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計(通用16篇)
溫度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2
月 日 課題 4。1溫度計1 第 學時一、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液體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 3.知道攝氏溫度。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二、 教具準備:三個燒杯、冷水和熱水、自制溫度計、演示用溫度計、實驗用溫度計、家庭用寒暑表、體溫計、電腦平臺。 三、 教學過程:① 復習提問(課堂導入):教師:我們在學習過簡單的機械運動和聲音現象后,今天再來學習一種新的物理現象——熱現象。 熱現象是指跟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象。例如大家在小學自然課中學過的物體的熱脹冷縮就屬于熱現象。 我們在生活中用冷、熱、溫、涼、燙等有限的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但是這樣的形容非常粗糙。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是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物理學中,為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 ② 出示本堂課教學目標:1.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2.知道液體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3.知道攝氏溫度。③ 重點、難點化解(探求新知、質疑導學、課堂反饋):
學生活動內容
老師活動內容
看天氣預報,說說哪個城市最熱?哪個城市最冷?為什么? 因為溫度不同,溫度高的地方熱,溫度低的地方冷。 回答:能 請一位同學操作,并說明感覺:右手感覺熱,左手感覺冷。說明人對溫度的冷熱感覺并不正確。 舉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井水“冬暖夏涼”出示我國從南到北三個城市的天氣預報 一、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溫度跟人類的關系極為密切。農作物只有在適宜的溫度下才能生長、成熟。各種食品只有在適宜的溫度才能制成并供我們食用。 那么你能確切地說出某一個物體的冷和熱嗎? 我們對于溫度高低的判斷往往用皮膚憑感覺。現在請大家看這個實驗。這三個燒杯中分別裝有熱水、溫水和冷水,現在請一位同學將左手食指伸入熱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時間后,將兩個食指同時放入溫水中,請他說說兩個手指有什么感覺。 教師:對于同一杯溫水,兩個手指的感覺不同。從熱水中拿出來的手指感覺溫水比較涼,從冷水中拿出來的手指感覺溫水比較熱。可見,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 要準確地測量物體的溫度需要使用溫度計。溫度計的種類很多,有實驗用溫度計,家庭用的溫度計——寒暑表,醫用溫度計——體溫計,等等。 (向學生出示以上溫度計)了解常用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 觀察自制溫度計放入熱水中細管內的液柱變化情況:先變低再變高,然后一直上升。 是因為物體的熱脹冷縮。玻璃瓶先受熱彭脹,液體下降一些,然后再液體受熱彭脹,所以液柱上升。 有個符號:c,表示單位是攝氏度二、溫度計 我們現在重點學習實驗用溫度計。 教師利用演示溫度計講解實驗用溫度計的構造和原理。 將自制溫度計放入熱水中,看細管內的液柱變化情況。 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變化情況? 玻璃瓶先熱漲,然后再液體熱漲。 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 常用溫度計的玻璃泡內裝有水銀、酒精或煤油。泡上連著一根細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當溫度升高時,泡內的液體膨脹,液面上升;溫度下降時,泡內液體收縮,液面下降。從液面的位置可讀出溫度的數值。所以,實驗用溫度計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觀察溫度計上的刻度,最大刻度旁有一個什么符號?表示什么意思?練習正確讀溫度,同時也可以豐富知識,提高興趣
通過制作過程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量程和最小分度值的認識。三、攝氏溫度
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是攝氏溫度。溫度計上有一個字母c,它表示攝氏溫度。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沸水溫度規定為100度。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攝氏度,寫作1℃。例如,人體正常溫度為37℃,讀作37攝氏度。
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制作一個簡易的溫度計,這樣可以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并且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作品的評價得出溫度計的改進方法。認識溫度計 說出各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1)實驗用溫度計 (2)體溫計 (3)寒暑表四、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 介紹量程和分度值的概念 (1)實驗用溫度計 (2)體溫計 (3)寒暑表閱讀小資料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物體的溫度,回答教師的提問 水的凝固點和沸點各是多少? 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和內焰溫度各是多少? 鴿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各是多少?④ 系統歸納: 1.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2.實驗用溫度計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3.攝氏溫度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沸水的溫度為100℃。 ⑤ 練習鞏固(課堂作業):練習溫度計的讀數。四、 作業布置:① 課后作業:動手動腦學物理1、2 ② 家庭作業:動手動腦學物理3、4 五、 其它資料(除板書設計):
