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動教案(精選15篇)
心理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懂得心理活動描寫就是要寫出人物真實的內心感受。
2、理解心理活動描寫在敘事性文章中的作用。
3、學習幾種常用的心理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心理描寫的作用,學習心理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方法具體、生動地刻畫人物心理活動。
教學方法:
講授、探究、交流、練習
教學準備:
搜集心理描寫的精彩片段材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預備素材
1、引導學生回憶小時候玩“擊鼓傳花”的游戲時的感受和發考卷時的感受。
2、師小結得定義:心理活動描寫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動用文字描繪出來。
二、賞析心理描寫片段,感知其作用
1、學生將課前準備的精彩片段在學習小組內進行展示、交流,揣摩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教師巡視。
2、教師出示歐亨利的《警察與贊美詩》中對索比的一段描寫:
索比對自己的馬甲從最下一顆紐扣之上還頗有信心,他修過面,上衣也還夠氣派,他那整潔的黑領結是感恩節時一位教會的女士送給他的。只要他到餐桌之前不被人猜疑,成功就屬于他了。他露在桌面的上半身絕不會讓侍者生疑。索比想到,一只烤鴨很對勁——再來一瓶夏布利酒,然后是卡門貝干酪,一小杯清咖啡和一只雪茄煙。一美元一只的雪茄就足夠了。全部加起來的價錢不宜太高,以免遭到咖啡館太過厲害的報復;然而,吃下這一餐會使他走向冬季避難所的行程中心滿意足、無憂無慮了。
學生讀后師引導:這段描寫讓你感受到了索比什么樣的心情?(急切希望去監獄、為自己的計謀得意、勝券在握)比較一下,這樣寫和直接寫“索比是多么希望能去監獄啊”有什么不同的表達效果?
3、在以上基礎上小結心理描寫的作用:直接深入人物心靈,揭示人物內心世界,表現人物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有時也能為主題服務。
三、結合教材例子學習心理描寫的常用方法
1、內心獨白
例:《一夜的工作》中“我”目睹了周總理一夜的工作后寫道:在回來的路上,我不斷地想,不斷地對自己說:“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總理。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勞苦,多么簡樸!”
2、通過動作、神態、語言等刻畫
例:《儒林外史》中對嚴監生臨死前的一段描寫,膾炙人口,千古絕唱。說嚴監生臨死之時,伸著兩個指頭,總不肯斷氣。幾個侄兒和些家人都來訌亂著說,有說為了兩個人的,有的說為了兩件事的,有的說為了兩處田地的,紛紛不一;只管搖頭不是,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到:“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里點著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闭f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沒了氣。”形象生動地表現了他擔心浪費的心理,也使他“吝嗇”的形象躍然紙上。
3、夢幻描寫法
例:《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幾次寫小女孩擦燃火柴看見奶奶的幻想,突出表現了小女孩渴望溫暖、關愛的強烈愿望。
4、景物襯托法
例:《羚羊木雕》中“我”被父母從好朋友萬芳那里要回貴重的羚羊木雕后,走在路上,覺得月光都是冷冷的,表面寫景,實則寫“我”極度難過的心情。
四、習作指導、練習
以考試后發卷時自己的緊張為例,試用以上所學方法進行片段心理描寫。寫后交流,點評。
五、課堂小結
。ㄐ睦砻鑼懙淖饔谩⒎椒ǎ
六、布置作業:試描寫國慶假放學前自己的心理活動。
反思:
現在,不少學生都不喜歡寫作文,無話可寫,為完成任務寫出來的文章往往也是干巴巴的。這節課我結合教材例子的分析和學生的生活體驗,幫助學生了解了心理描寫的作用和方法。因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積極主動,氣氛活躍。通過賞析名篇名段,學生感受到了心理描寫在增強文章的形象性、生動性方面的作用,收獲挺大的。
心理活動教案 篇2
這樣做對嗎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已經能對一些行為的對錯做出判斷,并且能夠在成人的提示下認識到自己行為正確與否。因此,幫助幼兒養成積極思考自己行為的習慣,對幼兒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有很大的幫助。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打架、罵人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2.能對自己進行評價,以此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活動準備
事先排練好表演情境、卡片
三、活動過程:
。ㄒ唬⿲牖顒
1.出示畫有幼兒打架、罵人的卡片,請幼兒對照自己實際,對你曾經做過的事在卡片的方格中做上記號。
2.請幼兒講講那是怎么回事,并評價自己做得對不對
(二)情境表演
1.引出故事情境表演《玩玩具的時候》,幼兒觀看表演。
2.提問:(1)故事情景里的鵬鵬做得對嗎?為什么?(2)哭了的圓圓做得對嗎?為什么?(3)鵬鵬說因為圓圓先罵人,他才動手的,他這樣做合適嗎?(4)鵬鵬說他只是輕輕地推了圓圓一下,不是打人,你認為是這樣嗎?(5)討論:如果你是東東,看見了這樣的情況,你會說些什么呢?會怎么做呢?
。ㄈ┯懻
教師根據實際生活中的情境提問,并讓幼兒展開討論。
附故事:
《玩玩具的時候》
在活動區玩的時候,鵬鵬和圓圓因為爭搶一個玩具吵了起來。圓圓說:“壞鵬鵬,壞鵬鵬,這是我的,就不給你!”鵬鵬聽了很生氣,一把將圓圓推倒在地上,圓圓傷心地哭了。東東看見了,走過來對鵬鵬說:“鵬鵬,你不對,你不應該打人!”
