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本節是學習中國地理的第一課。要認識和了解祖國,首先要明確中國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區劃等方面的基本國旗情。這是使學生認識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的特征,進而了解人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基礎,又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發點,因此本節內容為今后學習中國地理其他各章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掌握我國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國位置的優越性,知道我國的四至和鄰國。
2.知道我國憲法規定的三級行政區劃及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及行政中心。
3.培養分析圖文資料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
1.反復讀圖、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
2.查找資料、分析對比、獲得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認識我國遼闊的疆域和優越的位置,激發愛國之情、興國之志,增強改革開放的意識。
2.了解香港、澳門和中國臺灣都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培養維護祖國的統一、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1.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2.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及分布。
【教學難點】
眾多地名在地圖上的空間位置的落實
【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探究法、談話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游戲拼圖板
【教學時間】
教學3課時,活動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引入]
播放課件:選取中國有代表意義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建設成就圖片進行展示,配以《我愛你,中國》歌曲。
解說:伴隨著這首深情雋永、蕩氣回腸的贊美祖國之歌,我們飽覽了祖國山河之壯美,歷史之悠久,文化之燦爛,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取得的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作為一個中國人怎能不為這樣的母親而驕傲,為有幸成為她的兒女而自豪。對于母親,我們究竟了解多少呢?在新學年里我們將了解她的方方面面。首先,我們最該了解的是她的位置、疆域、行政區劃。
板書:
第一章 從世界看中國
第一節 遼闊的疆域
講授新課:我們怎樣描述中國在世界的位置呢?
活動:屏幕顯示圖1-1中國在世界的位置示意,小組合作探討下列問題。
1.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并說出中國在哪個半球?(北半球)
2.指出東西半球劃分界線,并說出中國在哪個半球?(東半球)
3.指出高、中、低緯度劃分界線,并說出中國所處緯度范圍。(大部分在中緯度地區)
4.指出五帶劃分界線,中國位于哪個溫度帶。(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5.屏幕顯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圖,讓學生指出亞洲和太平洋,再現中國輪廓,再讓學生指出中國在亞洲的什么部位、太平洋的什么方向。(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6.你能再列舉幾個太平洋西岸的國家嗎?
承轉: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影響著地理環境的特點和人民的經濟活動,我國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有怎樣的優越性呢?
[活動]屏幕顯示圖1-2與圖1-3,小組探討下列問題。
1.與俄羅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國的緯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說說我國緯度位置的優越性。
2.與日本、蒙古相比,我國的緯度位置有何不同,說說我國海陸位置的優越性。
3.如果我國的海陸位置不是東臨太平洋,而是深居內陸,會對我國的氣候和農業生產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