4.1溫度計1
一.溫度
1、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二.溫度計
1、 常見的溫度計:實驗室用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
2、 結構 3、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三、攝氏溫度規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攝氏度,在標準大氣壓下沸水溫度規定為100攝氏度。0攝氏度和100攝氏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攝氏度,寫作1 ℃。四、溫度計的使用:1、使用溫度計時先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溫度計 篇3
第四章 熱現象 第一節 (1課時)
執教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國際中學龐紹君
教學 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液體的構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
3.知道攝氏溫度。
4.常識性了解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 5.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重點 液體的原理和攝氏溫度的規定。
難點 液體的原理和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具 演示
演示用,燒杯3個,冷水,溫水,熱水,家庭用寒暑表、體溫計
學生 實驗室用(2人1支)
主 要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一引入新課
熱現象是指跟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象。例如大家在小學自然課中學過的物體的熱脹冷縮就屬于熱現象。我們在生活中用冷、熱、溫、涼、燙等有限的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但是這樣的形容非常粗糙。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是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物理學中,為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
二教學過程 設計
一. 溫度
請一位同學操作圖4-1實驗,并說明感覺
教師:從這個實驗中可知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準確地測量物體的溫度需要使用。的種類很多,有實驗用,家庭用的--寒暑表,醫用--體溫計,等等。
二.
1.構造和原理
實驗用的玻璃泡內裝有水銀、酒精或煤油。泡上連著一根細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當溫度升高時,泡內的液體膨脹,液面上升;溫度下降時,泡內液體收縮,液面下降。從液面的位置可讀出溫度的數值。所以,實驗用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攝氏溫度
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是攝氏溫度。上有一個字母℃,它表示攝氏溫度。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沸水溫度規定為100度。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攝氏度,寫作1 ℃。例如,人體正常溫度為37 ℃,讀作37攝氏度。
教師:自然界中的物體,溫度高低相差很懸殊。請大家看課本圖4-3,
回答教師的提問。
教學過程 設計
3.絕對零度和熱力學溫度
宇宙中可能達到的最低溫度大約是負273攝氏度,這個溫度叫絕對零度。科學家們提出了熱力學溫度,它的單位是開爾文,用K表示。
熱力學溫度是以絕對零度即負273攝氏度為起點。-273 ℃=0 K,0 ℃=273 K,100 ℃=373 K。所以,攝低溫度的數值加上273就等于熱力學溫度。
練習:
(1)水的沸點=____ ℃=____K (2)沸水的溫度=____ ℃=____K
(3)絕對零度是____ ℃=____K (4)人體正常體溫是____ ℃=____K
4.體溫計
學生閱讀課文"體溫計",回答以下問題。
(1)體溫計是用什么液體的什么性質來測量溫度的?(是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它的刻度范圍是從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圍是從35℃到42 ℃。)刻度范圍為什么是這樣?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
(4)測體溫時,為什么要把體溫計夾在腋下近10分鐘?(因為只有時間足夠長,才能使體溫計中水銀的溫度跟人體溫度相等。)
(5)測體溫前,為什么要拿著體溫計用力下甩?(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水銀收縮時,水銀從縮口處斷開,管內水銀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測量的溫度,所以再用時必須向下甩。)
三.歸納總結
三.思考與作業
課本P46,1、2、3;《課課通》
四板書
第四章 熱現象 第一節
一.溫度
1、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二.
