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全集(上)中國版
六、教具:世界氣溫、降水分布圖、地球儀。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師:每天晚上7點整,大家一般都收看中央電視臺權威新聞節目――新聞聯播。在新聞聯播之后,會有一個觀眾都比較關注的節目是什么?
生:學生回答。(天氣預報)
師:那我們是否聽說過有氣候預報呢?根據大家以前學過的中國地理知識,誰來解釋一下天所和氣候的區別?
生:思考回答。(天氣是短時間、易變的大氣狀況,而氣候是長時間的、較為穩定的大氣狀況。)
承轉:衡量氣候的兩個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每天我們會說今天天氣熱不熱?指的是什么?如果說今天會不會下雨?指的是什么?氣候的兩個重要因素是氣溫和降水。我們這一節學習的內容就是世界的氣溫和降水。首選我們來分析世界氣溫分布規律和影響因素。
講授新課
師:今天我們的學習方式是“問題式學習”方法。
展示:問題式學習方法。
師:問題式學習方法也就是老師精心準備了一些問題,同學們能夠閱讀相關資料,逐個擊破,就達到了本堂課的學習任務。請大家打開課本23頁閱讀圖b。大家看到這幅圖上有一些紅色的曲線。
生:學生讀圖。
師:這些紅色的曲線代表的是等溫線。何謂等溫線?等溫線就是將氣溫相同的地點連結起來的曲線。等溫線之間的間隔根據需要而定。這幅圖上等溫線之間間隔為什么?
生:學生回答。
師:世界氣溫分布以赤道為中心,向南北兩側有什么規律?
生:思考回答。(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總結:這是世界氣溫分布的第一個規律。
師:氣溫分布呈現這種規律的原因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有的同學能想到是熱量分布不均勻,繼續提醒導致熱量均勻的原因,學生基本可以想到是太陽輻射。)
總結:地面的主要能量來源于太陽輻射,而太陽輻射在各個緯度范圍是分布不均勻的。太陽直射點范圍內得到的能量多,而非太陽直射點得到的太陽輻射要少。請大家看如下實驗。
演示:手電筒垂直射到桌面和斜射到桌面上,桌面受光面積有差異。解釋輻射在各個緯度分布不均勻的原因。
師:讀地圖冊12、13頁。1月份平均氣溫分布圖上等溫線與緯線平行嗎?7月份平均氣溫分布圖上等溫線與緯線平行嗎?南、北半球的等溫線哪一個比較平直?為什么?
展示:用掛圖
生:學生讀圖,思考。(總結是由于陸地和海洋的差異。如果不是很準確,可以給予提示。在北半球圖上,同一緯度位置,海洋和陸地的溫度值相同嗎?)
總結:海洋和陸地的不同影響了氣溫的分布。夏天,大家度假都喜歡去海邊還是內陸?
生:海邊。
師:夏天感覺海邊涼快。請閱讀課本24頁,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差異是如何影響氣溫分布的。
生:閱讀課本。(海洋和陸地性質差異,主要是組成海洋和陸地的物質的差異影響氣溫 分布。)
師:讀地圖冊12、13頁。同一緯度,非洲南端東海岸與西海岸的氣溫哪個高?原因是什么?
掛圖:問題展示。
生:讀圖思考。(東海岸的氣溫高于西海岸。)
展示:洋流小資料。(洋流的概念及根據冷暖差異對洋流的分類。)
師:同學們根據上述提示,猜想影響非洲東海岸與西海岸氣溫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生:暖流和寒流的差異。(暖流流經的地區,溫度升高,寒流流經的地區,溫度降低。)
師:為什么有如下的景象發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