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數學左右教案(通用7篇)
一年級上冊數學左右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設計是根據學生的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的認知順序進行編排。也就是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如左右手的作用、左右同桌等引入教學,在各種操作、探索的活動中,觀察、感知左右。
學情分析:
兒童在生活中對上、下、前、后有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再學習從左右兩個方位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如蘋果的左邊是什么,右邊是什么,使學生能采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系。
學習內容:
左右
學習目標:
1、在生活中看關于“左右”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能初步運用“左右”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
學習重點:
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正確確定“左右”。
學習難點:
“左右”的相對性。
學習準備:
課件,水果卡片
學習過程:
一、認識左右——謎語引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我這里有一個謎語,等謎語說完了大家一起說出答案好不好?
生:手
師:真聰明,答對的舉手,你剛剛舉的是哪只手?
生:左手/右手
師:除了左手和右手,你們的身上還有沒有這樣成對的好朋友,向同學們介紹介紹?
生:左腿右腿,左肩右肩,左腳右......
師:小朋友們剛才已經熟悉了自己身體的“左”和“右”,其實生活中的“左”和“右”還有許多,今天我們就來確定一下“左”和“右”(板書課題:左右)
師:請小朋友們記住,“左”字下邊是個“工”字,“右”字下邊是個“口”字。
二、游戲激趣,區分左右
1、說一說
師:在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生:左手拿碗,右手寫字......
師:觀察真仔細。
2、猜一猜
師:說說你的好朋友左邊是誰?右邊是誰?讓大家猜猜你的朋友他是誰。
生:我的好朋友左邊是......右邊是...... 生:他的朋友是......
3、擺一擺
師:先擺一個蘋果,蘋果的右邊擺一個桃子,蘋果的左邊擺一個葡萄。
(請一個同學上講臺擺)
3、做一做
師:全體起立,凳子放到桌子下面,我們一起做《左右操》
三、走進生活,運用左右
1。師: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小結: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斷時以走路的人為標準。平時我們上下樓梯時,都要像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會相撞,保證安全。
2。生活中的交通標志
四、實題演練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看到同學們有所收獲,老師也非常開心。
一年級上冊數學左右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左右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到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順序,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順序,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是重點;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定順序觀察的習慣是難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
教學過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我們用哪只手寫字?請你舉手。(右手)
2、把你左邊的耳朵給我看。(同學們的頭向右轉)再讓我看看你右邊的耳朵。(同學們的頭向左轉)
3、用大家的右手摸摸左耳,再用左手摸摸右耳。
4、用大家的左腿抬起來,用大家的右腿跺一下地。
5、用大家的左手摸左腿,右手摸右腿。
6、同桌相互握手(用右手握對方的右手)
二、感知身邊的左右。
1、左邊的同學舉左手,右邊的同學舉右手。
2、請你說說你的左邊都有誰?你的右邊都有誰?
3、請10個同學排成一排,請問:從左邊數小華排第幾?他又排第幾?小華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三、擺一擺
1、讓學生按一定順序把鉛筆、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擺好。
2、讓學生從左數看橡皮是第幾個?
3、讓學生從右數看橡皮是第幾個?
4、尺子的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5、交換一下位置,再讓學生說說橡皮的位置。
四、找一找
電腦顯示:這里有7、8、9、三戶人家,小明的家在左邊,請大家找一找,幾號是小明的家?
五、做一做
1、把語文書放在數學書下面。
2、把尺子放在婁學書的左邊。
3、把鉛筆放在數學書的右邊。
六、走一走
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小組按“靠右手”上樓梯,一個小組按“靠右手”下樓梯,然后讓兩個小組交換體驗。
七、練一練教材67頁第4題。
一年級上冊數學左右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學生空間觀念。
2、能確定的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用自己語言表達。
3、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會確定左右位置關系,空間觀念培養,位置相對性。
教學設計思路:
感知自身的左和右,借助文具的擺放,使學生會確定物體左右的方法。
教學準備:掛圖、物品
課時劃分:1課時
教學內容
課前導入:游戲:前后、上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在生活中,你經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學生根據實際情況用“我用左手干……,我用右手干……”的句式練習表達。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體驗自身的左和右,通過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左手、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可以做許許多多的事情,小朋友們瞧瞧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好朋友嗎?
