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師板書:
第一章從世界看中國
第三節多民族的大家庭
讀圖、聽歌、談體會。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起學生學習欲望。
學
習
新
課
民
族
構
成
我國的民族構成是本節重點,為突出重點:
1.展示課件(xx年我國漢族和少數民族人口數量) 并指導學生計算和歸納。
教師板書:
民族構成:漢族約占全國總人口的92%,55個少數民族約占8%
2.指導角色扮演活動。
3.展示課件(人口在40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服飾圖片),指導學生辨認,
并設置問題:①人口超過400萬的少數民族是哪幾個民族?②家鄉的主要少數民族有哪些?③舉例說明家鄉主要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名稱、特點及與所處的地理環境有什么關系?
4.指導學生閱讀附表并設置問題組織學生搶答
問題:①我國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少數民族分別是什么民族?人口各為多少?
②哪個少數民族散居各地? ③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區在哪里?
在搶答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用歌謠總結答案。
承轉:我國民族不僅構成有特點,而且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下面通過小組競賽來考察同學們對少數民族風土人情和文化知識了解多少。
計算漢族、少數民族各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比并歸納少數民族的概念。
三個學生分別扮演日本、美國和中國三個不同的國家,每個“國家”陳述自己民族構成特點,明確不同國家民族構成的不同。
觀察、回答。
學生快速閱讀附表搶答并用歌謠總結上述問題的答案。
蒙回藏維苗,
土滿彝記牢。
壯族人最多,
珞巴人最少。
散居各地者,
唯獨數回族。
民族數最多,
云南獨占鰲。
引導學生通過數據計算,加強對地理知識的記憶,并且培養歸納地理知識的能力。
既復習日本和美國民族特點,又反映出我國獨特民族構成。
培養觀察力,滲透鄉土民族知識及認識服飾與人類生活的氣候等地理環境密切相關。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少數民族的人口狀況,培養閱讀使用地理圖表、獲取信息和歸納知識的能力,滲透學法指導,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觀念,也為以后學習我國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礎。
民族風土人情和文化
教師板書:
民族風土人情和文化
一些主要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文化特點是本節難點,為突破難點:
1.課前將學生分成四大組,組織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收集反映我國主要少數民族服飾、風土人情和文化的圖文資料,并制成競賽題(題目由師生共同準備),有特長的學生還準備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節目。課上教師組織學生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
必答題:
教師指導學生根據每組搜集到的圖文資料情況進行抽簽,展示課件(少數民族知識競賽必答題)
搶答題:
教師根據學生搜集到的圖文資料,從歷史、文學、醫學和音樂方面設置問題,展示課件(少數民族知識競賽搶答題)。
組織歌舞表演。
小結、選出優勝組。
2.組織學生討論:如果到其他民族地區,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習俗,你會怎么辦?
3.介紹我國憲法相關規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課前收集和整理資料。
以小組為單位抽簽確定組別語言文字組、飲食民居組、藝術體育組或宗教節日組,完成問答題、讀圖題和連線題。
以問答題、猜謎語及聽歌形式完成搶答。
特長生表演歌舞。
討論。
明確應該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