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認識教案(通用14篇)
秒的認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知道1時=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時、分、秒的時間觀念。
2、使學生能正確說出鐘面上指示的時間,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出示聲音,創設情境
師:“嘀噠,嘀噠”,這是什么聲音?
生:這是鐘表的聲音。
小結: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勞動,都有一定的時間,鐘表可以告訴我產時間,這節課我們要認識鐘面。
板書:時、分、秒
二、展開新授:
(一)認識鐘面
1、昨天老師請你們回家仔細觀察鐘面,現在請你們同桌交流一下,你發現了什么?誰愿意上來交流一下。
2、老師這里也有一個鐘面,上面分成12大格,還有1-12這些數,和你們家的鐘面一樣嗎?下面請小朋友看仔細,一大格之間有什么變化?
(一大格里面有5小格)
那么兩大格呢?三大格呢?……到12大格就有60小格。
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鐘。
分針走1大格就是5分鐘。如果是5大格呢?9大格呢?分針走一圈呢?如果是兩大格兩小格呢?
3、時針和分針之間有什么秘密?(學生同桌討論、交流)
(課件演示時針和分針的變化),得出結論:1時=60分
那么2小時等于多少分呢?240分等于幾小時?
4、我們一節課是40分鐘,再過多少分就是1時?你知道1小時里能做些什么呢?
5、1分鐘和1小時比要短得多,那1分鐘究竟有多長呢?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沒有用1分鐘做的事呢?
(集體做1分鐘口算,讓學生感知1分鐘有多長)
6、我們了解了時、分,它們都是時間單位,還有比分還要小的時間單位嗎?
分和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揭示1分=60秒
1秒有多長呢?我們來做個游戲:5秒內拍手,算出大約每秒拍幾下手。
我們在什么情況下要用秒來計算?
(二)認識鐘面上的時刻
1、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8時零5分,說說你是怎樣看的?8時05分還可以表示成8:05。
6時20分,你又是怎么看的?還可以怎樣表示?
9時55分。估計學生會有不同的答案。
分別說出自己是怎樣看的。
現在有兩種答案,究竟誰對誰錯,請你找出對方錯在哪里,只有找到原因,才能使對方心服口服。(學生討論、交流)
選擇不同答案的小朋友有反駁的意見嗎?
2、遇到類似的情況確實很容易犯錯,那你有什么好辦法?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要看清楚時針,時針沒有過8,說明是7時多。
老師這兒有一個鐘面,它只有時針,你能只看時針,說出它是幾時多嗎?
3、通過剛才大家討論、交流,現在看鐘面上的時刻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三、鞏固練習:
1、看鐘面說出所表示的時刻:8:30
10:05通常不滿10分鐘,我們用零幾分來表示。
9:55
2、我們不僅要會看,還要會正確書寫,行嗎?(兩種表示方法都可以)
6:205:4010:10
3、1時=分1分=秒
3時=分4分=秒
四、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計時單位:時、分、秒,知道1小時=60分,1分=60秒,時間是很寶貴的,我們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養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秒的認識教案 篇2
課題:
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建立1秒及幾秒的時間觀念。
3.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及學生的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激發學習學習興趣,明確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教具
鐘面、多媒體計算機軟硬件一套。
學具
口算練習紙每人一張、自備水彩筆、剪刀、白紙、蠟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播放音頻“滴答”)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2、(演示動畫“時鐘”)再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有關秒的知識.(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 新課
(一) 鐘面上的秒
1、你知道秒針是怎樣計時的嗎?請你仔細觀察,把看到的告訴大家.(秒針走5小格)
揭示: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
2、(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
(從數字6走到數字8)這一次表示經過了幾秒?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上來指一指.
3、(播放動畫“60秒”)這次表示經過多長時間呢?
(1分=60秒)
從鐘面上看一看是不是這樣呢?你是怎么看出來1分=60秒的?
4、1分就是60秒,那我們平常說的"半分鐘"呢?(30秒)
(二) 體會1秒
1、1秒到底有多長呢?
讓我們再來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2、請小朋友來做一個拍手練習,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先自已試一試.
3、誰來試一試? 誰還能不看鐘,來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
4、每秒數一數,看看數到10的時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
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5、剛才哪些小朋友數得比較準,你愿意上來表演一下嗎?
6、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數一個數也是1秒.你能做一動作來表示1秒嗎?(小組討論)
7、1秒鐘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1秒鐘卻能做很多事情呢.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上一秒鐘可以生產出成千上萬個零件.有的電腦一秒鐘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等等.
所以,你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呀,幾個1秒鐘連起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
(三) 體會幾秒
1、現在就給你30秒鐘,請你測一測你的脈搏跳了多少下
2、我們平時每天都要來做口算,口算的要求是又對又快,現在我們就來進行一次"半分鐘口算比賽".比一比誰作對的題最多,我們將評出今天的"口算之星"
3、其實呀,做每一件事都要花一定的時間,就連我們在不經意間作一次深呼吸,也要花好幾秒鐘呢,你知道怎樣是一次深呼吸嗎?
做一次深呼吸,看看用了幾分鐘
4、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秒來計算時間嗎?
請小朋友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你最拿手的事,看看你用了多少秒鐘,比比誰做得又快又好.
5、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播放視頻“王麗萍”) 悉尼奧運會上,中國選手王麗萍榮獲女子20公里競走的冠軍,你知道她奪冠的成績嗎?(1小時29分05秒)
三.總結
到現在為止,你已經認識了哪些時間單位?
四. 練習
1、在( )里填上小時.分或秒
(1) 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2) 夏天我們午睡的時間是40( )
(3)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在一些國際比賽中,競爭就更加激烈了.(播放視頻“男子100米跑”)這是悉尼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精彩畫面.冠亞軍之間相差的時間1秒鐘都不到,只有0.12秒.
