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雞的教案(通用5篇)
大公雞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吃飯要專心,進餐時不隨便講話,養成良好的衛生飲食習慣。
2、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漏嘴巴是壞習慣。
活動準備:
手偶:大雞、小弟弟、老奶奶
活動建議:
1、教師出示大公雞和小弟弟的手偶,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對,這是大公雞,這是小弟弟。今天,老師要講個大公雞和小弟弟的故事給他們聽,故事的名字就叫"大公雞和漏嘴巴"。咦,漏嘴巴是誰呀?小弟弟的嘴巴是不是漏的?你們聽了故事就知道了。
2、教師用手偶講述故事
講到大公雞說"好運氣,好運氣,我找到了一個漏嘴巴的小弟弟"時,提問:
(1)大公雞找到的一個漏嘴巴的小弟弟是誰?
(2)為什么說小弟弟是漏嘴巴?
講到奶奶說"你的嘴巴是不漏的,因為你吃飯不專心,東看西瞧,飯粒就掉了下來,提問:
(1)小弟弟的嘴巴漏嗎?那么,飯粒怎么會掉下來呢?
(2)小弟弟應該怎么吃飯,飯粒才不會掉下來。
故事講完后提問:
小弟弟現在不做漏嘴巴了,做好弟弟了,你們也是好弟弟、好妹妹,對嗎?好弟弟、好妹妹應該怎樣吃飯?
現在,你們都做給我看(全班幼兒做專心吃飯的樣子)
3、教師手拿大公雞,在全體幼兒面前走一圈,邊走邊說:"咯咯咯,這兒找不到飯粒,咯咯咯,這兒真干凈,讓我們到別的地方去找蟲吃吧!"然后,教師放下大公雞帶領全班幼兒齊聲說:"大公雞,告訴你,我要做個好弟弟,再也不掉一粒米。
附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
一只大公雞在院子里走來走去,這里啄啄,那里啄啄,找不到蟲子吃,急得"咕咕咕咕"叫。
小弟弟捧著飯碗,坐在院子里吃飯。他一邊吃,一邊瞧著花蝴蝶飛來飛去,飯粒撒了一身,撒了一地。
大公雞看見了,可高興啦!它連忙跑了過去,嘴里嚷道:"好運氣,好運氣,!今天找到一個漏嘴巴的小弟弟。"
大公雞跑到小弟弟身邊,啄起地上的飯粒來,"哆哆哆"啄得可真快呢。真好玩小弟弟越看越高興,連吃飯也忘了。
一會兒,大公雞把撒在地上的飯粒吃光了。它還沒吃飽呢。大公雞抬起頭來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褲子上也有飯粒,我來啄小弟弟的褲子了。
小弟弟說:"大公雞,大公雞,你怎么啄我呀!"
大公雞說:"小弟弟,小弟弟,我不是啄你,我是啄飯粒呢!"
一會兒,大公雞把撒在褲子上的飯粒吃光了,它還沒吃飽呢。大公雞抬起頭看了看,好咧,小弟弟的衣服上還有飯粒,就來啄小弟弟的衣服了。
小弟弟說:"大公雞,大公雞,你怎么啄我呀!"
大公雞說:"小弟弟,小弟弟,誰啄你了,我是啄飯粒呢?"
一會兒,大公雞把撒在衣服上的餓飯粒吃光了,它還沒吃飽呢。大公雞抬起頭開看了看。好咧,小弟弟嘴巴旁邊有一飯粒,就開啄小弟弟的嘴巴。
小弟弟,害怕了,端起飯碗來就跑:"大公雞,大公雞,別啄我,別啄我!"
大公雞說:"小弟弟,小弟弟,別跑,別跑,我不啄你,你嘴巴旁邊有飯粒,讓我吃了它!"
大公雞張開金翅膀,一跳,跳到小弟弟的肩膀上,朝著他嘴巴上的飯粒,"哆"的啄了一下。
小弟弟哭了起來:"奶奶來呀,奶奶來呀!"
大公雞可高興呢。他說:"小弟弟是漏嘴巴,掉下飯來讓我吃得樂哈哈,"
奶奶來了,小弟弟問奶奶,"奶奶,我的嘴巴漏嗎?"
奶奶說:"傻孩子,哪有漏嘴巴呀,是你吃飯的時候,東看看,西瞧瞧,把飯粒撒了。"
奶奶又給小弟弟盛了半碗飯。"快吃,快吃,可別再撒了。"
小弟弟,端著飯碗吃飯。大公雞又來了,它說"我還沒吃飽呢,漏嘴巴,漏嘴巴,撒點飯粒讓我吃呀!"