鵬鵬漲紅了臉說:“我才沒打人呢!我只是輕輕地推了她一下,誰讓她先罵我的!睎|東聽了摸摸頭,不知道該怎么說了,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東東應該怎么說呢?
心理活動教案 篇3
自信是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初一新生由于對中學學習生活的不適應,往往會有較多不成功的體驗,容易對自己產生疑問和否定。而在這個年齡段,具備一定的自信心將對他們今后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運用暗示的方法,通過循序漸進地開展輔導活動,使學生體會自信的感覺,并在行為上學會如何建立自信,從而達到提高自信水平的目的。本活動因此而設計。
輔導目的
1、了解自信的含義及自信對人的重要作用;
2、認識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為建立自信尋找支點;
3、通過他人的積極評價,初步體會自信的感覺;
4、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建立自信的方法和途徑。
輔導方式
1、講述與討論;
2、角色扮演;
3、自我積極評價及他人積極評價(填表、口述等)
4、游戲
輔導準備
1、準備一個因自信獲得成功的故事;
2、準備一個小品,展示缺乏自信——通過某途徑——樹立自信心——獲得成功的情境;
3、準備自我積極評價表及他人積極評價表(每人一份);
4、準備一個積極評價他人的游戲;
5、錄音機、投影機及幻燈片等。
輔導時間:
1學時;
輔導場地:
教室或電化教室。
輔導過程
(一)做一個心理小測試,引入自信主題。
心理小測試:集會的時候,假如讓你自由選擇座位,你是喜歡坐在前面呢還是喜歡坐在后面?
教師根據不同的回答結果說明:不同的`選擇代表不同的心態。一般來說,喜歡坐前面的人比較自信,因為前排較顯眼、醒目,只有自信的人,才不怕別人的注視;喜歡坐后面的人,則自信心不夠強,因為他怕被人注意。從而引入自信主題。
(二)學生討論:什么叫自信?
了解自信的含義: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并充分肯定自己的心理。
(三)播放錄音:一個依靠自信獲得成功的故事。
通過教師引導和學生討論,讓學生意識到自信對人的重要作用:自信——成功的第一秘訣。
板書:自信蕹曬Κ
(四)角色扮演:教師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角色扮演情境,請同學們按情境需要認真扮演,并針對情境中的情況進行討論:
1、小品中的學生開始為什么對自己沒有信心?
2、后來他又是怎樣獲得信心并取得了成功的?
通過討論,使學生了解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和途徑,即: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優點、長處),努力發揮自己的才能,獲得別人的承認和肯定,這樣就容易樹立自信心。自信會助人成功,而每一次成功的經歷又會增強人的自信。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情境:學校校報需要招聘小記者,某學生由于對自己的寫作能力認識不足,不敢報名應聘。后經教師的贊揚、鼓勵,對自己的寫作能力有了正確的認識,滿懷信心大膽應聘,獲得錄取。
(五)活動:給自己找優點、給別人找優點,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1、學生填寫《我認為我……》表格(附表一),對自己進行積極評價,尋找自信支點(暗示過程);
2、學生填寫《我認為你……》表格(附表二),對自己的同桌進行積極評價,填好后相互交換,體會被別人肯定、承認的感覺(他人暗示過程);
3、游戲:教師出示一個裝有同學姓名字條的紙盒,從中隨意抽簽,抽中誰,就由全班同學為其找優點。(他人暗示的延續,強化被人肯定的感覺)
4、教師總結:人的能力、優點不是天生就有的,別人對我們的贊揚和肯定也不是隨意可以得到的。因此,要建立自信,一定要努力發展、提高自己的優點和能力,并從盡力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鍛煉、培養。
(六)教師介紹增強自信的其他方法。
如:充滿自信的舉動也能增強人的自信。
教師用幻燈出示常見的一些言行舉止,讓學生選擇哪些是充滿自信的舉動,并鼓勵學生按自己所選擇的去做。
(七)結束語
教師向學生介紹前世界重量級拳王喬·佛雷基的座右銘:我能行!
鼓勵學生也學會對自己說:“我能行。”
教師向學生提出若干問題,讓學生用“我能行”的話語回答,進行積極的暗示,如:
“學習,你能行嗎?”(師)“我能行”(生)
“勞動,你能行嗎?”(師)“我能行”(生)
“唱歌,你能行嗎?”(師)“我能行”(生)
“克服困難,你能行嗎?”(師)“我能行”(生)
“面對挑戰,你能行嗎?”(師)“我能行”(生)
“承擔責任,你能行嗎?”(師)“我能行”(生)
“你相信自己嗎?”(師)“我相信”(生)
活動在一種積極的氣氛中結束。
心理活動教案 篇4
輔導目標:
1、通過游戲,使學生明白人際合作的重要性,并愿意在學習、生活中與他人團結合作。
2、在活動中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功情感,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合作意識和能力。
輔導對象:
五年級
輔導時間:
一課時
輔導理論依據: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人際交往所必需的心理品質,也是教師在塑造良好的學生班集體過程中必須加以培養和訓練的。對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正處于思維、智力發展的自我中心階段,在集體生活中容易表現出“我行我素”的特征,這些會影響集體的和諧、統一。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小學生順利走過“自我中心”階段,讓學生盡快融入到集體中去,學會自覺遵守并維護集體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規則、行為,推進他們的社會化進程,為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為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基礎。因此,本次活動借助“五指爭功”、“同舟共濟”的游戲活動,使學生在相互配合的基礎上來完成游戲,體驗合作的快樂、作用,從而培養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并且有意識地訓練和培養自己的合作精神。
輔導過程:
一、導入——評判臺(5′)
1、教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在上課前,我們一起去一下評判臺,那里出了一點麻煩,要讓我們去評評看,現在我們去看看,發生什么事情了吧!(引出小品)
2、小品——五指爭功
具體內容如下:
拇指:對人來說,我是最重要的,拿東西時,沒有我,什么也握不住、抓不牢。
食指:伸出來我就是一,第一;指路時我就是方向。
中指:我站得最高,身體最挺拔、俊美,瞧我多瀟灑。
無名指:雖然我沒有名字,但你們別小看我,我起的可是承上啟下的作用。
小指:我特別善于做精細活,什么縫隙、小洞,我都能鉆進去,我最重要!
