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第三課時西北地區教學設計
本區包括內蒙占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甘肅省西北部。面積約占全國的30%。
2.人口與民族[板書]
[閱讀課文]總結歸納出本區人口與民族特點。本區人口約0.5億,占全國的4%,其中漢族人口大致占2/3。內蒙古、寧夏、新疆分別是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的聚居區,新疆北部哈薩克族人數也較多。本區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區,人口密度很小,這與南方和北方地區有很大差別。
二、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板書]
1.干旱——本區自然特征[板書]
[教師提問]本區深居內陸,東西狹長,這對本區的降水有何影響?
[學生回答]降水不多,距海越遠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
[讀圖]指導學生用圖冊“中國氣候(一)年降水量”圖進一步說明本區年降水量的分布:在內蒙古東部為400毫米,往西逐漸減少到2 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
[教師提 問]本區從干濕狀況看,應屬什么類型?
[學生回答]半干旱區、干旱區。
[教師總結] 因此,干旱是本區的主要自然特征。
[教師提問]據你所知,在干旱地區所表現出來的自然景觀應該是什么樣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并讓學生讀課本第 59頁景觀圖]
2.自然景觀[板書]
(1)以高原、盆地為主,風蝕作用顯著,多沙漠、戈壁。[板書]
主要高原為內蒙古高原,平坦,風蝕作用顯著;如風蝕城堡等。[讀景觀圖]
主要盆地分布在新疆境內,天山以北為準噶爾盆地,天山以南為我國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要求學生在地圖冊上找出盆地的位置)盆地中有我國面積最大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天山山間陷落地帶是我國地勢最低洼的地方,吐魯番盆地海拔為—155米。
(2)地面植被,由東向西,大體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板書]
[教師提問]為什么本區植被由東向西,會由草原→荒漠?
[學生答]深居內陸和東西狹長造成東部降水多于西部,降水的差別造成東部是草原,向西逐步過渡為荒漠草原和荒漠。
草原和荒漠的景觀也相差很多。[展示圖片]內蒙古東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夏季降水稍多,牧草茂盛,百花爭艷,牛羊成群。在內蒙古西部,新疆兩大盆地等處則是荒漠、植被少,只生長有胡楊、芨芨草、駱駝刺等耐旱植物,牲畜為耐渴的駱駝。
[教師提問]本區植被與南方、北方地區有何不同?為什么?
[學生答]本區植被是由草原過渡到荒漠,而南北方地區多為熱帶、亞熱帶、溫帶的各種林木,以森林為主。原因在于我國東西部降水差異大,導致植被類型不同。
(3)河流稀少,多內流河。[板書]
[教師提問]根據氣候特點,本區的河流與南方、北方的河流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南、北方地區河流多為外流河,北方地區有松花江、遼河、黃河等大河;南方地區有長江、珠江等河流。而西北地區絕大部分為內流河,其中最長的為塔里木河,湖泊也多為內流湖。[讀圖并找出塔里木河的位置]
[教師提問] 為什么本區多內流河和內流湖?
[學生回答]本區地處內陸,降水很少,大部分地區蒸發旺盛,因而河流稀少,水量很小 。河流沿途多沙漠、戈壁,水分大量蒸發或下滲,河流下游大多消失在沙漠中,或者流入內陸湖泊。
(4)農田、村鎮、城市的分布呈帶狀或點狀分布。[板書]
[教師提問]假如你生活在西北地區,請你考慮一下農田、村鎮、城市應分布在哪里比較合理?
[學生討論、回答]由于本區氣候干旱,水對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農田、村鎮、城市都應接近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