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生物的變異(八下生物教案)
此外,生物由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的進化,生物的變異為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變異對進化的重要意義,我們在下一章將繼續學習。 。ㄎ澹┳儺愒谵r業生產上的應用 人類出于生存的需要,在遠古時就開始注意遺傳和變異現象,并對遺傳變異的現象加以利用,特別是在農牧業生產中。如春秋時代的《楚辭》中記載“馬母驢父,生子曰贏”,意思就是馬和驢的后代——騾子表現出極大的優勢。 人類在農業上利用變異的方法主要有這樣幾種: 。1)在農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許多對人類有益的變異,人類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培育,獲得新的品種,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雜交的方法,將不同生物個體的性狀重新組合,形成新的性狀組合的新品種。如高產不抗倒伏的小麥與產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麥雜交,讓兩種小麥的遺傳物質重新組合產生變異,可以培養出高產同時抗倒伏的新的小麥品種。
。3)為培養新的品種,也可以改變環境因素來影響遺傳物質,使生物產生變異并對變異進行選擇,培育出新品種。如用射線照射或用藥物處理植物的種子,種子產生變異后進行選擇,選出有利于生產的變異培育成新品種。 應用以上方法,人類曾經培育出許多品種。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來改變生物的基因從而改變生物的性狀創造新的生物。如將決定人的生長激素的基因、決定人的胰島素的基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植入大腸桿菌的細胞內,讓大腸桿菌發生變
異,合成人所需要的生長激素或者胰島素,造福于人類。 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討論了什么是變異,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生物產生的變異選育適合人類需要的新品種。科學的發展可以造福于人類,但若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也會帶來災難。所以,我們在創造新的生物品種和物種時必須慎重。 小資料 選育新品種的方法: 選育新品種有多種方法,下面介紹幾種主要方法。
。1)選擇育種法:以自然變異為基礎,根據個體的表現型選擇符合人類需要的基因型,經過長期積累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 (2)雜交育種法:用不同品種雜交獲得雜種后,在雜種后代進行選擇以育成符合生產要求的新品種。這種方法是廣泛應用而且有效的育種方法。 (3)誘變育種法:是指人為地利用各種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來誘導生物發生變異,然后根據育種的目標從變異后代中選育新品種的方法。 (4)單倍體育種法:常用于植物育種。一般指利用組織和細胞離體培養技術將植物的花藥(花粉)、未受精的子房、胚珠進行培養,獲得單倍體植株進行育種的方法。這種育種的方法與常規的雜交育種的方法結合,可以提高育種效率。 。5)多倍體育種法:利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使植物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加倍獲得多倍體植物。利用這種育種方法可以使種間不同物種雜交成功而獲得多倍體新物種。 。6)遺傳工程(基因工程):指按照預先設計的生物施工藍圖對基因進行操縱,以達到定向改變生物性狀的目的。具體來說,是使用“外科手術”的方法把人們所需要的甲種生物的基因(目的基因)通過一定的方法引入乙種生物的細胞中,讓引入的基因在乙種生物的細胞中能夠自我復制并正確的表達。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新的生物品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