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和社會生活
5 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什么?(商務印書館)
6 你能說出以下各時期興辦的刊物名稱嗎?(組織學生“對號入座”:
a.維新變法時期:《萬國公報》[后改名為《中外紀聞》]
b.辛亥革命時期:《民報》[中國同盟會機關報]
c.新文化運動期間:《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每周評論》)
教師過渡:隨著文化生活的變遷,人們的社會習俗也發生了變化。
社會習俗的變化
1 辛亥革命后,有哪些落后愚昧的習俗得到改變?(留辮、纏足、翎頂補服、跪拜禮、稱呼等)
2 這說明精神文明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平等博愛、互尊自重)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 根據新學案78——79頁[知識網絡]梳捋本課知識線索和知識要素。
2. 指導學生當堂完成課本108頁選擇題:應選b(淞滬鐵路)。
3. 布置課后完成的作業:新學案第80頁[自我測評]以及103——105頁“一、單項選擇”4、5、6、7題(必做題)。
4. 提醒學生預習第21課《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