五個手指七嘴巴舌地爭來爭去,沒個結果。
3、教師:同學們,看了剛才五指的爭論,大家覺得五個手指,誰最重要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吧。▽W生討論)
4、教師請小組代表談想法,結合學生的看法,教師小結并引出主題。
教師小結:正如同學們所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和我們的五指一樣,長短不一,只有聯合起來各自發揮優勢,才能形成一個有力的拳頭,變得更有力量。今天,我們這節心理課的主題就是——團結合作力量大。(PPT顯示課題)
二、小小茶話會(10′)
1、教師:剛才,我們去了評判臺,現在我們要參加一個小小茶話會,大家想不想參加。浚▽W生略)
2、教師:那好,老師告訴大家,今天茶話會的話題與我們的課題有關,那就是:在我們身邊,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才能成功呢?老師這里給大家列了一下提綱,大家可以看大屏幕。我們還是以小組討論為主,3分鐘后,我們來分享成果。
心理活動教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加強對學生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為抓手,貫徹國家教育部下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落實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進一步探索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熱愛班級,熱愛學校,滿懷信心地自主發展。
二、主要任務: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研究與觀摩活動,組織研討,提高學生素質。
2、以“熱愛生活,學會生存”體驗活動方案和少先隊活動為載體,開展系列活動。
3、做好個別輔導工作,形成個案,進行跟蹤指導。培養小輔導員,繼續做好咨詢服務的創建工作。
三、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習和升學競爭導致的過度焦慮。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成了一些家長的愿望。一些孩子剛剛入學,其家長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雙百”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就連嚇帶逼、連罵帶損,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學生視學習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沖突。
現在的小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許多孩子從小養成了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依賴性強、不容他人等不良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況也很嚴重,這使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小學生因為人際關系沖突苦惱的比例相當大,由于同學關系緊張和沖突而患病,比如學?謶职Y,或出走、自殺的情況也屢有發生。
。3)與父母、師長缺乏理解和溝通導致的心理矛盾和沖突。
與父母、師長難以溝通,相互間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沖突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使他們普遍感到壓抑、苦悶、無助和煩躁。一方面他們特別希望父母、老師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經常遇到因與家長和教師難以溝通而苦惱的學生前來尋求幫助,一些學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見其心理上壓力之大。我們現在許多學生在情緒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問題有:抑郁、焦慮、易怒、羞怯、嫉妒、恐懼等心理問題。在行為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般是:過失行為、說謊行為、偷竊行為、攻擊行為、破壞行為、逃學行為等等。
其實這些都是心理的問題。造成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環境造成的,有的是教育方法不當造成的,有的是社會影響的等等。比如一個小孩長期在棍棒下長大的,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或造就有暴力傾向的性格。其實每一個問題學生,造成這個樣子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其實大多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四、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1、學會自我接納:以己為榮;認知自己的優、缺點。
2、發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為獨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與周圍人交往的自信心;堅持自我努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3、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勵;對他人對自己的認識態度反應適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積極的態度處之。
4、了解別人的觀點;了解哪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達情緒;對人生抱有積極的態度。
5、認識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學會耐挫方法。學習接受和適應遭到的反對和不成功;學會給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評;學會響應指示和接受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限制。
心理活動教案 篇6
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而且這種競爭也被移植到學校。剛結束一天緊張的學校生活,學生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還沒來得及吃飯就開始伏案做作業了。周末,悠閑的大人們在家中看電視,學生卻在忙碌著大人為他們準備的各種補習。他們只能通過窗戶凝視著蔚藍的天空,數著天空飄過的白云,看電視更成了他們遙不可及的奢望。在這種緊張的學習生活里,他們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下,學生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受人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隨之受到了重視。根據學校德育處安排,結合本班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加強對學生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為抓手,貫徹國家教育部下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落實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進一步探索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熱愛班級,熱愛學校,滿懷信心地自主發展。
二、主要任務: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研究與觀摩活動,組織研討,提高學生素質。
2、以“熱愛生活,學會生存”體驗活動方案和少先隊活動為載體,開展系列活動。
3、做好個別輔導工作,形成個案,進行跟蹤指導。培養小輔導員,繼續做好咨詢服務的創建工作。
三、常見的心理問題:
。1)學習和升學競爭導致的過度焦慮。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已經成了一些家長的愿望。一些孩子剛剛入學,其家長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雙百”上。一旦成績不理想,就連嚇帶逼、連罵帶損,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學生視學習如畏途。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與沖突。