大公雞等呀,等呀,怎么了,一個飯粒也沒吃到。哦,小弟弟這回吃飯,可不東看看西瞧瞧了!
小弟弟把飯吃得干干凈凈,拿著空碗讓大公雞瞧了瞧,對它說:"我是好弟弟,不是漏嘴巴。"
大公雞沒辦法,耷拉著腦袋,只好去找蟲子吃了。
大公雞的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使學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是農民辛勤勞動種出來的。
2、教育學生愛異惜糧食,愛惜勞動成果,做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要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
2、吃飯時掉飯粒,亂扔亂甩食品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三、教具準備:
祖國版圖、大米、玉米、胡豆、麥子等各種糧食標本。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內容:分析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讓你們認識幾種東西。(展示實物:谷子、玉米、麥子)這些都是糧食。糧食還包括大豆、葫豆、碗豆、高粱……等等。
師:小朋友,如果我們一頓不吃飯,會感到怎樣?
生:餓。
師:一天不吃飯呢?幾天不吃飯呢?
生:一天不吃飯餓極了,幾天不吃飯會餓死人的。
師:如果工人不吃飽飯會怎么樣?
生:做不好工。
師:農民不吃飽呢?
生:種不好地。
師:解放軍不吃飽呢?
生:打不好仗。
師:教師不吃飽呢?
生:教不好書。
師:學生不吃飽呢?
生:讀不好書。
師:如此看來糧食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我們一時一刻也離不了它。下面請大家聽一個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對等糧食的。這個故事名叫(指課題、齊讀)《大公雞和“漏嘴巴”》。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想,故事中的“漏嘴巴”指誰?為什么叫她“漏嘴巴?”
二、放錄相、聽故事(略)
三、理解故事(先默看課文)
師:故事中的“漏嘴巴”指準?為什么叫她“漏嘴巴”?
生:故事中的“漏嘴巴”指的是小英。因為她吃飯不專心,東張西望,邊吃邊掉飯,就好象嘴巴有個漏洞一樣,所以叫她“漏嘴巴”。
師:小英邊吃飯邊漏飯這個習慣好不好?為什么?
生:這個習慣不好,是浪費糧食的行為。
生:小英邊吃邊玩,不專心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師:正好,學校里在搞節約糧食的調查活動。老師了解到小英這些浪費糧食的行為,于是組織同學們和小英走訪了江北縣兩路公社的張伯伯。請她給我們講講糧食是怎樣來的,請大家邊聽邊想張伯伯的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四、放靈音聽張伯伯的講述。(同時放幻燈)
師:你從張伯伯的話中明白了什么?
生:我明白了種糧食很辛苦。
生:我明白了糧食來之不易。板書:來之不易
師:通過張伯伯的講述,通過老師和媽媽的幫助教育,小英也明白了種糧食辛苦,
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那么小英吃飯時會怎樣做呢?
生:吃飯專心不掉飯。板書:吃飯要專心
師:以前小英吃飯常剩飯,現在該怎么辦?
生:吃多少,盛多少,碗里不能有剩飯。板書:吃多少、盛多少
師:小英在學校加餐時糕點沒吃完怎么辦?
生:不甩,不仍帶回家下頓再吃。板書:食物不亂扔
師:小朋友,我問你,小英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羅老師,告訴你,小英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
師:小朋友,小英要怎樣做才叫愛惜糧食?
生:食物不亂扔,吃多少,盛多少,這樣做才叫愛惜糧食。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是啊,一粒米,十滴汗,愛惜糧食理應當。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象小英過去那樣的“漏嘴巴”。請看錄相。
五、錄相(在學校搭伙同學浪費糧食的幾組鏡頭。)
師:這些浪費糧食的行為在我們班上有沒有呢?
生:有。
師:是的,我們班上也有。據統計,在這次節約糧食的調查活動中,我們班上經常掉飯的有8人,有時掉飯的有28人,經常剩飯的有2人,有時剩飯的有19人,亂扔亂甩的有5人。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這白花花的大米飯,香噴噴的糕點到處亂扔亂甩,多可惜啊,農民伯伯看見了多心疼啊!同學們之所以有這些浪費糧食的現象,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節約糧食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六、了解國情。
師:我們節約糧食到底有什么意義和作用呢?請小朋友了解一下我國的國情。(出示祖國版圖)
師:這是一幅什么地圖?
生:中國地圖。
師:在我們祖國這塊遼闊的土地上,是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種糧食?
生:不是。
師:哪些地方不能種糧食?