二、自主探究
感知群體
小朋友們剛才已經熟悉了自己身體的“左”和“右”。在全班小朋友中,你能找出第一排坐在最左邊的是誰?最右邊的是誰?右邊又是誰?快和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學生同桌合作,感知群體中的左和右。
說一說,擺一擺:請你像書上的小朋友一樣按順序擺好學習用具。學生動手操作,邊說邊擺,進一步感悟物體的左和右。
三、進一步探究,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老師和你們是面對面站的,請你判斷老師舉的是不是右手呢?
教師舉手轉身與學生同向,證實結論。學生根據教師設疑,展開討論。
全班交流。
接下來我們做一個小游戲:聽口令做動作。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師生共同玩: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
四、實踐應用
鞏固掌握: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幅圖,請你看看小女孩是靠哪邊走的,小男孩是靠哪邊走的?請你說說自己的看法。
學生觀察(第61頁第3題)看圖判斷左右。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后自由發言。
同學們各持已見,到底是在哪一邊呢?我們親自來試一度。(組織學生進行模擬上下樓活動)女同學上樓,男同學下樓,然后交換上下樓。
五、教師小結:平時我們上下樓時,都要像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走,有秩序的走,這樣才能減少意外。
一年級上冊數學左右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游戲中認識左和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2.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鞏固練習,提高學生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
3.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辦事效率.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上下樓規則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教學難點
體會左和右的相對性.
教學設計
一、初步認識左和右.
(一)活動一:認識漢字.
1.教師:老師早知道你們沒上學的時候就認識好多的字,對不對?
出示漢字:左右
2.教師:誰認識?都誰認識左和右?把手舉得高高的.
3.教師:你們真棒!那么多同學都認識!你舉的是左手,還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動二:通過左和右介紹自己
1.教師提問:誰能把你的手舉得高高的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幫你做什么?
2.教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你的身上還有沒有這樣成對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學們介紹介紹?(眼、耳、腳……)
(三)活動三:找朋友游戲.
1.教師:我們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們就來找一找這些好朋友,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
2.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我一說左手,你立刻把左手舉起來,一說左腿立刻指左腿,說哪指哪,看誰反應最快,指得最準確.
3.放“找朋友”的音樂,慢到快,由有規律到無規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動四:找位置.
教師過渡語:愛吃水果吧?桌面上每個袋子里都裝了一些水果,輕輕倒出來.
1.看見什么了?
2.請像我這樣擺上三種水果.(蘋果、桔子、梨)
教師提問:最左邊是什么?最右邊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蘋果挨著,放在蘋果的右邊.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著,你們說放在哪兒?桔子的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4.蓋住三個水果貼在右邊,告訴學生從右數梨是第四個,能猜猜白紙后面藏著幾個水果?為什么?現在一共有幾種水果?
(五)活動五:找同學家.
教師過渡語:左和右的用處太大了,你們看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1.出示圖片:找朋友
教師:小龍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邊,到底是幾號呢?他犯難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
二、進一步認識左和右,使學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對的.
(一)活動一:討論.
1.指定學生和老師一起玩.
2.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的右邊正好反著,到底誰做錯了?
3.把你們的右手舉起來,判斷一下我們倆誰做得對?
4.怎么辦?
教師:由于老師與你們站的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咱們的右手剛好相反.(玩拍手游戲.)
(二)活動二:幫一幫.
1.出示圖片:上學路口
教師:小明上一年級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學,于是,媽媽欣然同意了,媽媽把上學的路線告訴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難住了,你們能幫幫他嗎?
2.找人來指一指.像小明這樣站好指右邊.
(三)活動三:上下樓梯.
1.出示圖片:少年宮
1.教師提問:這些小朋友是靠右邊走的嗎?
2.展開討論.
