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二歷史紀實大家談
史通:接下來請第二小組表演歷史短劇《萬隆會議》。
旁白:1955年,眾多獨立的亞非國家首腦,聚集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在那里舉行了第一次沒有殖民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討論共同關心的國際問題和亞非國家發展的問題。會議發言中,大多數國家代表都譴責殖民主義、種族主義,但由于受到美國的挑撥,他們把矛頭開始指向中國。
某國代表團團長:東西方世界,共產主義的洪流到處泛濫,而且威脅到周邊的安全,共產主義已成為“新式殖民主義”。
另國代表團團長:亞非人民當前的任務不是反對殖民主義、爭取獨立,而是同美國聯合起來,反對共產主義。
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是來求同的,而不是來立異的。 “我們的會議應該是求同存異”(掌聲雷鳴)。
某國記者: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的態度,但是他改變了會議的航向(掌聲雷鳴)。
史通:第二小組的表演真是棒極了。接下來請第三組展示學習課件──舊中國的屈辱外交。
學生: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受第三組同學的委托,展示一下我們制作的學習課件──舊中國的屈辱外交。
請看大屏幕:這是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南京條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xx年《辛丑條約》。通過這三幅圖片讓大家懂得“弱國無外交的道理”。
史通:第三組同學展示了舊中國的屈辱外交,我們看完后百感交集,令人回味無窮,也使我們更加熱愛中國共產黨,深深感受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史通:接下來,我們請第四組的“故事大王”給我們講一個小故事──歷史性的握手。
學生(“故事大王”):故事發生在1972年2月,這一天,晴空麗日,萬里無云。你猜猜這是什么日子呢?原來,這是美國總統訪問中國的日子。大家知道嗎,還從來沒有哪一位美國總統訪問過中國呢。你們猜猜這是哪位美國總統?對,他就是尼克松總統。
當總統的專機在北京機場徐徐降落時,我們的周恩來總理已等候在停機坪,尼克松總統走下舷梯,在離地面還有三四個臺階的時候,就向周恩來總理伸出熱情的手,并主動拉著總理的手,握了足足有一分鐘呵。這就是影響世界的歷史性的一握,這一握充分顯示了新中國在國際地位上的提高;這一握充分顯示了周恩來總理的雄才大略;這一握充分顯示了尼克松總統的真誠;這一握充分顯示了美國人要糾正當年杜勒斯拒絕和周恩來握手的失禮行為。這一歷史性的握手讓世界為之震動。
史通:第四組的故事讓我們真正體味到新中國在不斷發展、不斷強大。接下來由第五小組給大家展示: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
學生: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在國際上的合法地位仍被中國臺灣所把持。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不斷謀求在國際上被認同。經過多方努力,加之亞非等一些小國的支持,終于在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等23國提案,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喬外長笑了,中國人笑了,五星紅旗在聯合國大廈前笑了……
史通:第五小組的選題很有特點,雖然只有幾幅圖片,但它卻真正標志著新中國在國際地位的提高,也表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正被世界所認同。據我所知,喬外長開懷大笑的那幅新聞照片,榮獲當年國際新聞攝影大賽金獎。最后,我們請第六小組展示:中美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