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小多少的教案(精選2篇)
關于大小多少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小、少、牛、果、鳥”5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2個偏旁。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使用量詞。
教具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看圖學詞
(一)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許多生字,這節課我們還要去認識許多新字。
(二)出示掛圖,問:在圖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三)學生回答:一頭大牛和一只小貓,一群鴨子和一只小鳥。
(四)及時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1、學生試讀、教師范讀。
2、學生拼讀、指讀、小組讀、齊讀、開火車讀。
(五)鞏固識字,引出詞語。試著讀詞。
黃牛,花貓,鴨子,小鳥。
(六)練習讀詞,說說應該注意的問題。
(七)鞏固讀詞。
老師出示音節卡片,學生迅速從手中的詞語卡片中找出與老師所示音節相對應的詞。
二、識記字形
(一)出示生字卡片,點學生認讀。
(二)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字形。
(三)全班交流,老師特別指出:“貓、鴨”的偏旁和字義有關,貓是動物,所以是反犬旁,鴨子是有羽毛的鳥類,所以是“鳥”字旁。
三、練習朗讀兩段韻文
看誰讀得又準、又好。指讀、男、女讀。
問:在這兩段中有兩對反義詞,你發現了嗎?生:大—小,多—少。
四、指導書寫
“小“有三畫,它的第一筆是豎鉤;
“少”有四畫,它的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哪些識字的方法?學會了這些生字嗎?學會了哪些反義詞?
六、作業設計
第二課時
一、看圖
通過上節課看圖,我們看到了什么?一頭黃牛、一只小貓、一群鴨子、一只小鳥。這節課讓我們繼續來學習大小多少,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大的哪些東西是小的呢?
(一)出示掛圖。通過看圖引導學生從大小、數量上把看到的東西說出來。如:圖上有一個大蘋果和一顆小棗。
(二)老師及時點撥:棗用量詞顆來表示?那生活中還有什么能用顆來表示呢?生:一顆種子,一顆紐扣。“許多杏子”可以說成“一堆杏子”。
二、自學韻文
(一)從剛才的學習中,你們發現了什么?(可以引導學生發現這些事物都可用上適當的量詞來介紹。)
(二)看課文中是怎樣介紹的。
(三)自讀韻文。(采取自己喜歡的方法讀)
(四)小組合作學習。(互相質疑,交流成果)
(五)全班交流。
個別朗讀,師生共同點評,指導讀出節奏感。
三、拓展運用
說說課后練習“我會說”中的物品,用上量詞。
四、寫字
(一)出示要求寫的3個字,讓學生認讀。
(二)指導書寫。
“牛”有四畫;“果”有八畫;注意第五筆是橫。“鳥”有五畫;第四筆叫豎折折鉤,反復讀加深記憶。
(三)教師范寫,學生練習書寫。
(四)鞏固練習。
五、作業設計
書寫“牛、果、鳥、”三個生字。
關于大小多少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蘋、果、杏、桃”4個生字。會寫“小、少、牛、果、鳥”5個字。
2、生活中,正確運用“你、我、他”人稱,體會學習漢字的樂趣。
教學重點:
1、認識“蘋、果、杏、桃”4個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確書寫“小、少、牛、果、鳥”5個字。
2、會讀兒歌。
學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教師)
2、生字卡片。(學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學習詞語。(用時:15分鐘)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圖片上的水果是什么?
2、課件出示圖片:蘋果。教師指導蘋果讀音。
3、教師引導觀察這兩個生字字形。
4、引導學生分小組識記字形。
5、檢查識字情況。
6、用以上方法引導看圖片:杏子、桃。
7、教師課件出示“杏、桃”指導讀音。
8、指導用“杏”和“桃”口頭組詞,說一句話。
9、開火車讀“杏”和“桃”,檢查全體同學掌握情況。
二、認真書寫,掌握筆順。(用時:17分鐘)
1、指導書寫“小”、“少”并觀察“小”、“少”的區別在哪里?
(2)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3)同學指導書寫漢字“果”。
(4)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鳥”,指導學習新筆畫。
(5)教師指導“鳥”短,“鳥”、“眼”不能掉。
2、指導書寫“鳥”。
(1)范寫“鳥”。
(2)領寫“小”的筆順。
(3)在田字格中范寫“鳥”。
(4)教師巡視,展示優秀示例。
三、鞏固練習,擴展知識。(用時:8分鐘)
1、教師出示習題與習題要求并說明習題要求。
2、組織學生匯報答案。
教學反思: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指導書寫必須細致。不僅應該從整體觀察生字的結構,還要對筆畫的占格位置、正確筆順、生字的大小,甚至筆畫從哪里起筆,怎樣收筆進行提醒。在教學書寫生字時,我逐字指導筆順。意為夯實學生對漢字筆順的掌握,逐漸熟悉漢字筆順的規律,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寫好字的本領,并通過展示評價,有針對性地再次寫字,提高寫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