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全民族抗戰的興起
2. 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板書)
教師:盧溝橋事變之后,中國軍隊進行了英勇的抵抗,在中華民族的反侵略斗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現在請大家閱讀一下第92頁的小字,找找反映中國軍隊英勇抵抗的事例。
學生:(略)
教師:除了剛才大家所說的二十九軍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指揮部隊奮勇抵抗,先后為國捐軀這個典型事例外,大家請看屏幕上的突出事例(用多媒體演示)。二十九軍司令部發出了“前線官兵堅決抵抗,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的命令;二十九軍營長金振中進行了周密的布防,時時警惕日軍的行動,面對敵人囂張的侵略氣焰,全營官兵同仇敵愾,他們在吃飯前、睡覺前都要高呼:“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抗日斗志十分高漲;排長申仲明嚴詞拒絕了日軍過橋的無理要求,早已做好戰斗準備的日軍突然開槍射擊,申排長不幸中彈陣亡,他的死,激起了戰士們的滿腔怒火。他們面對敵人的進攻,毫無懼色,拿起槍向敵人掃射,敵人沖上陣地,戰士們手持大刀,沖入敵陣,展開激烈的肉搏戰,幾乎全部戰死橋頭,烈士的鮮血染紅了盧溝橋。請同學們看一下屏幕上的插圖,(用多媒體演示)再結合上面所提到的事例,談談你們有何感想。
學生:(略)
教師:大家都比較充分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和感想,發言也很精彩。英雄們的事跡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做出應有的成績,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學習和紀念。
3. 七七事變的影響——揭開全國抗戰的序幕(板書)
教師: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侵略中國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平津等地相繼淪陷,全國性的抗日戰爭從此正式開始。同時,這次事變使中華民族和日本帝國主義的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與此同時,在日本逐步擴大對中國侵略的情況下,中國社會各個階級會有那些反應呢?現在就讓我來跟同學們簡要說一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二.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板書)
1. 背景(板書)
教師: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進一步擴大,目的是要占領整個中國。中華民族處在亡國滅種的危難時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國內各階級只有聯合起來,打敗日本侵略者,才能避免成為亡國奴。
2.過程(板書)(用多媒體演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過程)
教師:上節課,大家已經學習了西安事變。經過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預示了團結抗日新局面的到來。事變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發表了“七八”通電,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國共兩黨親密合作。通電發表后,全國各界人民都強烈要求國民政府立即對日作戰。日軍為了迫使國民政府投降,大舉進攻上海,威脅南京,發動了“八一三”事變。事變嚴重影響到蔣介石集團的利益和英美的利益,在此情況下,蔣介石不得不接受共產黨關于合作抗日的主張。8月22日,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不久,有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葉挺為軍長,項英為副軍長。9月22日,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至此,在民族危機千鈞一發的時刻,國共兩黨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