3、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文具整理好,放在文具袋中,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秒的認識教案 篇3
第五單元
時、分、秒
秒的認識
教學內容:
實驗教材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時間單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與難點
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想做個調查,你能用多長的時間把你的名字寫好,先來猜一猜。
生開始寫
師:你估計一下,你大概用了多長的時間寫?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師:剛才有同學用到了秒,在這里為什么用秒這個單位呢?
師:計量很短的時間,學用秒這個時間單位
師那么如何從鐘表上來看埋單經過了多少秒?
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
出示:15秒時秒針走到什么位置?
10秒時秒針走到什么位置?
9秒時秒針走到什么位置?
同桌合作討論:
(1)、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多少?
(2)、秒針從12走到1是多少?
(3)、我們所說的半分鐘是多少秒?
(4)、你還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是多少秒嗎?
同桌匯報:
師: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我們哪些地方還用秒這個時間單位呢?
2、揭示分和秒的關系
師:大家繼續觀察,你還能從鐘面上發現什么?秒針轉一圈,分針走一小格。
這說明什么呢?
1分=60秒
3、感受時間單位分和秒
師:如果給你1分鐘你能做些什么呢?在白紙上表示
那么1秒鐘呢?
大家可能覺得1秒鐘的時間太短了,什么也干不了,讓我們了解幾條信息,你也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
師:同學們可別小看這一秒,這一秒的作用還真不小,那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三、練習反饋
1、3時=分
120秒=分
30分30秒
2、填上合適的單位
東東吃早飯大約需10
每天睡眠時間大約需9
小明跑50米大約用了10
四、全課小結
秒的認識教案 篇4
一、教材簡析:
本節課教學課本59頁——60頁的內容。本節課通過春節晚會中倒計時的情境引出比分還小的時間單位——秒,針對小精靈的提問: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呢?引導學生觀察各種各樣的鐘表,進一步了解鐘表的各種鐘面結構,特別是機械鐘表認識秒針,直觀地看到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通過做一做的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1分鐘究竟有多長,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時間觀念。
二、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學生通過感受、體驗,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三、教學重點: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
四、教學難點: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
五、教學方法:探究法 發現法
六、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課時安排: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大家想一想前一段最讓我們自豪的一件事是什么事?(生答:奧運會)是啊,8月8號使我們舉國同慶的日子。奧運會開幕式大家喜歡看嗎?現在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多媒體播放開幕式情境,讓學生隨著大屏幕一起喊出倒計時。)
2、提問:你們知道剛才我們數的10、9、8、7… …用到了什么時間單位?(秒)師問:為什么不用時、分這兩個單位?你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看來生活中用到秒的地方還真不少呢!關于秒,你知道些什么?你還有哪些疑問?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我相信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大家一定會解決所有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個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自主探究 學習新知
1、認識時間單位“秒”
(1)認識鐘面上的秒針
師:用什么來計量用“秒”作單位的時間呢?怎樣計量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鐘表店看一看吧。(放映課件:鐘表店里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鐘表,有電子鐘表,也有機械鐘表。電子表中有秒表,機械鐘表中有的有秒針,有的沒有秒針。)
請你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請你來計算用“秒”作單位的時間,你準備選用哪一個鐘表?為什么?
組織學生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認識三根針:鐘面上有三根針,你猜猜哪一根是秒針?其它兩根針你還認識嗎?
(3)認識1秒
師:秒針是怎樣計時的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播放課件)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
誰能說說用秒針怎樣計時1秒?多找幾個學生說說。(同時板書: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并讓學生其說。
(4)體驗1秒的長短。
師:1秒有多長呢?我們一塊兒來感受一下吧。(播放課件,學生跟著一起數)
師:誰能說說1秒有多長?
師:一秒鐘到底能做些什么呢?你能試著大屏幕上的鐘表試著做一下嗎?看誰做得美。(課件上的鐘面演示實際的一秒鐘時間。學生可能第一次什么也沒干,老師就讓學生再做一次。讓所有的學生都真正體驗到1秒的價值。)
(5)感受1秒的價值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談感受,多找幾個學生談談。)
師:是呀,1秒鐘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可能我們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現在的科技很發達,很多現代化工具1秒鐘能做很多事情,請大家看一下吧。(多媒體演示,同時老師很有激情地讀出圖片上顯示的信息。)
師:通過這些信息,你又有什么感受?(學生談感受。)
師:是啊,1秒鐘也能做這么多事情,希望同學們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也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做更多的有意義的事情。
(6)認識幾秒
師: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秒針走5小格就是幾秒?(生答5秒)(課件演示,學生跟著數,五小格也就是一大格。)
師:現在請大家觀察秒針在什么位置?(然后再課件演示從數字1走到數字2師問:這又是幾秒?你怎么知道的?(再從10走到25,)這又是幾秒?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2、探究分、秒之間的關系
(1)認識1分=60秒
老師再次撥動鐘表,讓秒針轉動一圈后問:這又是多長時間?有不同的意見嗎?
師:那1分和60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共同看課件演示: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板書:1分=60秒)
(2)搶答練習:半分是多少秒?2分是多少秒?4分是多少秒?120秒是幾分?
