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上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教學案例
(2)如圖,ac和bd相交于點o,且ab∥dc,oa=ob,求證:oc=od.
b組學生自主完成,c組學生幫助a組學生完成。一名學生板演。
3.歸納總結(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1)先認準一個三角形中兩個等角所對的兩條邊,然后寫出結論。
(2)“等邊對等角”是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條邊相等,再得角相等,它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而“等角對等邊”是由一個三角形的兩個等角得到兩個邊相等,它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也證明線段相等的重要方法。
應用: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1)三個內角相等的三角形,各個內角的度數是多少?(b組學生回答)
(2)三個內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嗎?(c組學生回答)
(3)底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嗎?頂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嗎?(a組學生回答)
(4)請你概括一下等邊三角形的條件。(a組學生回答)
(三)分層作業,共同提高
a組首先完成以下必做題目,再嘗試完成b組必做題目:
1.在rt△abc中,如果∠c=90°,∠a=∠b=45°,那么 △abc是什么三角形?
2.在△abc中,如果∠a=70°∠c=40°,那么△abc是什么三角形?
b組學生首先完成以下必做題目,再嘗試完成c組學生必做題目:
1.課本p79 1、2 。
c組學生完成:
課本p79 3
(四)暢談收獲,回顧反思
不同層次的學生談自己本節課的收獲。
課后反思
在本節課上,對于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我設置不同的學習方法,給他們搭建不同的舞臺,他們感到了被關注、被尊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而且c組學生能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幫組a組學生,體現同伴互助,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都有成功的體驗,增強了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問題設計的不是很合理,對a組學生引導、關注還欠缺,對c組學生應在如何進一步拔高多下功夫,從而解決他們“吃不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