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生活中的透鏡》學案人教版
我們把成像情況以圖的形式展現出來:
師生討論后,由老師畫出照相機工作原理圖:
(二)、投影儀
教師手指桌面上的投影儀
師:這是一個投影儀,我們先找到它的鏡頭,不難發現,它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那么它又是怎樣工作的呢?請同學們注意觀察。
教師演示:取下平面鏡,放上膠片,調節,在天花板上得到像,觀察像的倒正,大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倒立、放大。
師:我們是短時間觀察,如果長時間觀察的話,你的脖子能受得了嗎?那怎么辦呢?
學生思考。
師把平面鏡安上:這樣觀察就好多了,是不是?那平面鏡在這里起到了一個什么作用?
生:改變光的傳播方向的作用。
師:現在我想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f”,投影片該如何放置呢?哪位同學能到前面來畫一下?
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展示投影儀工作原過程。
師:這里我們不難發現像是倒立,放大的,且物像在透鏡的(兩)側,我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能不能接收到像呢?(能)這個像也是(實)像,這里哪一段是物距,哪一段是像距呢?物距像距關系如何?(教師從實物上引導學生找到物距和像距)。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師:那么我們該如何用圖表現它的成像情況呢?
教師畫出透鏡,主光軸,引導學生畫出投影儀的工作原理圖:
(三)、放大鏡
師:請同學們拿起桌面上的放大鏡,觀察下,它是什么類型的透鏡?
(凸透鏡)好,現在用它來觀察書上的字或自己的指紋。
學生觀察。
師:哪位同學能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師:物像在透鏡的(同)側,類似于照相機、投影儀我們在像的位置放上一個光屏,能不能承接到像呢?(不能)因為這個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我們是通過透鏡看到的,這個像叫做虛像。
板書:虛像。
師:現在保持書與眼的距離不變,使放大鏡適當遠離書,你發現了什么?
生回答:離書越遠,像越大。
師:那么我們該如何用圖表現它的成像情況呢?
教師畫出透鏡,主光軸,引導學生畫出放大鏡成像原理圖:
(四)、實像和虛像
師:請同學們結合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及工作原理圖,以及我們剛才的學習,總結一下,凸透鏡成像時,實像和虛像有何區別?小組間可以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老師巡視指導。
師: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學生回答:
1、實像: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異側,光屏能承接,倒立。
2、虛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的,同側,光屏不能承接,正立。
師:同學們總結得很好,實像與虛像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也涉及到過。例如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平面鏡成像是正立的虛像。
課堂鞏固練習
1、在照相機的底片上成 、 的 像。
2、在幻燈機的銀幕上成 、 的 像。
3、一瓶楊梅罐頭從側面看上去,每個楊梅都變大了,我們看到的是 、 的 像,圓形的罐頭和水共同組成了 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