(3)體驗1分鐘的長短。
師:1分鐘有多長呢:請同學們對照大屏幕,讓我們輕聲地1秒1秒地數,一直數到1分鐘。師:1分鐘能做些什么事情呢?(老師卡準時間,學生在準備的卡片上做試驗,或寫字、或做口算題、或寫數字)
(三)鞏固內化,應用新知
課堂練習
1、說一說
(1)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2)眨一下眼睛大約需要1( ) 。
(3)聰聰每天大約睡9( )。
(4)小強系好紅領巾大約需要21( )。
2、估一估,從教室西邊走到東邊需要多少秒?先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怎樣估更準確?第一次老師先走,讓學生自己想辦法估,再找估得準的學生談方法,最后再找一個學生走,其他學生再用正確的方法再估一次。
3、聯系生活: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4、練習十四第一題。
先請學生觀察睡覺、系紅領巾和電飯煲煮飯三幅圖,獨立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在組織評價。
(四)課堂總結
師:一節課即將結束,在這40分鐘的時間里,你有哪些收獲?
師:1秒鐘時間很短,可1秒1秒累計起來的40分鐘里我們就有了這么多的收獲。希望每位同學都能夠像今天這樣做時間的主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五)布置作業
1、練習十四第3題
先讓學生讀一讀課本上提供的信息:月亮繞地球運行1秒約8000米,人騎自行車1分鐘約行進200米,脈搏1分鐘約跳動75下。
在請學生回家后收集類似的信息。
九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秒針 走 1小格 就是 1秒
1分=60秒
秒的認識教案 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Ÿ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9—61頁,練習十四第1、3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結構;還認識較小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2、能力目標:使學生在開放的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的意識。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認識較小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通過讓學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觀察鐘表,在觀察、比較中求知。
教學難點: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突破方法:讓學生在開放的活動中親身體驗1分、1秒所做的事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活動所用的器材、表格等。
學具準備:課前學生自行準備鐘表,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激趣導入。
1、激趣交談。
同學們,有沒有看過現場魔術表演?老師今天準備了2個小魔術,想不想看看?那如果大家能闖過兩關,老師就為大家表演表演。有沒有信心?
2、鞏固舊知。
第一關:請仔細觀察這個鐘面(不包括秒針),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介紹鐘面結構。)
第二關:請口答下面問題。(課件顯示如下問題)
1、分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走1圈呢?
2、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多少時間?
3、表演魔術。
教師表演兩個小魔術。(①把蓋子“變”出來;②吹一口氣解開死結。)
4、質疑揭題。
師:你知道老師是怎樣把蓋子“變”出來和解開繩子的嗎?(引導學生說出因為過程快,所以看不出當中的奧妙。)
那在日常生活當中,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秒”作單位。
二、引導探究,合作求知。
1、認識“秒”。
(課件出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
師:請打開書60頁,把這句話畫出來,再小聲地讀一讀。
2、說一說。
師:那你們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嗎?學生自由說。
(課件中準備了三個鏡頭:新年倒計時、紅綠燈、跑步比賽。)
3、介紹計量“秒”的工具。
師:誰來讀讀明明提出的問題?指名讀(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呢?)你們知道有哪些鐘可以計量“秒”?學生自由介紹。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電子表、秒表、機械鐘、刻漏。)
(鼠標指著“刻漏”)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工具嗎?這是古時候人們沒有發明鐘表時用來計時的工具,名叫“刻漏”。看到這個“刻漏”,對比我們今天的鐘表,同學們,你有什么感想呢?
4、三次觀察,合作求知。
(師把黑板上的鐘面模型加上一根秒針。)同學們,請看這個鐘面有什么變化?
(1)第一次觀察。(獨立觀察)
請拿出你們的鐘表,觀察秒針,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秒針。
(2)第二次觀察。(同桌合作觀察)
① 請同桌合作觀察秒針的運動,結合屏幕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發現?(課件出示:秒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走1大格呢?走1圈呢?)學生匯報。
②師用課件演示秒針分別走5小格(每小格停頓一下),即1大格有多少秒,再繼續演示秒針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導學生說出秒針分別走的秒數,從而得出: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把這句話板貼出來)
③請一對好朋友到講臺分工撥一撥秒針,說一說秒數。
④同桌利用學具盒互動撥一撥、說一說。
(3)第三次觀察。(小組合作觀察)
① 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進行第三次觀察:
秒針走1圈,分針走了多少?找出秒針和分針之間的關系來。
學生匯報。
②師利用課件演示秒針和分針同時走動。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1分=60秒,并板書出來。
③把課本60頁左下角的這句話(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1分=60秒)畫出來,再齊讀。
5、看書、質疑。
三、活動體驗,感受1分、1秒。
1、看書了解,初步感知。
我們請看書61頁第2題,這四個小朋友在1分鐘里做了什么?
2、分組活動,加強體驗。
① 感受1分。
那如果給你1分鐘,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們來做做試驗。
師定下活動要求,再利用課件“秒針走1圈的畫面”計時。
②感受1秒。
那假如老師再給你們一秒時間,也做剛才同樣的事情,你能做多少呢?再試試。(師用拍手計時。)
3、認識1分、1秒的價值。
①1分鐘時間不算長,可同學們都能做很多事情。對比1分鐘,1秒鐘的時間實在太短了,可有的事物1秒能做很多事情,請看課件介紹,并小聲地讀讀。(課件出示:血液在人體的大動脈里每一秒約流動50厘米,在大靜脈里每秒約流動20厘米。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衛星每秒飛行7900米。)
②同學們還知道這方面的信息嗎?(學生自由說。)
師:課本63頁第3題還介紹了一些事物在1分、1秒里做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
③課后我們也可以搜集這方面的信息,找個班會時間舉行一個信息交流會。
4、暢談感受。
同學們,雖然1秒時間非常短,可能拍一下手就過去了,可時間是一秒一秒積累起來的,那現在你對時間有什么看法呢?請談談對時間的感受。
(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四、聯系生活,發展提高。
1、課內練習。
請打開書63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匯報。
2、補充練習。
(課件出示兩題練習,設計如下:)
一、請判斷下面的時間單位用得是否合適。
1、我們每天做早操用20分。( )
2、小芳跑50米用了10分。( )
3、小亮吃飯用了15小時。( )
4、小蘭每天從家步行到學校用了12秒。( )
5、我們上數學課時,所唱的《拍手歌》大約15分。( )
6、從掌政到銀川坐車大約30小時。( )
(同桌合作討論對錯,并想想不合適的時間單位應該怎樣改。
同桌匯報。匯報完第5題時,全班一起唱《拍手歌》體驗15秒。)
二、連線。
爸爸一天 小紅跑 上一節課 洗一件
工作 100米 衣服
10分鐘 40分鐘 25秒鐘 8小時
(請學生上講臺連線。)
五、暢談收獲,延伸號召。
1、暢所欲言。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一節課40分鐘快要過去了,我們在這段時間里過得怎么樣?有什么收獲?