3.學生體驗.五人模仿上樓,五人模仿下樓.想想靠哪邊走.中途停.
(1)老師提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老師提問:(親自體驗上下樓的同學)你們是靠右走的嗎?
那你的右邊怎么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又在那邊呢?
4.除了在樓道里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之外,還有干什么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靠右?
一年級上冊數學左右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體會相對性。
2、能夠初步運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解決實際問題,初步培養空間概念。
3、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難點: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探究案
一、自學釋疑
結合身邊的實物,找到你在生活中見到的左右?
二、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認識右手
同學們我們發言時,舉的是那只手,請你舉起來。這只手就是右手。
探究點二、做動作記右手,
根據老師的指令,來左動作。
(1)用你的右手輕輕拍一下桌子。
(2)伸出你的右手與相鄰的兩個同學握握手。
(3)模仿老師行隊禮。
探究點三、認識左手
同學們我們發言時,舉的是那只手,這只手就是右手。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請把你的左手舉起來。
伸出你的左手與相鄰的兩個同學握握手。
探究點四、區分左右手
(1)想一想,平時我們用右手做什么?
(2)想一想,平時我們用左手做什么?
(3)再說一說,兩只小手可以做什么?
(4)跟老師說兒歌: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來,我伸出左手擺一擺,左手收回來。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來,我伸出右手擺一擺,右手收回來。
我伸出雙手去,我收回雙手來,我伸出雙手擺一擺,雙手收回來。
探究點五、區分左右面
(1)聽口令做動作: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拍怕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找鄰居:坐在你左邊的鄰居是誰?和他握握手。坐在你右邊的鄰居是誰?和他招招手。
(3)整理書桌:請把鉛筆盒擺在書桌的上面。數學書放在書桌的左面。
(4)小游戲:請大家起立,站到書桌的右側。
(5)按要求擺一擺:香蕉擺在西瓜的右邊。菠蘿擺在西瓜的左邊。桃子擺在香蕉的右邊。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左右,通常我們回答問題時舉起來的手,是我們的右手,這一方向就是我們的右方。另一只手的方向就是我們的左方。
放學后請仔細觀察,看看哪些地方還能見到它?下來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隨堂檢測
1、按要求,說一說。
(1)螞蟻怎么走才能到南瓜處。
(2)螞蟻怎么走才能吃到蘋果。
(3)你能提出一個問題,讓同學們來回答嗎?
2、說一說下面的物品放在什么位置合適。
3、指一指,他們應該靠哪邊行走呢?
一年級上冊數學左右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理解其相對性,
2、能力目標:能確定物體的左右位置與順序,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情感目標:能夠初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初步培養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
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對左、右方位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這些經驗往往與自己的身體部位相聯系:左手和右手,寫字的那只手是右手。在教學中,應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獨立辨別,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對關系,培養學生觀察、描述位置關系的習慣與應用意識,使學生具有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理解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
上課前請同學們幫老師猜一個謎語(課件出示謎語)
兩棵小樹十個叉,
不長葉子不開花,
能寫會算還會畫,
天天干活不說話。
同學們真厲害,一下子就猜中了。猜對的同學請舉手。舉好,別放下,能不能說說你舉的這只手是哪只手?那么另外一只手又是哪只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跟同學們學習左右。(板書:左右)同學們,這兩個字長得挺像吧,那同學們有沒有好辦法分清這兩個字呢?(課件出示左、右)陳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好辦法。左公公愛做工,右婆婆愛動口。好記吧!
二、探究知識
1、聯系自身,體驗左右。
師:對我們來說,手的功勞可大了!同學們想一想在生活中,我們通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
(平時我們經常用右手寫字,吃飯時拿筷子,老師提問時用右手舉手……用左手壓住本子,吃飯時拿碗……)
師:是的,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他們配合起來可以做很多事情,在我們的身上還有沒有這樣成對的好朋友呢?