現在的小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許多孩子從小養成了自我為中心,不關心他人,依賴性強、不容他人等不良傾向。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況也很嚴重,這使他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方面,面臨很大的問題。小學生因為人際關系沖突苦惱的比例相當大,由于同學關系緊張和沖突而患病,比如學校恐懼癥,或出走、自殺的情況也屢有發生。
(3)與父母、師長缺乏理解和溝通導致的心理矛盾和沖突。
與父母、師長難以溝通,相互間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沖突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使他們普遍感到壓抑、苦悶、無助和煩躁。一方面他們特別希望父母、老師理解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實踐中教師經常遇到因與家長和教師難以溝通而苦惱的學生前來尋求幫助,一些學生甚至痛哭流涕,足見其心理上壓力之大。我們現在許多學生在情緒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問題有:抑郁、焦慮、易怒、羞怯、嫉妒、恐懼等心理問題。在行為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般是:過失行為、說謊行為、偷竊行為、攻擊行為、破壞行為、逃學行為等等。
其實這些都是心理的問題。造成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是環境造成的,有的是教育方法不當造成的,有的是社會影響的等等。比如一個小孩長期在棍棒下長大的,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膽小懦弱的性格或造就有暴力傾向的性格。其實每一個問題學生,造成這個樣子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其實大多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四、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1、學會自我接納:以己為榮;認知自己的優、缺點。
2、發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為獨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與周圍人交往的自信心;堅持努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3、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勵;對他人對自己的認識態度反應適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積極的態度處之。
4、了解別人的觀點;了解哪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達情緒;對人生抱有積極的態度。
5、認識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學會耐挫方法。學習接受和適應遭到的反對和不成功;學會給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評;學會響應指示和接受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限制。
心理活動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知道什么是“情緒”及它與我們工作學習的關系。
2、認識到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能控制自己,不然就會自己給自己背上思想包袱,影響學習和工作。
教學重點:
認識到“良好的情緒”與我們工作、學習的關系。 教學難點:要學生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過度高興,也不過度悲傷。
教學過程
導入
想一想自己過去在遇到成功和失敗的時候,是怎樣控制自己的。
師:同學們?什么叫做“情緒”?
生:簡單的說,情緒就是心情。
師:當你心情好或者說情緒好的時候,你的表現什么樣? (生交流)
師:是啊,不少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一個人情緒好的時候,干什么
事都特別有勁.可見良好的情緒不僅對工作、學習有利,對人的健康也有利,不是嗎?相反,當一個人情緒不好的時候,整天無精打采,好象在生一場大病似的,對健康當然也十分不利了。你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是怎樣的?
。ㄉ涣鳎
師:我覺得你不該這樣對自己,這不是明擺著要影響自己的健康嗎?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論遇到高興的或不高興的事,都不要影響自己的情緒,這就是控制住自己。
心理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的與宗旨
活動目的:通過主題活動,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與作用,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在全校掀起維護心理健康的熱潮。
活動宗旨:
1.教會學生管理自己的情緒,使其擁有積極穩定的情緒,避免患各種情緒障礙。
2.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從而使學生能與同學、老師、父母融洽相處。
3.使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擺脫不良心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去。
二、活動主題:
關注心理健康,積極快樂生活。
三、活動時間:
20xx年6月
四、活動內容
。ㄒ唬┬睦斫】祷顒又軉郁邍煜轮v話(具體內容如下):
1.宣布心理健康活動月開始
2.宣讀實驗小學心理健康活動月方案
3.以“關注心理健康,積極快樂生活”為主題進行國旗下講話
。ǘ黑板報
各班以“關注心理健康,積極快樂生活”為主題出一期黑板報,低年段以學生的學習為內容,比如:如何養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習慣,怎樣讓孩子們快樂學習;中年段以如何調節情緒,快樂每一天,或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為內容;高年段以溝通、互動、和諧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內容。
。ㄈ┬睦斫】抵v座
1.教師心理健康講座
2.學生青春期衛生講座(五、六年級女生)
(四)心理輔導課
各班的輔導員在團體輔導室上一節心理輔導課,并做好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記錄。(上傳教案和照片2個至ftp)
各任課老師上傳2個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案。
。ㄎ澹⿵V播站
在紅領巾廣播站推出“心靈之約”欄目。(知心姐姐)
。┬睦斫】到逃黝}隊會
活動主題:“關注心理健康,積極快樂生活”
活動目的:通過主題班隊活動課讓學生懂得如何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學習,不要有過多的思想負擔,珍惜今天,把握今天,爭取做生活的舵手。(活動方案請在課后交給心理輔導站)
(七)心理健康知識展示活動
1.各班出一期有關小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為主題的黑板報。
2.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比賽。(3—5年級每班推薦五份)
3.心靈日記(6年級每班10份)
4.以《快樂的生活》為主題的美術作品展(1、2年級每班推薦5份)
心理活動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情緒安定愉快、能較合理表達情緒、適度調控情緒是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活動設計遵循活動---體驗與表達---操作與分享---感悟的基本理念,試圖通過繪本故事中主人公小天竺鼠所經歷的一系列難過和開心的事情為線索,幫助幼兒體驗、表達難過的情緒,思考調節難過情緒的方法。并通過和同伴交流、照鏡子微笑等,讓幼兒初步懂得要保持愉快情緒。
活動目標
1.了解難過的情緒感受,知道難過是一種正常的情緒。
2.能大膽積極地表達與交流自己難過時的情感體驗。
3.學習用適當的方式調節難過的情緒。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和表達難過時的情緒感受和原因。
難點:學習用適當的方式調節難過的情緒。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過難過的情緒體驗。
2.物質準備:PPT(繪本《我好難過》),圖片(玩具、樂器、圖書、畫筆)、筐子(4個),幼兒人手一面鏡鏡子。
活動過程
1.封面導入,初識難過的情緒
提問:
(1)封面上有誰?(小天竺鼠和它的媽媽)
。2)它們在做什么?(抱著)
為什么媽媽抱著小天竺鼠?