2、延伸展望。
你還想學到什么?
3、情感號召。
相信同學們今后都能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行嗎?號召:“我能行!”
板書設計:
秒的認識
秒針走1小格是1秒,
走1圈是60秒。
1分=60秒
秒的認識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0頁秒的認識、“數數說說”,練習十九第1~5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認識鐘面上的秒針,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復習時、分。
2、時針走一大格經過多少時間?分針1分走多少小格?1小格分針走多少小格?(1時=60分)
3、鐘面上撥出時刻,讓學生說一說幾時幾分。(3:0012:0012:057:254:3011:506:55)
4、時和分的時間單位,哪一個大?哪些用小時?那些用分?你跑60米要1分鐘嗎?就不能用時間單位分。要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
二、教學新課
1、認識秒針和1秒。
說明鐘面上除了時針和分針,有的還有秒針。讓學生觀察教具鐘面,又細又長的針是秒針。(板書:秒針)
分別指不同的針,讓學生說出是什么針。
出示時鐘,讓學生找出秒針,看走動的情況,說明秒針每走1小格的時間是1秒。(板書:走1小格1秒)讓學生隨著秒針的走動跟著數一秒、二秒、三秒。
提問:秒針走一格的時間1秒,走一圈的時間多少秒?
1、教學1分=60秒。
(1)請學生看秒針走一圈,分針走多少?是幾分鐘?(板書:1分=60秒)
(2)1秒鐘有多長呢?請學生看秒針走動,1秒拍一下手。問:拍一次手的時間多長?讓學生聽老師說開始,看秒針默默地數,老師說停就停,說說經過了幾秒鐘。
2、指導看書。
(1)讓學生看書,然后提問:鐘面上哪根針是秒針?秒針走1格是多少時間?1分鐘是多少秒?
(1)引導學生說出電子表和電視屏幕上的時刻。
三、鞏固練習
1.做“數數說說”。
(1)讓學生同時數脈搏,指名匯報15秒鐘跳幾下。
(2)出示時鐘,老師說開始,學生做深呼吸,看做一次大約多少秒針,指名學生說一說。
2.做練習十九。
(1)第1題。指名幾人數5秒鐘,看最快的數到幾。
(2)第2題。口答,說一說怎樣算的。
(3)第3題。讓學生先說一說每人各用多少秒鐘,說一說用的秒數多的是快還是慢。再口答問題。
(2)第4題。學生填單位名稱,然后集體訂正。
(3)第5題。讀題,讓學生說一說條件和問題。
四、課堂作業
練習十九第5題。
秒的認識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時間單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建立“秒”的具體概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或播放春節聯歡晚會的片斷,引出課題:秒的認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到比分鐘更小的單位:秒。
二、新課學習
1.認識鈔針
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呢?我們首先要認識的是鐘表中的秒針。在一些鐘表有3根針,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針。
繼續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2.認識1秒、幾秒
鐘面上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繼續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思考:走3小格是秒,走5秒要走小格,走10秒要走小格。
3.認識大格與小格的關系
討論:1大格里有個小格,30小格里有個大格,1圈里有個大格,個小格。
4.認識秒和分的關系
思考:秒針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1分=秒。
5.1秒鐘的價值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
衛星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每秒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
6.體會1分鐘(60秒)能做什么?
(1)播放1分鐘精彩動畫片。
(2)1分鐘數學競賽,體會1分鐘能做多少事情。
(3)1分鐘律動、感受1分鐘的長短。
7.知識應用
繼續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三、鞏固練習
填空
(1)1分鐘=秒
(2)我們一節課的時間是35。
(3)小明系好紅領巾大約需20。
(4)我們一天睡眠的時間應達9。
秒的認識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59—61頁,練習十四第1、3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認識鐘表的結構;還認識較小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2、能力目標:使學生在開放的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合作的意識。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較小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
通過讓學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觀察鐘表,在觀察、比較中求知。
教學難點:
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突破方法:
讓學生在開放的活動中親身體驗1分、1秒所做的事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活動所用的器材、表格等。
學具準備:
課前學生自行準備鐘表,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鞏固舊知,激趣導入。
1、激趣交談。
同學們,有沒有看過現場魔術表演?老師今天準備了2個小魔術,想不想看看?那如果大家能闖過兩關,老師就為大家表演表演。有沒有信心?
2、鞏固舊知。
第一關:請仔細觀察這個鐘面(不包括秒針),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介紹鐘面結構。)
第二關:請口答下面問題。(課件顯示如下問題)
1、分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走1圈呢?
2、時針從一個數走到下一個數是多少時間?