(學生回答: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腳右腳,左腿右腿,……)
小結:與右手同側的就是我們的右面,與左手同側的就是我們的左面。
小游戲:我是機器人。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非常棒!我知道同學們很喜歡做游戲。
我老師獎給大家做一個游戲。不過,做游戲時一定要認真聽,同時還要考考你的動手能力喔!
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
2、探究左右位置與順序。
(1)、(課件演示:擺放文具。)
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我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弄清了咱們自己身體上的左右。但是小明和小紅在課桌上擺好了文具,想考考咱們班同學觀察物體位置的能力,同學們敢不敢迎接他們的挑戰!
小結:觀察物體在左還是在右,要以觀察者的左右為標準。在觀察者的左手邊就是左邊,在觀察者的右手邊就是右邊。
(2)師:根據教室的實際情況,說說自己的位置。
三、解決中運用,體驗生活。
師:平時,老師要求大家,上下樓梯要靠右行,你看這些小朋友遵守規則了嗎?(課件出示情境圖)
學生發言,意見不統一。
體驗:同桌左邊的同學排成一列上樓,右邊的同學排成一列下樓。
你們發現了什么?
師:上樓的同學的右邊在這一邊,下樓的同學的右邊和上樓的同學的右邊是反的,在這一邊。所以平時上下樓時就不會相撞,就不會發生危險。
師: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這些上下樓梯的小朋友,他們遵守規則了嗎?
師小結:如果我們面對面,你的左邊就會對著我的右邊,你的右邊就會對著我的左邊。
(體驗握手感受相對性)
師:握手是一種禮節,通常用右手,請個同學來和老師示范一下。
師:不僅是上下樓梯,我們的車輛也是這樣,靠右行駛,我們走路也應該走馬路右邊……
四、總結。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左右,今天你學得開心嗎?你有收獲嗎?
一年級上冊數學左右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景中認識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關系,能用左右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2、經理觀察、操作和活動的過程,初步掌握判斷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戲活動中,體會位置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認識左右的必要性。
教學重點:
建立左右的標準,初步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能正確用左右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準備:
課件、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左右
1、認識左右手:
教師:開學到現在已經半個學期了,何老師覺得你們寫字越來越漂亮了,你們做一個寫字的姿勢給何老師看看。哇!姿勢真好看!你們握筆的是哪個手?(右手)
請同學們舉右手。
另一個手是哪個手?(左手)
請同學們舉左手
【設計意圖:用學生最熟悉的學習情境--握筆寫字引出新知識,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課的開始就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為以下的課堂學習醞釀了良好的情緒。】
2、借助左右手認識左邊、右邊
(1)教師:左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它們配合起來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情。與左手同側的就是我們的左邊(板書:左),與右手同側的就是我們的右邊(板書:右)。
(2)教師示范伸出左手、右手。
(3)教師說左右,學生伸出相應的手。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平常握筆寫字的手是右手,另一只手是左手。將“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聯系,讓學生更好地感知身體的左右,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
二、通過游戲、動手操作等加深認識左右
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來進行闖關游戲,有信心過關嗎?
1、第一關:聽口令做動作
(1)教師口令,全班學生做動作。
口令:摸你的左耳、摸你的右眼……
(2)教師口令,小組內一起做動作。
(3)教師口令,請個別學生做動作。
2、第二關:介紹鄰居
請學生說說:我的左邊是誰、我的右邊是誰。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互相介紹,然后請個別學生介紹。
【設計意圖:針對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不能長時間地維持注意力這一特點,設計了這兩個活動,可以使學生心情愉快,且使得學生在玩中鞏固所學的知識、讓玩的過程成為一個體驗學習過程。】
3、第三關:擺一擺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卡片,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擺放。
請個別學生在黑板上擺。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擺一擺”的活動提升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鞏固了所學的數學知識。】
4、第四關:完成練習卡上的練習
學生拿出課前所發的練習卡,老師讀題,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進行集體評講。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獨立完成練習題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增進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生活中的左右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出現左右,例如:
1、上下樓梯靠右走。
2、敬隊禮時用右手。
【設計意圖:把所學的知識聯系到日常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節數學課你有什么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