生:高山、沙漠、河流、森林、城市等等。
師:那么,我們剩下的能種糧食的耕地面積就顯得怎樣了?
生:越來越少。
師:而在這有限的耕種面積中,種出來的糧食卻要供我國11億5千萬人的口糧。我國人口眾多,吃糧本來就困難,有時還要從國外進口糧食呢,如果我們再不注意節約糧食,糧食就會更加緊張。
七、算賬。
師:下面我們再來算一筆賬,看看節約一粒米有多大的作用。
師:拿出一粒米給學生看,有什么感覺?
生:很少,很小,看不清楚,不起眼……
師:我們班上多少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是多少?
生:我們班上52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就是52粒米。(展示52粒米)
師:我們全校1500人,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是多少?
生: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是1500粒米。(展示1500粒米)
師:我們1500人,每天節約一粒米,一個月是多少呢?
(展示大口袋米)請學生上臺來抱抱有多重。
師:我們全市人民,全省人民,全國人民如果每天節約一粒米又有多少呢?就有這樣無數口袋米。積少成多,堆積起來就有上千上萬斤糧食。據統計,全國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每天可以節約5400斤糧食,一年就可以節約1900萬斤糧食。這些糧食可以供我們全校師生吃50年。你們今年8歲,就可以吃到你們58歲啊!
師:通過剛才的國情了解和算賬,小朋友們有什么體會呢?
生:我十分驚訝,沒想到每天節約一粒米會有這么大的作用。
生:我明白了小小一粒米,算算了不起的道理后,要更加愛惜糧食了。
生:通過算賬,使我明白了節約糧食的重要性,以后我再也不當漏嘴巴了。做個愛惜糧食的好孩子。
師:是啊,節約糧食是我們全國人民每個人的事,所以現在節約糧食已經引起了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視。所以國際上把每年的10月16日作為“世界糧食日”。我國把每年10月16日的那一周作為節約糧食宣傳周。今年10月14日──10月20日是我國第一個節約糧食周。
師:現在我們已經有很多同學改了浪費糧食的缺點,做到了節約糧食。
八、放錄相,看看幾組吃飯、吃糕點專心、不掉一粒飯的鏡頭。
九、表揚。
師:我們班上也有許多在節約糧食方面做得很好的同學。表揚幾個典型事例。請受表揚的同學上臺戴紅花。
齊:鼓掌,念兒歌:“小紅花,紅又紅,節約糧食真光榮。”
十、導行。
師:下面我要出幾個題來考考大家,仔細聽,認真想,答對了,獎勵!
師:1、一天,小芳放學回家高興地對爸爸說:“今天我們學了一首愛惜糧食的古詩”。你知道這首詩叫什么名字?能背誦嗎?《鋤禾》
師:2、小芳背完詩后,爸爸也笑著說:“既然你懂得了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今天吃飯,我要檢查你兩點,如果你做到了,我們全家人都會夸獎你的”。結果小芳做得很好,請問,小芳做到了哪兩點?
生:①吃飯專心不掉飯。②碗內沒有剩飯。
師:3、爸爸、媽媽是怎樣夸獎小芳的?夸獎的話不能重復。
生:扮演角色夸小芳。
師:下面我講一個小故事,故事里面有幾個錯誤,請你指出來。
明天,學校要組織同學們春游,小紅回家叫媽媽為她準備干糧。媽媽說:“寶貝,明天我準保你滿意!”第二天午餐時,小紅打開包一看,哇,好多呀!面包3個,蛋糕4個,餅干兩盒,涼面一碗,還有許多其他的食物。小紅吃不完這么多東西,她說這可怎么辦呢?旁邊的小冬看見了,就勸她說:“包好帶回家吧!”可小紅說:“誰還要這吃剩下的東西啊!”說完向四處看看,就將這些剩下的食物都扔進了草叢中。
生:①媽媽有錯,不該給小紅準備那么多的干糧,造成浪費。
②小紅亂扔食物,這是浪費糧食。
③小紅不該拒絕小冬的幫助。
十一、舞蹈《我是一粒米》,結束全文。
大公雞的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幼兒能夠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跟著歌曲節奏來演唱歌曲。
2、 激發幼兒愛護、喜歡大公雞的情感。
3、 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4、 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
2、歌曲的相關圖片。鋼琴。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 教師通過談話“衣服臟了,怎么辦呢?”(洗一洗),
2、 “用什么洗呢?”(水來洗)。
3、 “除了用水來洗,還需要其他東西嗎?”(肥皂、洗衣粉)
4、 教師總結:小朋友真聰明,衣服臟了可以用水,涂點肥皂或洗衣粉來洗衣服,那你知道大公雞的衣服臟了,會怎么辦呢?