3、表演魔術。
教師表演兩個小魔術。
①把蓋子“變”出來;
②吹一口氣解開死結。
4、質疑揭題。
師:你知道老師是怎樣把蓋子“變”出來和解開繩子的嗎?(引導學生說出因為過程快,所以看不出當中的奧妙。)
那在日常生活當中,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秒”作單位。
二、引導探究,合作求知。
1、認識“秒”。
(課件出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
師:請打開書60頁,把這句話畫出來,再小聲地讀一讀。
2、說一說。
師:那你們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嗎?學生自由說。
(課件中準備了三個鏡頭:新年倒計時、紅綠燈、跑步比賽。)
3、介紹計量“秒”的工具。
師:誰來讀讀明明提出的問題?指名讀(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呢?)你們知道有哪些鐘可以計量“秒”?學生自由介紹。
(課件出示四幅圖片:電子表、秒表、機械鐘、刻漏。)
(鼠標指著“刻漏”)師:同學們,你們認識這個工具嗎?這是古時候人們沒有發明鐘表時用來計時的工具,名叫“刻漏”。看到這個“刻漏”,對比我們今天的鐘表,同學們,你有什么感想呢?
4、三次觀察,合作求知。
(師把黑板上的鐘面模型加上一根秒針。)同學們,請看這個鐘面有什么變化?
(1)第一次觀察。(獨立觀察)
請拿出你們的鐘表,觀察秒針,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秒針。
(2)第二次觀察。(同桌合作觀察)
① 請同桌合作觀察秒針的運動,結合屏幕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發現?(課件出示:秒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走1大格呢?走1圈呢?)學生匯報。
②師用課件演示秒針分別走5小格(每小格停頓一下),即1大格有多少秒,再繼續演示秒針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導學生說出秒針分別走的秒數,從而得出: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把這句話板貼出來)
③請一對好朋友到講臺分工撥一撥秒針,說一說秒數。
④同桌利用學具盒互動撥一撥、說一說。
(3)第三次觀察。(小組合作觀察)
① 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進行第三次觀察:
秒針走1圈,分針走了多少?找出秒針和分針之間的關系來。
學生匯報。
②師利用課件演示秒針和分針同時走動。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1分=60秒,并板書出來。
③把課本60頁左下角的這句話(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鐘。1分=60秒)畫出來,再齊讀。
5、看書、質疑。
三、活動體驗,感受1分、1秒。
1、看書了解,初步感知。
我們請看書61頁第2題,這四個小朋友在1分鐘里做了什么?
2、分組活動,加強體驗。
① 感受1分。
那如果給你1分鐘,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們來做做試驗。
師定下活動要求,再利用課件“秒針走1圈的畫面”計時。
②感受1秒。
那假如老師再給你們一秒時間,也做剛才同樣的事情,你能做多少呢?再試試。(師用拍手計時。)
3、認識1分、1秒的價值。
①1分鐘時間不算長,可同學們都能做很多事情。對比1分鐘,1秒鐘的時間實在太短了,可有的事物1秒能做很多事情,請看課件介紹,并小聲地讀讀。(課件出示:血液在人體的大動脈里每一秒約流動50厘米,在大靜脈里每秒約流動20厘米。噴氣式飛機每秒飛行500米。衛星每秒飛行7900米。)
②同學們還知道這方面的信息嗎?(學生自由說。)
師:課本63頁第3題還介紹了一些事物在1分、1秒里做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
③課后我們也可以搜集這方面的信息,找個班會時間舉行一個信息交流會。
4、暢談感受。
同學們,雖然1秒時間非常短,可能拍一下手就過去了,可時間是一秒一秒積累起來的,那現在你對時間有什么看法呢?請談談對時間的感受。
(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四、聯系生活,發展提高。
1、課內練習。
請打開書63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匯報。
2、補充練習。
(課件出示兩題練習,設計如下:)
一、請判斷下面的時間單位用得是否合適。
1、我們每天做早操用20分。( )
2、小芳跑50米用了10分。( )
3、小亮吃飯用了15小時。( )
4、小蘭每天從家步行到學校用了12秒。( )
5、我們上數學課時,所唱的《拍手歌》大約15分。( )
6、從掌政到銀川坐車大約30小時。( )
(同桌合作討論對錯,并想想不合適的時間單位應該怎樣改。
同桌匯報。匯報完第5題時,全班一起唱《拍手歌》體驗15秒。)
二、連線。
爸爸一天 小紅跑 上一節課 洗一件
工作 100米 衣服
10分鐘 40分鐘 25秒鐘 8小時
(請學生上講臺連線。)
五、暢談收獲,延伸號召。
1、暢所欲言。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一節課40分鐘快要過去了,我們在這段時間里過得怎么樣?有什么收獲?
2、延伸展望。
你還想學到什么?
3、情感號召。
相信同學們今后都能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行嗎?號召:“我能行!”
秒的認識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2、經歷聯系實際生活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進個性思維的發展。
3、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積極、愉悅的數學情感。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鐘面的教具、學生每人準備一個鐘(或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會的場景,其中鐘面時刻為11:50)
s:這是春節聯歡會的現場,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來倒計時、師生一起倒計時10987654321
s:剛才倒計時時,每兩個數字之間經歷的時間有多長?
s:象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秒”的認識齊讀課題。
s:說一說,在哪些地方我們還用到時間單位“秒”?(神舟5號、跑步比賽、紅綠燈、電子顯示屏上跳動的數字)
s:同學們了解的真多,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秒”這個時間單位,今天我們就要和“秒”交上朋友了。
二、合作探索、發現新知
(一)認識秒針
s:馬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鐘表,你們瞧瞧,這里的鐘表哪些可以直接計量時間過去了幾秒?你為什么要找這幾種鐘?
