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全集(上)中國版
展示:圖片和古詩。
生:解釋古詩蘊含的含義,并總結影響因素。
總結:主要指的是地形也就是海拔的差異。隨著海拔的升高,溫度在不斷的降低。看課本26頁,大家閱讀第一自然段。試計算:四川成都峨眉山高峰金頂海拔3099米,請計算金頂與海平面的溫差是多少?
生:學生計算。
總結:經過分析我們概括了世界氣溫分布的規律影響因素。如下:
氣溫分布規律:
以赤道為中心,向兩極遞減。
同一緯度,夏天,陸地高于海洋;冬天,陸地低于海洋。
影響因素:
太陽輻射、海陸性質差異、洋流、海拔。
課堂練習:根據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氣溫(℃)
11
12
14
16
17
2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氣溫(℃)
22
23
21
18
14
12
繪制方法:橫坐標代表時間,縱坐標代表各月平均氣溫。
如何讀氣溫曲線圖:最高月氣溫-最低氣溫=年較差
一天最高氣溫-最低氣溫=日較差
讀圖四步驟:
夏季氣溫熱還是涼爽?
冬季氣溫冷還是溫和?
溫差較大還是較小?
平均氣溫較高還是較低?
生:繪制,并分析。
課堂小結:氣溫是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們重點分析了氣溫分布的規律和影響因素,并掌握了如何從氣溫曲線圖獲取一地的氣溫變化規律,從而獲得氣候變化的規律。
第二課時
引入新課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影響世界的氣候的其中一個因素――世界的氣溫,現在我們又來研究影響世界的氣候的另一個因素――世界的降水。
承轉:氣溫對氣候的表現是冷或熱,而降水對氣候的表現又是什么呢?生:表現為干或濕。
引導:學生讀圖j、k。領會降水對氣候環境的影響。
師:世界各地的年降水量相差很大,但是與氣溫一樣,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它有什么樣規律呢?
生:思考。
師:引導學生讀圖l世界年降水量圖,提問:1、赤道附近地區和兩極地區的年降水量大多在多少毫米以上?2、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內陸與沿海地區年降水量有何不同?
生:看圖,思考。1、赤道附近地區年降水量在毫米以上,兩極地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2、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年降水量少,沿海地區年降水量多。
師:是什么因素影響降水的分布呢?
生: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洋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的。
師:又是怎樣影響的呢?
生:赤道地區緯度低,終年高溫,蒸發旺盛,再加上海洋廣闊,水汽多,易降水。兩極地區緯度高,終年寒冷,蒸發弱,水汽少。中緯度地區的沿海因為受來自海洋的水汽影響較大,因而降水多,中緯度地區的內陸因為受來自海洋的水汽影響較弱,因而降水少。
師:對!也就是說緯度位置決定氣溫,氣溫影響水汽,內陸與沿海的水汽來源不一樣,水汽的多少直接影響降水的多少。
師:指導學生閱讀“世界‘干極’”。
生:閱讀,思考。
師:提問,是什么原因使美洲的阿塔卡馬沙漠成為世界‘干極’的呢?
生:是洋流因素,因為附近有一股寒流流經這里。
師:對,一般來說,寒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降溫,減濕作用;暖流對沿岸地區起增溫,增濕作用。
承轉:有古人用詩這樣描寫氣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師:這又是什么樣的景象呢?
生:是由于海拔的不同,氣溫和降水也不同,所以氣候的表現也不同。
師: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下降,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哪么又是怎樣影響降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