二、借助圖片,理解歌詞,學習歌曲《大公雞》
1、 教師出示公雞圖片,“你在哪里見過大公雞?(菜場)”“誰會學大公雞叫?”(喔喔喔)
2、 “看,大公雞的衣服漂亮嗎?”“對呀,大公雞,穿花衣。”引導幼兒一起說一說。
3、 出示圖片“衣服臟了,大公雞會怎么辦呢?”(它會洗個澡),“是啊,它會自己洗。”“但是不用肥皂也不用水,猜猜看,它會用什么來洗呢?”(沙子),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4、 教師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念歌詞。教師:“大公雞是怎么用沙子來洗澡的?”“撲棱撲棱用翅膀來洗澡的。”
5、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歌曲《大公雞》”,聽兩遍。第二遍的時候引導幼兒一起唱一唱。
6、 教師彈鋼琴,幼兒學唱歌曲。1~2遍。
三、總結,結束活動。
1、 教師:“除了大公雞用沙子來洗澡,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是用沙子來洗澡的,我們過后可以用其他小動物來代替,放在歌曲里。
2、 結束活動。
小百科:公雞,家禽,品種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飛;啼能報曉。公雞是法國的國鳥 ,原因是由于它那英勇、頑強、好斗的性格。
大公雞的教案 篇4
目標:
·在觀察公雞的過程中,了解公雞的主要特征,初步運用二至三種顏色有規律的間隔排列配色。
準備:
·繪畫工具
重難點:
·畫出公雞的主要特征
·有規律的間隔排列涂色。
活動過程:
·看看大公雞
“有只大公雞很想和我們做朋友,所以它特地把自己打扮了一番,讓我們來看看,大公雞是不是特別的漂亮?”
·說說大公雞
——雞冠
“大公雞的雞冠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所以我們通常叫做它紅公雞,紅雞冠上有一朵什么顏色的花朵?(灰色)紅配灰,一深一淡多漂亮。”
——雞身
“大公雞在深黃的身上戴著什么顏色的項鏈?”(黃配綠也很好看)
——雞翅
“雞翅上有幾種顏色?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從里向外間隔排列)
——尾羽
“尾羽上的顏色又是怎樣排列的?”(從左到右間隔排列)
——雞腿
“雞腿和爪子的顏色也配的很好看,又深又有淺。”
·畫畫小公雞
“小公雞要來和我們做朋友,我們都把他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吧。”
大公雞的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大公雞喔喔叫的游戲中練習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
2、喜歡參加平衡游戲,在游戲中培養幼兒走平衡時勇敢、沉著的品質。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場地、平衡木做成獨木橋,小蟲子圖片若干(可用積木等替代)大公雞頭飾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情境創設。
——師帶上公雞頭飾:小朋友們,你們認識我嗎?跟著我一起去散步吧。
——念兒歌:大公雞喔喔叫,走到草地上,撲撲翅膀伸伸懶腰,天亮啦,喔~~~。(老師帶著幼兒做動作,一遍模仿大公雞走,一遍伸伸手,伸懶腰,喔的時候單腳站立。)
——大公雞肚子餓了,要出去找食物,哪里有食物呀?(河對面)
——原來河對面有許多許多小蟲子,大公雞要過河怎么辦?一起走過獨木橋。
2.大公雞找食物,走過獨木橋,練習了平衡力。
——那我們要過獨木橋啦,注意不要掉到水里去哦。
——幼兒跟著老師一起走過獨木橋,走的時候可以伸開雙手保持身體的平衡。
——來到河對面我們一起吃小蟲子。吃飽了,我們要回家睡覺啦。
3.創設情境,出示大灰狼,提高速度再次走平衡木。
——天亮了,我們一起出去找食物吧。
——念兒歌出門念到喔的時候要求幼兒單腳站立不倒下。老師在這個時候說道:聽說附近來了一只大灰狼,他準備要吃掉我們,所以我們出去找蟲子要輕一點,而且要在他發現我們之前回家,我們該怎么辦?(加快動作,比之前要走的快一些)
——幼兒分成組進行游戲,老師扮演大灰狼,在附近徘徊,督促孩子動作加快。
——等到幼兒都回到家里了,大灰狼出來說:“這些公雞跑的可真快,我一只也沒有抓住,哎。”
4.游戲結束,整理游戲材料。
——下次我們再來玩一玩這個游戲好嗎?
活動反思
新《綱要》中提出:“培養幼兒對體育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的參與。”體育活動可以增強孩子的體質,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