s:請同學們也拿出準備好的鐘表,觀察一下鐘面,看看秒針長什么樣?和分針時針比呢?
s:是呀,鐘面上有行影不離的三兄弟,除了分針和時針就是又細又長的秒針。
(二)認識秒針走動
s:以前我們已經知道了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現在我們認識了秒針,你知道秒針走一小格是多長時間嗎?(版書秒針走一小格是一秒)
s:秒針走一大格時間是多少呢?為什么呢?(版書秒針走一大格是5秒)
(每一大格有5小格,秒針走一小格是1秒,5格就是5秒了)
s:你知道秒針走幾大格是幾秒嗎?(同桌互說、匯報)
(三)了解1分=60秒
s:那走一圈是多少秒?(一圈是60秒)你是怎么知道的?版書60秒
(秒針走一圈就走了60個小格,就是60秒)課件演示,學生一起數51015202530354045505560
s:真棒,那你知道秒針從12走到6是多少時間嗎?(30秒、半分鐘)
(四)秒與分的關系
s:我們已經知道了秒針走一圈是60秒,注意看大屏幕,看看秒針走一圈后分針有沒有發生變化?
s:(分針走了一小格)分針走一小格是多長時間?版書1分,指著黑板,你發現發什么?(一分等于60秒)
s:是呀,原來秒針走60秒就等于1分鐘(齊讀,同桌讀)
三、感受秒的長短
s: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時間單位秒,認識了秒針,那你知不知道一秒到底有多長?(四人小組討論)你能想出一個動作來表示1秒嗎?
a、練習拍手計時1秒
b、分次集體拍手計時,老師看表計時,體驗時間10秒15秒
c、感受1分鐘,如果給你們1分鐘,看看可以做哪些事情?
s:通過1分鐘活動,你體驗到了什么?
s:是呀1分鐘1秒鐘是那樣的短暫,做不了多少事,可在生活中他的用處可大了(課間演示)你還知道哪些1秒1分可以做多少事嗎?
s:了解了這些你又有什么想說的?
s:一分一秒雖然很短,但確很有價值,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小朋友們要珍惜每分每秒。
四、小結加練習
s:今天我們學習了秒的認識,你能結合以前的知識來匯報一下你對時分秒的認識嗎?
版書,一小時等于60分,一分等于60秒
s:最后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戰,完成下面的練習
練習1把小時、分鐘、秒拖放到正確的括號里
練習2
聰聰的一天
每天我總是早早起床,先鍛練20小時才吃早飯。媽媽說早飯不能太快,所以我會花15小時早飯吃的干干凈凈。我家就在學校旁邊,每天上學和鄰居玲玲一起,用了3秒走到了教室。為了下午上課精神,我總會睡一分鐘的午覺。放學后,我回到家便抓緊時間寫作業,一般10秒鐘就會做完。晚上,我經常會陪爺爺看30小時的新聞聯播。有時,我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鐘很累,就說些有趣的事讓他開心。
秒的認識教案 篇10
一,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 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 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二)能力目標:
1.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2. 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
(三)情感目標:
1. 在觀察比較,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自主學習的精神,感知數學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2. 幫助學生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教學重點:
1. 使學生知道1分=60秒.
2. 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四,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鐘表,家用小鬧表.
五,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看——
放映課件(新年到,鞭炮聲聲,小孩子歡天喜地,午夜將要到來,春節聯歡會上新年鐘聲敲響前全體倒計時的情景,鏡頭定格在運動的鐘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聲跟著數)10,9,8,7,6,5,……
(新年的鐘聲敲響)
師:跟隨著時間的腳步,我們又傾聽了一次新年的鐘聲.那么,誰能說說, 10,9,8,7,6,5,4,3,2,1應該用什么時間單位
生:秒.
師:(用疑惑的語氣重復)秒
板書:秒
(數學課堂教學與生活是相連相通的,新年,鞭炮,倒計時……又是小孩子最喜歡,向往的情境,利用這些熟悉的情境,一開始就吸引住學生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興奮起來,也讓他們在不經意中調集自己平時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
(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1. 認識秒針和1秒.
師:我們以前學過的時間單位有……
生:時,分.
師:我們沒有學過"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這個時間單位的呢
生:鐘面上有秒針.
生:……
師:(放映課件,展示鐘面模型)哪一個針是秒針
生:最細最長的那一個.
師:秒針是怎樣計時的,誰能給大家講一講
生:(到前面)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一秒.
師:哦,原來秒針走一個小格就是一秒,就是這樣
(放映課件:鐘面上秒針一動,同時滴答一響.)
生:(笑)是!
("秒"這個時間單位學生早有認知,幾乎所有的大掛鐘都有秒針,只是從前讓學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們不可能不注意到那個形狀特殊的"高個子".所以由學生自己引出課題,由自己傳授知識.教師在這里扮演疑惑,驗證的角色,吸引學生"幫助"教師解惑.)
2. 體驗1秒的長短.
師:一秒鐘就是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
生:拍一下手.(做動作)
師:(跟著做)對,很好!
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
師:(跟著做動作)你沒錯,真棒!
生:我寫一個1字就是一秒.
生:我跺下腳就是一秒.
生:……
(在這堂課中,把學生對秒的體驗預設為重點,新課程著力強調"經歷",對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時間",通過學生自己用聲音和動作等來配音,配動作,使學生有了具體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級的學生在這個問題上,生活經驗已經足夠豐富,學生自由發揮,增加感性認識.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與能力,能在實際動作中體驗"1秒"的長短.)
3. 1秒的價值.