1、 常見的:實驗室用;寒暑表;體溫計。
2、 結構
3、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
三.攝氏溫度
1.1攝氏度規定:P45
2.讀法:5℃讀:5攝氏度;-5℃讀:負5攝氏度或零下5攝氏度。
四.熱力學溫度(T=t+273k)
五.體溫計
1.特殊結構:彎曲細玻璃管(內裝水銀)
2.量程:35℃至42℃,分度值是0.1℃
五說明
溫度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6
(一)教學目的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液體的構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
3.知道攝氏溫度。
4.常識性了解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
5.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教具
三個燒杯、冷水和熱水、實驗用、家庭用寒暑表、體溫計、掛圖。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教師:我們在學習過簡單的機械運動和聲音現象后,今天再來學習一種新的物理現象--熱現象。
熱現象是指跟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象。例如大家在小學自然課中學過的物體的熱脹冷縮就屬于熱現象。
我們在生活中用冷、熱、溫、涼、燙等有限的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但是這樣的形容非常粗糙。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是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物理學中,為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
二、進行新課
1.溫度
教師:我們對于溫度高低的判斷往往用皮膚憑感覺。現在請大家看這個實驗。這三個燒杯中分別裝有熱水、溫水和冷水,現在請一位同學將左手食伸入熱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時間后,將兩個食指同時放入溫水,請他說說兩個手指有什么感覺。
(請一位同學操作,并說明感覺)
教師:對于同一杯溫水,兩個手指的感覺不同。從熱水中拿出來的手指感覺溫水比較涼,從冷水中拿出來的手指感覺溫水比較熱。可見,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準確地測量物體的溫度需要使用。的種類很多,有實驗用,家庭用的--寒暑表,醫用--體溫計,等等。
(向學生出示以上)
我們現在重點學習實驗用。
教師利用掛圖講解實驗用的構造和原理。
(1)實驗用
實驗用的玻璃泡內裝有水銀、酒精或煤油。泡上連著一根細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當溫度升高時,泡內的液體膨脹,液面上升;溫度下降時,泡內液體收縮,液面下降。從液面的位置可讀出溫度的數值。所以,實驗用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攝氏溫度
教師: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是攝氏溫度。上有一個字母℃,它表示攝氏溫度。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沸水溫度規定為100度。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攝氏度,寫作1 ℃。例如,人體正常溫度為37 ℃,讀作37攝氏度。
教師:自然界中的物體,溫度高低相差很懸殊。請大家看課本圖4-3,回答教師的提問。
(練習正確讀溫度,同時也可以豐富知識,提高興趣)
水的凝固點和沸點各是多少?
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和內焰溫度各是多少?
鴿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各是多少?
3.絕對零度和熱力學溫度
教師:宇宙中可能達到的最低溫度大約是負273攝氏度,這個溫度叫絕對零度。科學家們提出了熱力學溫度,它的單位是開爾文,用K表示。
熱力學溫度是以絕對零度即負273攝氏度為起點。-273 ℃=0 K,0 ℃=273 K,100 ℃=373 K。所以,攝低溫度的數值加上273就等于熱力學溫度。
練習:
(1)水的沸點=____℃=____K
(2)沸水的溫度=____℃=____K
(3)絕對零度是____℃=____K
(4)人體正常體溫是____℃=____K
4.體溫計
學生閱讀課文"體溫計",回答以下問題。
(1)體溫計是用什么液體的什么性質來測量溫度的?(是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它的刻度范圍是從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圍是從35 ℃到42 ℃。)刻度范圍為什么是這樣?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
(4)測體溫時,為什么要把體溫計夾在腋下近10分鐘?(因為只有時間足夠長,才能使體溫計中水銀的溫度跟人體溫度相等。)
(5)測體溫前,為什么要拿著體溫計用力下甩?(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水銀收縮時,水銀從縮口處斷開,管內水銀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測量的溫度,所以再用時必須向下甩。)
三、歸納總結
1.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2.實驗用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3.攝氏溫度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沸水的溫度為100 ℃。
四、練習
學生完成本節的練習。
五、作業
1.復習課文。知道什么是溫度、攝氏溫度的規定,掌握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寫法,知道實驗用的原理。
2.章后習題1.
