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精選2篇)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篇1
第二周 星期三 第一節 2003--.02--.26
教學內容:
教材第16~18頁例題,試一試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
會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100以內的數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通過活動,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估計意識和合情推理能力。
教學過程 :
課件展示例題:小猴和小貓比賽折五星。小猴說:“我做了34個!毙∝堈f:“我做了38個!
提問:聽了對話,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組交流后匯報。
可能出現:38>34,34<38;小貓比小猴做的 多,小猴做的比小貓少。
引導:小貓比小猴做的多委多嗎/學生可能用口語表達:小貓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得出小貓 比小猴做得多些。
提問: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小組交流匯報。(小猴比小貓做得少些)
學習“試一試”
講述:小熊和小兔來到了一片果園,他們看到了什么呢?
課件展示:小熊說:“蘋果有50個!毙⊥谜f:“梨的個數比蘋果少得多。“
提問:梨的個數比蘋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那么,梨可能有多少個呢,書上提供了三個答案,你認為哪一個答案合適就在它下面畫“∨”。先獨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選擇。
匯報交流。(18比50少得多,48比50少一些,58比50多一些,所以選“18”個比較合適。)
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不但需要比較兩面三刀個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數量相差的程度時,就可以作“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這些詞來描述。
綜合運用,培養數感
1、“想想做做”第1題。
課件展示:在校園里,男孩說:“一班有38人!迸⒄f:“二班人數比一班少一些。”
提問:二班可能有多少人?
先獨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匯報。
2、“想想做做”第2題。
課件展示:在商店里,男孩說:“排球25元!睜I業員阿姨說:“籃球比排球貴多啦!绷硪荒泻枺骸百F多啦是什么意思呢?”提問:你知道“貴多啦”是什么意思嗎?
小組交流,匯報。
學生獨立完成 ,在認為合適的答案下面畫“∨”。做后匯報。
3、“想想做做”第3題。
講述:小貓和小兔用今天學習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這些詞在玩比數大小的游戲,你們想不想玩?
課件展示:小猴拿數字卡片50,小貓拿數字卡片45。
提問:猜一猜小貓和小猴分別會說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別 扮演小貓和小猴互相說。
4、“想想做做”第4題。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提問:看圖你知道了什么?(左邊有20本本子)估計一下,右邊大約有多少本?你是怎樣想的?和同桌同學說一說。
5、“想想做做”第5題。
課:小貓和小猴給大家送來了蘋果草莓。課件展示:小猴說:“蘋果有20個!毙∝垎枺骸安葺赡苡卸嗌賯?”
提問:你認為20個、25個、60個哪個答案合適?為什么?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6、“想想做做”第6題。
講述老爺爺聽說你們學到這么多本領,也想考考大家。
課件展示:爺爺拿下眼鏡說:“我的歲數比65大,比70小。”你知道我右能是多少歲呢?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匯報。
游戲激趣,感受策略
全課總結: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本領?
游戲:“想想做做”第七題。
講述游戲規則: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我們做一個猜數游戲。一位同學在紙上寫下一個兩位數,然后讓同桌的小朋友來猜一猜,如果沒猜對,可以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提示他一句話,比一比哪兩個小朋友合作最好,能用最少的提示讓你的同桌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你寫和數。同桌學生游戲
全課總結。提問: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后記:從練習中看到學生掌握得不錯.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第二冊教科書p16的例題,p16—18“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這部分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100以內的數,并會比較數的大小的基礎上安排的!岸嘁恍、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些能形象描述兩個數量之間大小關系的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學生已經初步積累這方面的生活經驗。教材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的含義,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蓖ㄟ^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的含義,能用這些詞來描述生活中兩個數量間的關系,并能根據已知的量來猜測另一個量的大小。
、才囵B學生的數感、估計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⒊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加強應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師生對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客人老師,他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些智慧星,他們會把這些智慧星獎給自己喜歡的小朋友,那大家想不想成為客人老師喜歡的小朋友呀?(想)那你們這節課一定要好好表現哦!
