?(24×12)為什么選擇用乘法計算呢?請看,這是一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板書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
(二)探究算法,解決問題
1.估算:
師:那么這個算式的結果會是多少呢?我們不妨先用上一節課學的乘法估算來估一估吧!估一估,24×12大約是多少?學生反饋:
a:24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b:24估成20,20×12=240。
c:12估成10,24×10=240。
2.師:以上的結果都是我們通過估算得出的,那么準確的結果到底是多少呢?請同學們拿出課前獨立學習任務單,把你的計算方法與小組內的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交流。
3.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
要求:小組四人輪流匯報獨立學習任務單,交流時選擇一種與其他成員不同的方法進行匯報。
4.小組匯報
a: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學生邊匯報算式,老師邊板書,同時追問:結合這道題的情境,三道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分別求出10本書和2本書需要多少錢,然后把這兩部分錢加起來就是一共要付的錢。)
b:12拆成2×6,24×2×6=288。
師:哦,其實是把其中的一個因數進行拆分,變成了連乘。
。◣煟悍浅0!不過是否所有兩位數乘兩位數都能把其中的因數進行拆分呢?例如23×13能將其中一個因數進行這樣拆分嗎?看來變成連乘不一定都能適用。)
c:筆算:
2 4
× 1 2
___________
4 8
2 4
___________
2 8 8
5.研究筆算:
。1)主要問題:
① (指著板書口算的部分和筆算)觀察一下,它們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 0是否可以省略。在把兩個乘積加起來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為了簡便,這個零可以省略不寫。
。2)師:大家發現得很好!其實這種口算和筆算是相通的,只不過是表達的形式不同。這里的48其實就是24×2的積,那240呢?288又是?
2 4
× 1 2
___________
4 8 …… 24×2的積
2 4 …… 24×10的積
___________
2 8 8 …… 兩個乘積的和
。3)請同學完整地說說豎式計算的過程。
6.師小結:以上我們獨立學習和匯報交流,找到了幾種方法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這節課我們重點是要掌握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也就是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完整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1.你能接著算嗎?
3 1
× 2 2
___________
6 2 ……□×□
□ □ ……□×□
___________
□ □ □
師講評:指著兩個62,問:兩個乘積都是62,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小結:相同的數寫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結果是不同的。
2.小樹生病了,你會治嗎?
3.我是計算小能手(課本第63頁做一做)
23×13 33×31
講評完,出示:13×23等于多少?從而拓展: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是不變的。所以可以用交換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進行乘法的驗算。
4.布置我們的教室(課本第64頁練習十五解決問題)
5.拓展:三位數乘兩位數124×12,你會用豎式計算嗎?
四、回顧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我們碰到新問題的時候可以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這種遷移的方法將會在我們以后的學習中繼續用到。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篇2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培養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書寫工整、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及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計算:
把這四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四名同學在自己位子上做.
2.口算練習:
(全體同學進行口算練習,投影出示)
14×2
31×30
214×3
16×5
23×4
22×3
21×5
12×20
18×3
23×6
27×4
42×3
請同學說一說,14×2,31×30,214×3的口算過程.重點強調要用乘數分別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集體訂正小黑板上的四道題,請同學回憶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教師再強調說明:在計算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時,要用乘數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根據乘法的意義寫出算式并口算出結果.
1個24
2個24
3個24
10個24
(24×1=24)
(24×2=48)
(24×3=72)
(24×10=240)
同學們想一想:3個24和10個24合起來是幾個24?(13個24)
根據乘法的意義:13個24寫成乘法算式.24×13
揭示新課: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投影出示,引導學生看圖片.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每盒有多少只?
一共有多少盒?求的是什么?怎樣求?
以上幾個問題,四人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說明圖意.(每盒彩色筆24支,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
老師提出幾個問題,請學生獨立思考.
(這幾個問題,投影出示)
(1)求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應該怎樣列式?
(2)講一講24×13的意義.
(3)從圖中看出13盒彩色筆可以分成幾部分?怎樣求出這兩部分彩色筆的支數?
(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出10盒的支數,最后求出13盒一共的支數)
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3盒的支數
(2)10盒的支數
(3)13盒的支數
這三步是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可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請一名書寫好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在豎式中標明乘的箭頭.
教師邊重點補充講解邊完善板書:這道題分三步計算,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10盒的支數,最后把兩部分加起來,得到13盒的支數.
提問:怎樣把這三步寫在一個豎式里呢?板書:
教師示范演示:
第一步:用紙片蓋住乘數十位上的“1”,用個位上的“3”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如式:
第二步:揭開十位數字上面的紙片,用十位上的“1”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用十位上的1去乘個位上的“4”得4,(即4×10=40,故4要寫在十位上;用“1”去乘十位上的“2”,得20,即:20×10=200,故“2”寫在百位上.)
第三步;綜合一,二步,把兩部分積相加起來.寫一個完整的算式:
在把兩部分積相加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為了簡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掉.
小組討論: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說一說計算的全過程.
(先用乘數個位上的 3去乘被乘數 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乘數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數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72和240加起來)
引導學生觀察完整的豎式和分步計算的聯系與區別.強調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試做:
完成下面各題:
(以上三題寫在小黑板上,由三個學生完成,其余同學寫在課本上)
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
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乘法”,想一想:乘法應該怎樣計算呢?
(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討論一下)
投影出示: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乘數個位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請個人讀、集體讀.