(3)小天竺鼠的心情看起來怎么樣?((很難過)
從哪里看出來他很難過?
猜一猜什么事情會讓它感到難過呢?
2.閱讀繪本,體驗與調節難過的情緒
。1)第一部分:識別與體驗難過的情緒(繪本1-10頁)
提問:
畫面上有誰?(小兔子 爸爸媽媽)
他們在做什么?(說話 找東西)
小天竺鼠的心情看起來怎樣?(不開心 難過)
從哪里看出來他很難過?(眼睛)
什么事情讓它感到難過呢?(好朋友哭、腳受傷了)
。2)第二部分:表達與交流難過的情緒(繪本11-12頁)
提問:
小天竺鼠感覺到的難過,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不開心、不舒服)
你覺得它喜歡這種感覺嗎?(不喜歡)
你有感到難過的時候嗎?(幼兒相互交流、講述)
什么事情會讓你感到難過?(弟弟搶我的玩具、老師不喊我回答問題)
難過時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想哭、不想說話)
(3)第三部分:調節與緩解難過的情緒(繪本13-20頁)
提問:
畫面上有誰?(媽媽 好朋友)
它們在做什么?(蕩秋千、畫圖畫、吹泡泡)
小天竺鼠的心情看起來怎樣?(開心)
從哪里看出來它很開心?(笑)
什么事情讓它開心起來了呢?(找朋友、玩)
你難過的時候會做什么讓自己的心情變好呢?(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如果你的好朋友、爸爸媽媽難過的時候,你會做些什么讓他們開心呢?
小結:人和小天竺鼠一樣都會有難過的時候,難過的時候我們感覺不太舒服。難過時別人的陪伴、安慰、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讓我們重新開心起來。我們學會了讓自己不難過,也可以幫助難過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開心起來。
3.分享調節難過情緒的方法
出示玩具、樂器、圖書、畫筆等圖片,幼兒自由選擇,交流分享各自調節難過情緒的方法。
4.幼兒對鏡微笑,體驗愉悅
幼兒照鏡子,學習微笑,體驗微笑帶來的愉悅心情。
教師將幼兒的微笑拍下來,大屏幕播放,請幼兒分享微笑的感受。
小結:微笑讓我們感覺很開心,原來一個簡單的微笑就可以讓我們緩解不開心的感受,我們要多多的對自己和他人微笑哦。
心理活動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幫忙學生認識自我、了解自我,你愿意做一個誠信的`人嗎你在別人眼里是一個值的信賴的人嗎
2.引導學生以別人為鏡子進行自我鞭策、自我鼓勵,到達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3.除了國家政治生活,誠信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更重要的作用。
4.在法制社會里更講究道德,沒有誠信寸步難行。
5.任何本領都不比良好的品格與態度更受人歡迎:生活是期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沒有一種廣告,比誠實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以別人為鏡子進行自我鞭策、自我鼓勵,到達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2.任何本領都不比良好的品格與態度更受人歡迎:生活是期騙不了的,一個人要生活的光明磊落:天下沒有一種廣告,比誠實更能取的他人的相信。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開課題。
師:這天,教師先給你們看一個小故事。
。ㄕn件演示)在古時候的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她的孩子哭著叫著,也要跟著媽媽上街。媽媽騙孩子說:“你先回去,我上街回來殺豬給你吃吧。”妻子從街上回來,看見曾子正準備殺豬給孩子吃,妻子急忙阻止他:“怎樣?你真的要殺豬給孩子吃嗎?我原是說著哄哄孩子的!痹诱f:“我們怎樣能夠說謊話呢?”于是,他們就殺了那頭豬。
師:同學們,教師不理解曾子為何要這么做呢?如果你是曾子家的孩子,媽媽失信于你,你會怎樣想呢?
小組討論:
生:做人要有誠信。
師:那你們明白做人為什么必須要講誠信呢?怎樣樣才能做一個誠信的人?那么,這天就讓我們一齊來學習《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板書課題)《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評析:以生動的動畫故事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透過觀察生動搞笑的情境,并結合平時的認知,初步悟出做人要誠信的道理。
1.聯系實際,指導行動。
。1).議一議:實際生活中你遇到此類事情怎樣辦?(出示課件)
事例1:周兵和宋杰是好朋友,他們以前許諾,不管誰遇到困難,必須要互相幫忙。這天周兵想抄宋杰的作業,宋杰沒同意,他生氣的說:“這點忙都不幫,真不講信用!
討論:你對這件事怎樣看?