二、創設情境,喚起經驗
1、學“多一些”、“少一些”
師:有三個小動物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很聰明,都想來跟大家做朋友,你們愿意嗎?(愿意)瞧,他們來了。ㄙN出小豬、小兔和小鴨的頭像)
師:他們三個可不是空手而來的,它們把自己在動物學校獎到的智慧星也帶來了,我們一起去看看!(貼出他們各自得的星)
你們想知道他們各自得了多少星嗎?(想)
老師可以告訴大家小豬得了24顆星,那你們能不能猜一猜小兔得了多少顆呢?
。▽W生交流看法)
師:剛才小兔偷偷地告訴了老師,她得了28顆智慧星。
提問:小朋友,你們剛才為什么不猜小兔得了四十幾、五十幾顆呢?而猜它得了二十幾、三十幾顆呢?(小組討論)
交流得出:小兔得的比小豬得的多一些。
提問: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小豬得的比小兔得的少一些。)
2、教學“多得多”、“少得多”
師:我們再來猜一猜,小鴨得了多少顆呢?
(學生交流看法)
師:其實呀,小鴨一共得了80顆智慧星,小鴨棒不棒呀?(棒)那你們要不要向小鴨學習呀?(要)希望你們都能像小鴨一樣,成為一個老師喜歡的好孩子!
師:小朋友,你們剛才猜的時候為什么不說小鴨得了二十幾、三十幾顆呢?而要猜它得了七十幾、八十幾呢?(小組討論)
交流得出:小鴨得的比小豬得的多得多。
提問: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小豬得的比小鴨得的少得多。)
師:小鴨得的比小豬得的多得多,還比誰也多得多?
生1:小鴨得的比小兔得的多得多。
提問: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小兔得的比小鴨得的少得多。)
3、抽象升華
師:小鴨得的比小豬得的多得多,也就是哪個數比哪個數多得多?
生2:80比24多得多。
師:你能把這三個數填到括號里,再說給大家聽嗎?
出示:( )比( )多一些 ( )比( )多得多
。 )比( )少一些 ( )比( )少得多
二、聯系實際,增進理解
1、你能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嗎?
生1:我們班的男同學(28人)比女同學(20人)多一些。
教師設疑:反過來怎么說?(我們班的女同學(20人)比男同學(28人)少一些。)
生2:我們教室里小朋友比老師多得多。(老師比小朋友少得多)。
生3:教室里的電燈比吊扇多一些。(吊扇比電燈少一些。)
……
2、試一試
教師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選擇。并指名說說你為什么選這個數而不選其他兩個,進一步體會“少一些”與“少得多”的區別。
3、小結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較兩個物體數量的多少時,就可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來表述。如果比較物體的長短要用什么表述呢?比較物體的高矮呢?大小呢?比較商品的價格呢?
三、綜合運用,培養數感
1、“想想做做”第1題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選。說說為什么這樣選?
。ㄉ僖恍┚褪巧僖稽c,不是少很多,這里只有36比38少一點。)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16比38……?(少得多)
40比38……?(多一些)
2、“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題意,再選擇。
教師:“貴多了”是什么意思?(貴了很多)
指名說說是怎么選的,為什么這么選。
3、“想想做做”第4題
讓學生觀察圖,說說從圖上知道了什么?(先比較一下兩堆的本數關系)
師:你能猜一猜右邊有多少本嗎?你是怎么想的?
4、“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先看圖,說說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讓小朋友用手比劃一下一個蘋果的大小,再比劃一下一個草莓的大小,比一比,再作選擇。指名說說為什么這么選。
重點強調:比較的是水果的個數。
5、“想想做做”第6題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指名回答。
提問:你家里有一個人的年齡比爺爺小些,猜一猜這個人是誰?
四、游戲活動,鞏固新知
師:誰能告訴大家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新的知識嗎?(板書揭題: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
1、拿一拿(“想想做做”第3題)
請小朋友在白紙上寫一個數,然后和老師寫的比一比,然后同桌比一比,要用今天學的知識表述結果。
2、猜一猜(“想想做做”第7題)
教師先示范,讓學生注意教師的用詞“大了些、太大了”,“小了些、太小了”。
再讓同桌兩個小朋友玩。
五、小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