(三)鞏固反饋
1.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
(1)先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步驟,再計算;
(2)計算后請把被乘數和乘數調換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兩次計算的結果相同嗎?
43×12 31×23 26×13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計算后結合每道題具體說一說“為什么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出示投影片.
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通過讀題、審題后,由學生獨立寫在課本第8頁.完成后集體訂正.
4.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錯誤原因.
請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把上面的錯題改正過來.然后把乘數和被乘數交換位置,再計算一遍.(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驗算)
5.課堂驗收.
要求:格式規范、書寫整齊、計算正確.
(1) 36×12 (2)53×28
第1,2,3組同學做第(1)題,第4,5,6組同學做第(2)題.并用交換被乘數、乘數的位置,再做一遍.
小結 同學們學習得很好,老師再出一道思考題,用你們今天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
123×23
家庭作業 :看書第6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基礎上學習今天的新知識.導入 新課正是舊中引新,為講授法則和算理做好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準備.
講授新課時,利用遷移的原理,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算理和法則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很輕松地獲得了新知識.
通過對練習的精心設計,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注意了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篇3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在弄清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和書寫格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二)培養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書寫工整、認真計算的學習習慣及善于思考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計算:
把這四道題分別寫在小黑板上,請四名同學在自己位子上做.
2.口算練習:
(全體同學進行口算練習,投影出示)
14×2
31×30
214×3
16×5
23×4
22×3
21×5
12×20
18×3
23×6
27×4
42×3
請同學說一說,14×2,31×30,214×3的口算過程.重點強調要用乘數分別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集體訂正小黑板上的四道題,請同學回憶乘數是一位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教師再強調說明:在計算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時,要用乘數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3.根據乘法的意義寫出算式并口算出結果.
1個24
2個24
3個24
10個24
(24×1=24)
(24×2=48)
(24×3=72)
(24×10=240)
同學們想一想:3個24和10個24合起來是幾個24?(13個24)
根據乘法的意義:13個24寫成乘法算式.24×13
揭示新課: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投影出示,引導學生看圖片.
提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每盒有多少只?
一共有多少盒?求的是什么?怎樣求?
以上幾個問題,四人小組討論.
集體討論,說明圖意.(每盒彩色筆24支,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
老師提出幾個問題,請學生獨立思考.
(這幾個問題,投影出示)
(1)求13盒彩色筆共多少支,應該怎樣列式?
(2)講一講24×13的意義.
(3)從圖中看出13盒彩色筆可以分成幾部分?怎樣求出這兩部分彩色筆的支數?
(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出10盒的支數,最后求出13盒一共的支數)
請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3盒的支數
(2)10盒的支數
(3)13盒的支數
這三步是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可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請一名書寫好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在豎式中標明乘的箭頭.
教師邊重點補充講解邊完善板書:這道題分三步計算,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10盒的支數,最后把兩部分加起來,得到13盒的支數.
提問:怎樣把這三步寫在一個豎式里呢?板書:
教師示范演示:
第一步:用紙片蓋住乘數十位上的“1”,用個位上的“3”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如式:
第二步:揭開十位數字上面的紙片,用十位上的“1”依次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用十位上的1去乘個位上的“4”得4,(即4×10=40,故4要寫在十位上;用“1”去乘十位上的“2”,得20,即:20×10=200,故“2”寫在百位上.)
第三步;綜合一,二步,把兩部分積相加起來.寫一個完整的算式:
在把兩部分積相加的時候,個位上是計算2加0,0只起占位的作用,為了簡便,這個0可以省略不寫,邊說邊把“0”擦掉.
小組討論: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說一說計算的全過程.
(先用乘數個位上的 3去乘被乘數 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乘數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數24,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最后把72和240加起來)
引導學生觀察完整的豎式和分步計算的聯系與區別.強調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試做:
完成下面各題:
(以上三題寫在小黑板上,由三個學生完成,其余同學寫在課本上)
完成后進行集體訂正.
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想一想: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應該怎樣計算呢?
(同桌兩個同學互相討論一下)
投影出示: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1.先用乘數個位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
2.再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請個人讀、集體讀.
(三)鞏固反饋
1.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
(1)先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步驟,再計算;
(2)計算后請把被乘數和乘數調換位置再算一遍,看看兩次計算的結果相同嗎?
43×12 31×23 26×13
2.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要求:計算后結合每道題具體說一說“為什么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的十位對齊?
3.出示投影片.
學校買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價錢是15元.根據左邊的豎式在里填數.
通過讀題、審題后,由學生獨立寫在課本第8頁.完成后集體訂正.
4.判斷正誤.錯誤的說明錯誤原因.
請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把上面的錯題改正過來.然后把乘數和被乘數交換位置,再計算一遍.(用這樣的方法可以驗算)
5.課堂驗收.
要求:格式規范、書寫整齊、計算正確.
(1) 36×12 (2)53×28
第1,2,3組同學做第(1)題,第4,5,6組同學做第(2)題.并用交換被乘數、乘數的位置,再做一遍.
小結 同學們學習得很好,老師再出一道思考題,用你們今天學習的知識能解決嗎?
123×23
家庭作業 :看書第6頁.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乘數是一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基礎上學習今天的新知識.導入 新課正是舊中引新,為講授法則和算理做好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準備.
講授新課時,利用遷移的原理,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算理和法則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很輕松地獲得了新知識.
通過對練習的精心設計,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注意了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