事例2:李三看見同學花錢大方,他很羨慕。有一天,他趁他的同桌不注意,便拿了同學的10元錢。張教師調查時,他怎樣也不承認。之后,張教師說:“如果你信任我,就把真相告訴我,我保證不對任何人說。”聽了張教師的話,他很快就把事情告訴了張教師。
討論:你明白為什么嗎?
學生交流并匯報:
給好朋友抄作業是一種不負職責的行為,是害了自我的好朋友,也是不誠信的一種表現;雖然李三拿其他同學錢是不對的,但他能夠勇于承擔自我的錯誤,其實是一種誠信的表現。
。▽W生們都互相討論著自我的觀點。)
師:大家都說得很好。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誠實守信呢?以上的事例要求我們,要養成誠信的優良品質,我們就應從小就開始培養誠實守信的好品質,平時就要嚴格要求自我,做到表里如一,言而有信。
(2).說一說:你愿意和誰交朋友?(課件出示)
A、當面說好話,背后說壞話。
B、直言不諱,大膽說自我的看法。
C、沒有把握不輕易答應,一旦答應就要盡力而為。
D、對別人的要求滿口答應,但過后就忘,不能兌現。
生討論地很激烈。
。3).師:夸一夸:我們周圍哪些事例是屬于誠實守信的?
(生討論,并舉例說明。)
二.培養誠信觀念,制作“誠信卡”
1.教師引導:
師:好好想想,自我動手制作一張“誠信卡”,資料寫自我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個誠信的人?從哪些事能夠體現出來?有過不誠信的經歷嗎?你這天學習了誠信之后,你以后又會怎樣去做呢?
2.每個人分發一張白紙,要求學生在上頭寫上自我在生活中有關誠信的事例。
3.寫完后,要求學生疊好后交給教師。
評析:透過誠信卡,讓學生明白自我就應做誠實守信的人,應鄙視虛假和不守信用的行為,對自我不誠實和不守信用的行為應感到不安和歉疚。
三.挖掘誠信好處,激發學生做一個誠信的人
(教師小結)
師:當代少年身系國家未來,肩負歷史的使命。我們的國家能否發達,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關鍵在于我們這一代有沒有崇高的夢想,有沒有有誠信。當我們揚起知識的風帆,蕩起勤奮的雙槳,就要啟航向人生之海時,經驗豐富的老船長告訴我們:“必須要用誠信去導航!”期望透過這節課,我們班的同學都能做到:守信如節,言而有信。同學們不僅僅對同學守信,對家長守信,對教師守信,也對自我守信!最終期望透過這次班會,同學們能自覺持續誠信的品質。
四.提出倡議,讓世界充滿誠信與愛
1.朗誦誠信詩歌:(生齊讀)
人生貴誠信
人生貴誠信,何必名與錢。
無視輕拋棄,何顏見蒼天。
誠以信為本,信為誠之源。
投李報桃事,禮尚往來篇。
天下何其大,前路何其遠。
無誠無信義,步履更維艱。
寧可為玉碎,不憐薄瓦全。
事落關鍵處,方才露真顏。
誠來春水近,信去秋葉殘。
一夜好風入,無須帶笑看。
不怕路凄遙,燕至三月三。
咆哮有大海,潮起潮落間。
輾轉幾多日,月明十五圓。
別物猶如此,世人何以堪。
丈夫生天地,乘風破浪險。
一言既出口,駟馬難追還。
苦痛不喪志,酒醉無失言。
生死千鈞重,誠信永作先。
放眼蒼茫路,身正氣傲然。
縱觀天下記,誠地信為天。
2.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師:(號召大家)讓我們人人都來講誠信,“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相信只要人人都做到誠實守信,世界將變得更加完美!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評析:詩歌和歌曲能讓學生牢牢記住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時候都應做到說話做事事實在在、表里如一。
五.總結及反思:
我們的社會生活的諸多交往都離不開誠信。誠信是美德,是社會的基石,是人與人交往的先決條件,沒有了它,就沒有了它所帶來的一切。透過課堂動畫的展現,誠信事件的討論、誠信卡的制作,都讓學生印象深刻,明白做一個誠信的人的重要性。
心理活動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知道什么是“情緒”及它與我們工作學習的關系。
2、認識到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要能控制自己,不然就會自己給自己背上思想包袱,影響學習和工作。
教學重點:認識到“良好的情緒”與我們工作、學習的關系。
教學難點:
要學生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過度高興,也不過度悲傷。
教學過程
導入
想一想自己過去在遇到成功和失敗的時候,是怎樣控制自己的。
師:同學們?什么叫做“情緒”?
生:簡單的說,情緒就是心情。
師:當你心情好或者說情緒好的時候,你的表現什么樣?(生交流)
師:是啊,不少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當一個人情緒好的時候,干什么事都特別有勁.可見良好的'情緒不僅對工作、學習有利,對人的健康也有利,不是嗎?相反,當一個人情緒不好的時候,整天無精打采,好象在生一場大病似的,對健康當然也十分不利了。你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是怎樣的?
