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會生活
3、新式交通工具的影響
引入:常言說:“要想富,先修路。”“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結合諺語,請同學們先分析近代交通工具火車、輪船傳人中國后,給人們帶來了哪些便利?
學生活動:分析討論新式交通工具的特點及帶來的影響。 教師小結:從進步性和局限性兩方面歸納小結。
a使人們的出行速度大力加快(交通便捷) b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的流通 c 也便利了外國列強對中國的掠奪。
4、新式通訊工具的出現
1、新式通訊工具的傳入:電報、電話。
2、新式通訊工具的運用:最早的有線電報架設,最早的電話在上海出現等。
3、新式通訊工具的影響:人們可以利用電報、電話在第一時間及時傳遞信息,大大加快了信息傳播速度,加強了地區之間的聯系。縮短了時空距離,逐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社會高效化的發展。
過渡:剛才我們了解了電報、電話在中國近代的傳入和運用,并逐步成為民間傳遞信息和相互聯系的方式。那么,到了近代,人們又是通過什么途徑來了解國事、天下事?通過什么來發展自己對時政的看法和觀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二、大眾傳播媒體的創辦
教師依據教材指導學生了解中國近代報刊業和出版業的情況。
㈠近代報刊業
中國近代的報刊也是在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過程中出現的。當時在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就通過創辦報刊來宣傳其思想意思,介紹西方思想文化,既是侵略我國的工具,又是西方的傳播者。受其影響,中國近代的報刊隨之產生和發展。
1.最早的報紙:《中外新報》 1958年 香港
2.最著名的報紙:《申報》 1872年上海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討論《申報》成為近代中國報刊典范的原因。
3.歷史作用:報紙已經成為人們了解中國和世界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成為人們針砭時改的喉舌。
㈡近代出版業
1.出現的時間:戊戌維新時期。
2.最負盛名的出版企業:商務印書館1897年上海
3.社會影響:起到了傳播西方先進思想和科學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促進了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知識文化的普及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鞏固小結:你能說出以下各時期興辦的報刊名稱嗎?組織學生復習回答。
a、維新變法時期:《萬國公報》(后改名為《中外紀聞》)。
b、辛亥革命時期:《民報》(中國同盟會機關報)
c、新文化運動時期:《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
過渡:感受了近代中國人所能享用的新式交通通訊工具和大眾傳媒體后,我們再來看看在外來文明的影響下中國人的文化生活又發生了怎樣的變遷?
三、娛樂方式的變化
中國電影歷史上有哪些值得回味的新篇章?
a、中國第一次放西方無聲電影的地方:(上海徐園)
b、中國修建的第一座電影院:(上海虹口大戲院)
c、中國第一部無聲電影:《定軍山》
d、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
e、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獎的影片:《漁光曲》
f、你最喜歡看什么題材的電影?你最喜歡的電影明星是誰?
教師過渡: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人們的社會習俗也發生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