師:短短的1秒鐘,滴答一下就過去了,我們實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現在科技發達,很多現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時間里走很多路程,誰知道一些這樣的知識
生:(沒有人說話,面面相覷)
師:(出示課件)
飛機 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 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 每秒約行20米
噴氣式飛機 每秒約行500米
衛星 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 一秒可以計算約3萬億次
生:(驚嘆)
(增加知識積累.這些孩子年齡較小,家庭狀況也并不太好,課外書很少,我預料到不太可能有學生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所以事先準備了大量資料,讓學生通過課件自由選擇獲得和關注的內容,開闊他們的眼界.)
師:怎么樣 時間很珍貴,連1秒鐘都不能小看,對嗎 誰記得20xx年8月27日的雅典奧運會上,劉翔獲得男子110米欄世界冠軍的成績是多少
生:12秒91.
師:在微不足道的還不足13秒鐘時間里,劉翔成了聞名世界的飛人,為我們祖國爭了光,如果他慢上1秒,站在領獎臺上獲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問他,他一定會告訴你:1秒,對他來說無比重要.同學們,還有什么事情也讓你覺得連1秒鐘的時間都非常重要呢
生:發射火箭的時候也要倒數10,9,8……
生:我們開運動會的時候也是1秒1秒地算.
生:……
(通過介紹,學生明確1秒雖然短暫但是用處也非常大,正是由那么多的"秒"才構成時間長河,使學生自己意識到要珍惜時間,并借機滲透做比較短的事情就可以用"秒"來記時.教師飽含激情的語氣和劉翔闖過終點的精彩瞬間讓學生也激情澎湃,為他取得的成績而驕傲,也為祖國而驕傲.)
4. 認識幾秒.
師:還有春節聯歡晚會上,大家都在期待新的'一年的到來,所以一起興奮的數著新年鐘聲敲響前的最后幾秒.剛才新年鐘聲敲響前的倒計時是幾秒完成的呢 (重復播放剛才倒計時的情景圖,學生又不自主地跟著數數)
(再一次觀看動畫,讓學生剛才散亂的思緒收回到課堂教學中來,同時直觀演示"10秒"是怎樣數出來的,而且是由學生自覺自愿地數,讓學生經歷10秒是由10個"1秒"組成的過程,學習計算幾秒的方法.)
生:(搶答)10秒.
師:你怎么看出是10秒的
生:秒針從10走到了12,經過10個小格就是10秒.
師:同學們真聰明!那老師再考考你們,我寫一個"秒"字的時候,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幾個小格,就是幾秒
生:秒針從1走到2經過了5個小格,就是5秒.
秒的認識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建立1秒及幾秒的時間觀念。
3、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及學生的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激發學習學習興趣,明確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教具
鐘面、多媒體計算機軟硬件一套。
學具
口算練習紙每人一張、自備水彩筆、剪刀、白紙、蠟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音頻“滴答”)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2、(演示動畫“時鐘”)再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有關秒的知識。(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新課
(一)鐘面上的秒
1、你知道秒針是怎樣計時的嗎?請你仔細觀察,把看到的告訴大家。(秒針走5小格)
揭示: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
2、(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
(從數字6走到數字8)這一次表示經過了幾秒?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上來指一指。
3、(播放動畫“60秒”)這次表示經過多長時間呢?
(1分=60秒)
從鐘面上看一看是不是這樣呢?你是怎么看出來1分=60秒的?
4、1分就是60秒,那我們平常說的半分鐘呢?(30秒)
(二)體會1秒
1、1秒到底有多長呢?
讓我們再來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2、請小朋友來做一個拍手練習,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先自已試一試。
3、誰來試一試?誰還能不看鐘,來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
4、每秒數一數,看看數到10的時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
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5、剛才哪些小朋友數得比較準,你愿意上來表演一下嗎?
6、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數一個數也是1秒。你能做一動作來表示1秒嗎?(小組討論)
7、1秒鐘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1秒鐘卻能做很多事情呢。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上一秒鐘可以生產出成千上萬個零件。有的電腦一秒鐘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等等。
所以,你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呀,幾個1秒鐘連起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
(三)體會幾秒
1、現在就給你30秒鐘,請你測一測你的脈搏跳了多少下。
2、我們平時每天都要來做口算,口算的要求是又對又快,現在我們就來進行一次半分鐘口算比賽。比一比誰作對的題最多,我們將評出今天的口算之星。
3、其實呀,做每一件事都要花一定的時間,就連我們在不經意間作一次深呼吸,也要花好幾秒鐘呢,你知道怎樣是一次深呼吸嗎?
做一次深呼吸,看看用了幾分鐘。
4、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秒來計算時間嗎?
請小朋友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你最拿手的事,看看你用了多少秒鐘,比比誰做得又快又好。
5、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播放視頻“王麗萍”)悉尼奧運會上,中國選手王麗萍榮獲女子20公里競走的冠軍,你知道她奪冠的成績嗎?(1小時29分05秒)
三、總結
到現在為止,你已經認識了哪些時間單位?
四、練習
1、在里填上小時、分或秒
(1)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2)夏天我們午睡的時間是40
(3)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在一些國際比賽中,競爭就更加激烈了。(播放視頻“男子100米跑”)這是悉尼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精彩畫面。冠亞軍之間相差的時間1秒鐘都不到,只有0.12秒。
3、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文具整理好,放在文具袋中,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板書設計:略。
秒的認識教案 篇12
課題: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建立1秒及幾秒的時間觀念.
3.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及學生的動手操作等學習活動,激發學習學習興趣,明確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教具
鐘面、多媒體計算機軟硬件一套.
