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師:閱讀p94教材第一個子目,從教材中你能獲取哪些關于863計劃的信息?
生:863計劃的提出者是王淦昌、王大珩、楊嘉墀、陳芳允四位科學家。
生:鄧小平同志的批示對863計劃的制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生:由于四位老科學家的建議和鄧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所以這一項計劃被稱為“863計劃”。
生:《863計劃綱要》選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七個領域作為我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計劃的第八個領域。
生:863計劃的總體目標是:集中精干力量,在所選的高技術領域,瞄準世界前沿,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帶動相關領域科學技術的進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的技術人才,為未來形成高技術產業準備條件,為20世紀末特別是21世紀我國經濟和社會向更高水平發展和國防安全創造條件。
師:課前同學們分組查閱資料了解863計劃的成就,今天,我們變換一種學習方式,假設我們一起去參觀“863計劃成就展”,八個展廳分別對863計劃xx年來在生物、信息、自動化、能源、新材料和航天技術等領域所取得的豐碩成果進行生動地介紹。我們先聽一聽第一展廳同學的介紹。
第一展廳介紹──生物技術
生:我組介紹的是863計劃在生物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現在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茶余飯后,人們總也少不了聊上幾句“基因技術”。從前,我們的祖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用辛勤的勞作去換取五谷豐登,而今,幾倍體小黑麥和雜交水稻誕生了,粒大籽飽,一年一熟,還抗旱呢!還有我們吃的西瓜,以前,我總是埋怨西瓜子太多,吃起來一點也不過癮,有時我在想,要是西瓜能沒有籽該多好呀。現在,這已經不成問題了,三倍體無籽西瓜,早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個大瓤甜,老少皆宜!這些轉基因作物的閃亮登場,無疑為我們的生活注入了鮮活的空氣。
生:基因工程藥物和疫苗已經成為現實。當前,我國10種基因工程藥物通過了國家藥審,并進入臨床試驗,其中,抗艾滋病藥物、乙肝疫苗、人工血液代用品等已經得到應用,效果顯著。利用基因技術,將來人們生病時,可以對照天書找病因,快捷而又準確。國家863計劃將在我國人群中選擇5000個重要疾病的功能基因,將其與已知人類基因組框架圖相對照,其中的差異可能就是治病根源。科學家預測,以基因診斷、基因療法、基因工程藥物為內容的“基因時代”將于xx年以前實現,在21世紀上半期使各種頑疾有效治療。到21世紀末,人類將擺脫各種疾病的困擾。人們可以健康地活到150歲。
第二展廳介紹──航天技術
生:我想向大家介紹神州五號。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實現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充分顯示出目前我國飛船和火箭上的多項關鍵技術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返回艙外壁防熱材料技術是神舟5號上多項關鍵技術之一,這是一塊防熱材料的真實樣板,為使航天員能夠在返回艙內擁有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研制人員經過多次的實驗最終選定了一種低密度的燒蝕防熱材料,使得飛船外部即使是在零下100度到零上3000度的時候,艙內溫度仍能保持在零上20度左右。”像這種獨創的技術,在神舟飛船的研制中還有很多。作為我國第一代載人飛船,神舟5號越過了單人單艙、雙人雙艙的設計,直接采用了三艙組成的多功能飛船方案。雖然這次神舟五號只搭載了一名航天員,但我們的設計卻是可以同時搭載三個人。神舟五號飛船在航天員返回地面后,軌道艙將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像衛星一樣在太空中自主地工作,這就大大延長了飛船執行空間應用和科學實驗任務的工作壽命。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說明中國的航天業已經不是一般的水平,已經進入世界的先進行列,它的可靠性、它的運載能力、它的控制系統,它的安全保證系統等都達到了世界前三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