(生交流)
師:我覺得你不該這樣對自己,這不是明擺著要影響自己的健康嗎?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論遇到高興的或不高興的事,都不要影響自己的情緒,這就是控制住自己。
總結
課后小結
心理活動教案 篇12
教學理念: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做人的基本修養。而此刻的中學生就其心靈的“情”來看,普遍患有“感情冷漠癥”。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教師的教導之恩,有時會熟視無睹、置若惘然。應對這種現狀,有必要設計一節以《感恩》為主題的心理健康課,讓感恩走進每一位同學的心靈。
教學設計說明:
教學過程分為五個環節,從感恩父母,到感恩教師,感恩幫忙過你的人,感恩社會,最終感恩升華,感激所有的人。
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從談父母、教師的付出,到分析我們為他們做的,體會他們的恩情,隨之引出如何感恩,落到行動上。從感恩家人到感恩教師、幫忙過自我的人,最終上升到感激所有的人,包括傷害我們的人。
教學活動多樣,有聽歌曲、聽故事、講故事、大家說、做游戲、演小品、大家歌、讀資料、天平稱量等多種形式,學生從聽、講、說、做、演、稱等多方面體會恩情,學會感恩。從意識到行動。到達教學的目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對關懷和幫忙自我的人抱有感激之情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準則。
2、使學生明白,此刻每個人享受的歡樂生活是透過別人的付出得到的,培養學生對父母、他人、社會的感恩意識。
3、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為關心過自我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重點:培養學生對父母、對他人、對社會的感恩意識。
難點:教育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會感恩。
教學過程
。ㄒ唬、感恩父母
1、聽音樂《感恩的心》
2、親情游戲
你們從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成長到一名初中生,誰給你們的愛最多,幫忙最大,請寫出五個人的名字。
3、感受父母的愛
4、感悟:烏鴉有反哺之義,羊羔有跪乳之恩。父母為我們費盡心血,我們就應為他們做點什么,才能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使學生帶著簡單愉快的情緒進入活動主題請同學按照教師的指令進行。
說一說,父母給你那些愛。學生讀材料,談感受。學生針對此刻的我進行暢談。
。ǘ、感恩教師
師恩回放
生活中除了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我們,再就是我們的恩師了。
心理活動教案 篇13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正確的人際交往態度,幫忙學生掌握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與人交往的`實際潛力,培養學生做一個快樂的健康的人。
【課前準備】:
1、課件設計
2、小品編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有朋友嗎?你喜歡交朋友嗎?在生活中,有的人擁有很多朋友,與朋友一起學習,一起生活,遇到問題一起商量,一起解決,說說笑笑,真開心呀!這節課將伴隨你一起探索怎樣才能交上更多的朋友!
二、活動:
1、找朋友游戲
要求:以組為單位,每組出一名學生,數到“一”。
第一次:3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第二次:4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第三次:5個同學一組迅速抱成團
(學生分組做“找朋友游戲”。游戲之后數一數:我贏了次,我輸了次。)
2、談一談
。1)我找到朋友時心里感到。
(2)我沒找到朋友時心里感到。
。▽W生談心里感受)
3、交朋友的秘訣
。1)仔細觀察你身邊的好伙伴是怎樣交上好朋友的?
。▽W生歸納交朋友的秘訣)
看課件:
課件1:萍萍熱情、開朗、樂于助人,同學們都愿意和她交朋友。(性格好)
課件2:周夢和胡云都是航模小組成員,他倆合作一艘小帆船,你鋸我粘,很快就做成了,共同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合群)
課件3:遇到開心的事,受了委屈、遇到困難等愿意把心里話告訴朋友,增進溝通和理解。(善于開放、表露自己。)
(2)你的交友秘訣呢?
快記下大家的絕招,讓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W生歸納:交朋友的秘訣。)
(3)請看小品:
問題1:請你幫幫小陳,讓他也能交到朋友。
問題2:不知你在交朋友中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呢?
問題3:請大家幫他出出主意,讓他交到更多的朋友。
。▽W生進行小品表演:
小磊和小濤是好朋友,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忙,說說笑笑玩得多開心。〉牵£惒桓液屯瑢W接近,他沒有朋友,一個人十分孤獨。)
三、總結:
有朋友真好!高興時,友朋友來分享。悲哀時,有朋友來分憂。困難時,有朋友來幫忙。朋友能給人帶來歡樂、帶來勇氣、帶來信心。老師相信,在你的努力下,必須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心理活動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知道風對人們既有好處,又有害處。
2.知道什么是“心愿”,學會表達自己的心愿。
活動準備:
故事內容;故事內容圖片;關于風的利用的一些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T:你們知道什么是心愿嗎?
你有什么心愿?
T:風娃娃也有個心愿,你們想知道嗎?請你仔細的聽一聽這個故事。(傾聽故事至“大家都不喜歡你了)
二、根據故事情節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欣賞故事第一段
T:風娃娃的心愿是什么?(幫助朋友做好事)
T:風娃娃幫助了誰?它做了些什么好事?
T:小朋友對風娃娃說了些什么?
T:大家為什么都感謝它?
2.欣賞故事第二段
T:現在小朋友為什么都不喜歡風娃娃了?
T:它闖了什么禍?
T:誰愿意幫風娃娃出出點子的,讓大家喜歡風娃娃?
3.欣賞故事最后一段
T:小朋友為什么喜歡風娃娃了?
T:那么你喜歡風娃娃嗎?
四、引導幼兒討論:
T:你喜歡風娃娃幫你做什么事?(帆船靠風力航行、電風扇的風使人涼快、電吹風吹出的風使頭發很快變干等)
T:你不喜歡風娃娃做什么事?
