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轉變的社會生活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日本侵略軍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犯下了許多滔天罪行,知道血的教訓應該永遠記取。了解在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和敵后抗日根據地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進而認識到人民群眾在社會變革中的作用。 通過歷史史實的敘述,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明確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學會以史為鑒,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生活。
教材線索: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和“全民族的抗戰”兩目串聯起中國歷史上的抗日戰爭歷史。有兩條線索:一、日本侵略者入侵,野蠻行徑是令人發指的。二、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奮起抗戰,取得最后的勝利。反映了一個主題:抗日戰爭的爆發不是偶然的,是侵略者早有預謀的,同時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教材框架
主題 內容 范例(歷史事件) 目標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侵華事件 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731部隊、三光政策、日本教科書事件 感受國破家亡的苦痛與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激發民族情感與反抗精神,明確學習歷史的重要性
全民族的抗戰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 一二九運動、東北人民抗日、西安事變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 中國軍民抗戰(游擊戰、臺兒莊戰役)、國際友人支持抗戰、日本投降
教學流程建議
本課要以歷史史實為依據,重在引導學生感受國破家亡的苦痛與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民族情感與反抗精神,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從現實出發,聯系當前日本右翼勢力抬頭的現實,進一步明確歷史學習的重要性。
[課時安排]
建議教學3課時。
[新課導入]
歌曲導入
學生齊唱國歌,提問:歌中所唱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指的是什么時候?為什么說這個時候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當時華北事變爆發,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最主要矛盾,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急關頭。)以此導入新課。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情感。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
(1)閱讀課文和圖7-54、7-55,提問:“日本發動這兩個事變是偶然的嗎?為什么?”
(并不是偶然的。這是日本“大陸政策”發展的必然結果;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性經濟危機對日本的影響較大,為了擺脫經濟危機,緩和國內矛盾,日本先后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創設情景,播放音像,讓學生感受東北淪陷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與中國人民不屈的精神。
(2)對比兩次事變,明確九一八事變使中國遭受了日本的局部侵略,七七事變則是日本全面侵華的標志。抗日戰爭從1931年就已經開始。1937年盧溝橋事變,則是日本全面侵華的標志,它拉開了中華民族全國抗戰的序幕。
2.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閱讀課文和圖片,掌握日本侵略者的幾個主要罪行:南京大屠殺、731部隊、轟炸城市和“三光”政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如:曾以感動中國(2002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為侵華日軍細菌戰中國受害者打官司的原告團團長浙江老鄉王選正在浙江各地深入民間,尋找當年細菌戰的幸存者、見證人,她已經很累了,你能與王選他們一起收集到了180名中國受害者的資料嗎?課后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以實際行動還歷史真相。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