學具
口算練習紙每人一張、自備水彩筆、剪刀、白紙、蠟光紙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播放音頻“滴答”)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2、(演示動畫“時鐘”)再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有關秒的知識.(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 新課
(一) 鐘面上的秒
1、你知道秒針是怎樣計時的嗎?請你仔細觀察,把看到的告訴大家.(秒針走5小格)
揭示: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
2、(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
(從數字6走到數字8)這一次表示經過了幾秒?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上來指一指.
3、(播放動畫“60秒”)這次表示經過多長時間呢?
(1分=60秒)
從鐘面上看一看是不是這樣呢?你是怎么看出來1分=60秒的?
4、1分就是60秒,那我們平常說的"半分鐘"呢?(30秒)
(二) 體會1秒
1、1秒到底有多長呢?
讓我們再來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2、請小朋友來做一個拍手練習,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先自已試一試.
3、誰來試一試? 誰還能不看鐘,來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
4、每秒數一數,看看數到10的時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
同桌的兩個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5、剛才哪些小朋友數得比較準,你愿意上來表演一下嗎?
6、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數一個數也是1秒.你能做一動作來表示1秒嗎?(小組討論)
7、1秒鐘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1秒鐘卻能做很多事情呢.現代化工廠的流水線上一秒鐘可以生產出成千上萬個零件.有的電腦一秒鐘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等等.
所以,你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呀,幾個1秒鐘連起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
(三) 體會幾秒
1、現在就給你30秒鐘,請你測一測你的脈搏跳了多少下.
2、我們平時每天都要來做口算,口算的要求是又對又快,現在我們就來進行一次"半分鐘口算比賽".比一比誰作對的題最多,我們將評出今天的"口算之星".
3、其實呀,做每一件事都要花一定的時間,就連我們在不經意間作一次深呼吸,也要花好幾秒鐘呢,你知道怎樣是一次深呼吸嗎?
做一次深呼吸,看看用了幾分鐘.
4、你還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秒來計算時間嗎?
請小朋友在較短的時間里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你最拿手的事,看看你用了多少秒鐘,比比誰做得又快又好.
5、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播放視頻“王麗萍”) 悉尼奧運會上,中國選手王麗萍榮獲女子20公里競走的冠軍,你知道她奪冠的成績嗎?(1小時29分05秒)
三.總結
到現在為止,你已經認識了哪些時間單位?
四. 練習
1、在( )里填上小時.分或秒
(1) 我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
(2) 夏天我們午睡的時間是40( )
(3) 小明跑100米要用19( )
2、在一些國際比賽中,競爭就更加激烈了.(播放視頻“男子100米跑”)這是悉尼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的精彩畫面.冠亞軍之間相差的時間1秒鐘都不到,只有0.12秒.
3、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文具整理好,放在文具袋中,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板書設計:略.
秒的認識教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二、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表,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
1、課件出示主題圖,其中的鐘面時刻為11:59。
這是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看墻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時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師生一起倒計時。
2、師: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
3、說一說,在哪些地方還用到時間單位秒?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
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表意見。可能會有以下的發現:
(1)電子表(或鐘)。
(2)有秒針的鐘表。
(3)秒表。
2、學習1分=60秒。
師:電子鐘表、秒表以及有秒針的鐘表都可以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現在請大家撥一撥你手上的鐘面,你有什么發現?
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就提示:分針走1格,秒針走多少?秒針走1圈,分針走多少?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在反饋匯報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系,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
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教師接通鐘面的電源,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現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要求第1、2、3大組同學從做口算、畫畫、寫一段話中任意選一件做,第4組的同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饋。教師強調:盡管1分鐘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許多事情。
2、聯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
師:你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請在小組里說一說,小組長把每個同學的成績記錄下來。比一比,誰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
師:如果沒有這些鐘表,我們又有什么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布會。
(四)課堂小結小結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反饋。
師:你估計得怎樣?回家后好好驗證一下,也可以請爸爸媽媽幫你記錄時間。
秒的認識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認識秒,知道1分=60秒,體驗1秒的長短,探索分與秒的關系。培養學生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懂得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認識秒,知道1分=60秒,體驗1秒的長短,探索分與秒的關系。
教學準備:
電腦、鐘表
教與學活動過程:
一、復習:
1、鐘面上有_____個大格,_____個小格。
2、時針走一個大格是_____時。
3、分針走一個小格是_____分,走一個大格是_____分。
4、時針走1個大格,分針正好走_____圈,是_____分。
5、1時=_____分。
二、創設情景進行導課。
新千年的鐘聲就要敲響了,仔細看圖,還差幾秒?今天我們來認識秒。
三、學習新課
1、觀察圖畫。
讓學生說說,通過圖畫都知道了些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根據圖畫提問。
2、認識秒。(出示鐘表面)
1秒有多長?
(1)學生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參與小組活動,掌握情況。
(3)班級集體交流
問聲“你好”的時間大約時1秒;我跑5米的時間時1秒;鬧鐘嘀噠一聲的時間是1秒
3、分針走1小格秒針走多少?學生獨立思考,然后交流。(分針走1小格,秒針走60小格正好是一圈;秒針走1小格是1秒;1分和60秒一樣長)
1分=60秒
進行實踐操作。教師演示,學生來回答大約幾秒。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題。
學生自己體會10秒能做那些事情。然后交流。
第2題。學生仔細看鐘表說說差幾秒到幾時
第3題,學生獨立計算后再填空。
第4題。要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時、分、秒一一的理解自己填寫,交流時說明自己的理由。
第5題。學生自己閱讀找出其中的幾條信息。說說自己的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數學知識?你能指著鐘表說給爸爸媽媽聽嗎?
作業設計:
結合實際說說自己的作息時間
板書設計:
認識秒
分針走1小格,秒針走60小格正好是一圈
秒針走1小格是1秒;1分和60秒一樣長
1時=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