五:找別人的優點
T:風娃娃和我們小朋友一樣,有優點有缺點,我們找到了風娃娃的許多的優點,希望大家以后多看到別人的優點。
T:請你說一說小朋友的優點
整個活動分為四個部分:談話“心愿”導入;欣賞故事;利用生活經驗講述風和人類的關系;尋找別人的優點.
活動反思:
談話“心愿”做為導入部分,而我確花了一些時間讓幼兒講述自己的心愿,浪費了時間,沒有抓住時機直接引出故事;語言活動中,應該讓幼兒充分感受故事,完整的欣賞故事是最起碼的要求。但我忽視了這一點,直接就看圖片分段欣賞,并且按照故事內容來提問,對幼兒的要求過高了,導致很多幼兒都失去了積極性。并且在第一遍就出示圖片,讓他們一會兒關注圖片,一會兒又傾聽老師的故事,干擾了幼兒的`注意力。在理解故事這一部分,孩子們并沒有完整的感受到故事;利用生活經驗講述風和人類的關系,因為缺少前期經驗的準備,幼兒有點茫然,在老師的引導下,才能說出一些常見的現象;最后延伸部分讓孩子們找找別人的優點,原先是想來個情感上的教育:讓孩子們要看到別人的優點,在相互說說優點中樹立自信心。但從實際效果上看,放在這一節課上并不合適,既占時間,又脫離主題。
心理活動教案 篇15
教學活動意圖
雅安地震過后,很多房屋倒塌,大家都沒有了家,這是幼兒對地震感受最深的印象之一。本活動通過讓幼兒描繪心目中的未來家園,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以積極的心態共同和災區的小朋友一起想辦法過難關。
美術治療是借用美術暗喻讓幼兒運用繪畫、手工制作等方式來自由地表達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從而獲得身心發展,重建信心。
從幼兒愛想象的特點出發,活動中讓幼兒發揮想象,描繪各種造型的房子。這種趣味性的設計,既符合幼兒愛想象的特點,又讓幼兒在繪畫時,樂在其中,輕松愉快。另外,將自己的房子與同伴的房子組合成一個大家園,使幼兒感受到了集體的溫暖。
活動目標
1.發揮想象,描繪出多種造型的房子。
2.用剪貼的方法將自己的房子與同伴的房子組合在一起,并愿意用添畫的方式豐富畫面。
3.感受集體組畫的樂趣;對重建家園有美好的愿望,并充滿信心。
活動準備
1.黑板、蓋布、六張桌子、和孩子人數相同的椅子。
2.在背景墻貼上一張長背景紙,三幅范畫。
3.幼兒人手一支勾線筆、膠棒,剪刀每桌兩盒;水彩筆和蠟筆、膠帶、廢紙簍等。
4.舒緩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變形房子的圖片,感受變形房子的趣味性,并發揮想象說一說自己想象中的變形房子。
師:你見過什么樣子的'房子?在哪里見過的?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請你們來看一看我的房子。(教師出示變形房子圖片)這是什么房子?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樣?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喜歡這樣的房子嗎?如果請你也來設計一個有趣的變形房子,你會設計一個什么樣子的房子呢?
※幼兒實錄
幼1:我要設計一個山房子。地震來了,山房子很堅固,我們也就不怕了。
幼2:我要設計一個會飛的西瓜房子。地震來了,我住的房子就可以飛走了。
幼3:我要畫一個飛機房子。地震來了,我的飛機房子“嗖——”地一下,就很快地飛走了。
幼4:我要畫一個花房子。要畫很多漂亮的花,把我的房子裝扮得漂漂亮亮的!
幼5:我要設計一個風車房子。風一吹,我的房子就能轉動、飛走,就不怕地震了。小朋友都可以坐上我的風車房子,一起玩。
幼6:我要設計一個蘋果房子。我住在里面,就能聞到蘋果的香味,想吃的時候,用手一抓就能吃到蘋果了。地震來了,我的蘋果房子圓圓的,可以滾走。
2.教師介紹活動形式與活動材料。
師:請每個小朋友來當房子設計師,設計一個有趣的房子。先想好設計什么樣的房子,然后用筆在紙上畫出來,最后請你們把裝飾好的房子剪下來,貼在大家園里,我們共同來建設美麗的家園。
3.幼兒設計并裝飾自己的房子,教師進行指導。幼兒將自己設計的房子剪下來,貼在家園背景圖中,感受重建家園的快樂,幼兒與教師共同建設美麗的家園。
4.師幼共同欣賞“我們美麗的大家園”,感受合作成功的快樂和共建美好家園的快樂。師幼一起唱一唱、跳一跳,感受集體的溫暖和擁有美麗家園的快樂。
活動反思
1.這次活動是在孩子們的一次談話活動中生成的,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孩子們興趣濃厚,都很積極投入。
2.活動如果需要再次開展,可將第一環節中“引導幼兒回憶房子已知經驗”的部分前置,作為本次活動的前期活動來開展。在前期活動中,可以和幼兒、家長共同收集各種房子的圖片、模型、知識資料等,供幼兒直觀地觀察房子的外形特點及結構,了解房子的相關知識,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在此活動的基礎之上,進行本次活動,即可直接引導幼兒欣賞變形房子了。
教學活動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教師要與幼兒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提供給幼兒安全放松的心理環境,給予幼兒無條件的支持與接納;鼓勵并尊重幼兒自己的講述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