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師:為什么863計劃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生:討論得出,一是由于黨和政府的正確決策、高度重視和英明領導;二是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斗。
師:值得一提的是,863計劃使許多中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十幾年間,參加過863計劃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前后達3萬多人,他們勇于創新的精神難能可貴。作為中學生,我們的知識仍然貧乏,也許不能有多少偉大的具體的創新,但我們有豐富的想象力,它能為創新提供充足的源泉。下面,讓我們異想天開,暢想高科技還會帶給我們什么樣的生活?(播放科幻歌曲《星際時代》烘托氣氛)
生:踴躍發言,描述未來美好藍圖。教師給與鼓勵。
師:科幻歌曲《星際時代》是我在因特網上:的一首網絡歌曲。信息技術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是當今的熱門話題,倍受人們青睞。我想調查一下,我們班有多少同學使用過因特網?(90%以上)誰能說一說上網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有哪些幫助?
生:通過qq上網聊天,可以結識更多朋友。
生:可以幫助自己查找各種學習資料,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的深度廣度。
生:可以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和各地的親朋好友隨時聯絡,真是“家中有電腦,天涯若比鄰”。
生:可以在學習之余,來一場游戲大戰,放松心情,緩解學習的壓力。
生:父母可以利用網絡找到各種實踐、招聘的信息。
生:在網絡論壇上,可以暢所欲言,相互交流。
生:可以購物、上課、看病……
師:看來,網絡的好處無所不在。作為“網民”,你們是否知道計算機和網絡發展的歷史?
生:(幻燈片)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創造的,可是它的機身太笨重,有好幾間房子那么大,而且內存少,速度慢,于是聰明的人類對其創新改造,電腦便一代比一代好,一代比一代強,直到今天,筆記本電腦應運而生。你們看,老師的這臺移動式奔4處理器,它的機身更薄、更輕,就像一個手提式的公文包,上班族隨時隨地的工作,無論是在戶外還是在戶內,都毫無差別;這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生:因特網的問世是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的重大創新。因特網(internet)使各部門、各領域、各地區、各國的眾多電子計算機通過統一協議,相互連接成數字通訊網絡系統。它的作用是使人們共享網絡信息資源。1969年美國國防部最先建立電腦網絡,1986年向社會開放,90年代走向世界。1993年,美國宣布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計劃”。我國于1995年5月加入國際因特網。
師: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會使用計算機。特別是“上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不論是孩子,還是老人,都能“坐在家中,知曉天下事”。在“網吧”(幻燈片),人們在這里可以邊喝咖啡、邊上網。帶給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我們學生應該怎樣對待它呢?課前,我們班幾位同學編排了一個短劇《“玩”網者的悲劇》,或許對我們有所啟迪。
生:表演。(劇情大意是某中學生迷戀上網玩游戲,不僅影響學習,還搶劫,最終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師:在現實生活中,象短劇中那種因網絡而走向極端的事例并不少見。在無“網”不勝的時代,信息網絡對于極富好奇心和冒險精神的青少年而言,是一個“擋不住誘惑”的新奇世界。青少年群體在享受高技術的同時,其身心也在承受著網絡的負面影響。怎樣看待青少年上網?下面我們以辯論賽的形式來探討這個問題:青少年上網利大還是弊大?(學生自愿組合參加正方或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