(四)說明
1.本節內容知識面寬,但是難度不大,又能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教學方法宜靈活多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2.本節的重點應放在溫度的物理意義,實驗用的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寫法和讀法。
溫度計 篇7
第四章 熱現象 第一節 (1課時)
執教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國際中學龐紹君
教學 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液體的構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
3.知道攝氏溫度。
4.常識性了解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 5.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重點 液體的原理和攝氏溫度的規定。
難點 液體的原理和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具 演示
演示用,燒杯3個,冷水,溫水,熱水,家庭用寒暑表、體溫計
學生 實驗室用(2人1支)
主 要 教 學 過 程 學生活動
一引入新課
熱現象是指跟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象。例如大家在小學自然課中學過的物體的熱脹冷縮就屬于熱現象。我們在生活中用冷、熱、溫、涼、燙等有限的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但是這樣的形容非常粗糙。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是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物理學中,為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
二教學過程 設計
一. 溫度
請一位同學操作圖4-1實驗,并說明感覺
教師:從這個實驗中可知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準確地測量物體的溫度需要使用。的種類很多,有實驗用,家庭用的--寒暑表,醫用--體溫計,等等。
二.
1.構造和原理
實驗用的玻璃泡內裝有水銀、酒精或煤油。泡上連著一根細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當溫度升高時,泡內的液體膨脹,液面上升;溫度下降時,泡內液體收縮,液面下降。從液面的位置可讀出溫度的數值。所以,實驗用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攝氏溫度
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是攝氏溫度。上有一個字母℃,它表示攝氏溫度。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沸水溫度規定為100度。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攝氏度,寫作1 ℃。例如,人體正常溫度為37 ℃,讀作37攝氏度。
教師:自然界中的物體,溫度高低相差很懸殊。請大家看課本圖4-3,
回答教師的提問。
教學過程 設計
3.絕對零度和熱力學溫度
宇宙中可能達到的最低溫度大約是負273攝氏度,這個溫度叫絕對零度。科學家們提出了熱力學溫度,它的單位是開爾文,用K表示。
熱力學溫度是以絕對零度即負273攝氏度為起點。-273 ℃=0 K,0 ℃=273 K,100 ℃=373 K。所以,攝低溫度的數值加上273就等于熱力學溫度。
練習:
(1)水的沸點=____ ℃=____K (2)沸水的溫度=____ ℃=____K
(3)絕對零度是____ ℃=____K (4)人體正常體溫是____ ℃=____K
4.體溫計
學生閱讀課文"體溫計",回答以下問題。
(1)體溫計是用什么液體的什么性質來測量溫度的?(是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它的刻度范圍是從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圍是從35℃到42 ℃。)刻度范圍為什么是這樣?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
(4)測體溫時,為什么要把體溫計夾在腋下近10分鐘?(因為只有時間足夠長,才能使體溫計中水銀的溫度跟人體溫度相等。)
(5)測體溫前,為什么要拿著體溫計用力下甩?(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水銀收縮時,水銀從縮口處斷開,管內水銀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測量的溫度,所以再用時必須向下甩。)
三.歸納總結
三.思考與作業
課本P46,1、2、3;《課課通》
四板書
第四章 熱現象 第一節
一.溫度
1、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二.
1、 常見的:實驗室用;寒暑表;體溫計。
2、 結構
3、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
三.攝氏溫度
1.1攝氏度規定:P45
2.讀法:5℃讀:5攝氏度;-5℃讀:負5攝氏度或零下5攝氏度。
四.熱力學溫度(T=t+273k)
五.體溫計
1.特殊結構:彎曲細玻璃管(內裝水銀)
2.量程:35℃至42℃,分度值是0.1℃
五說明
溫度計 篇8
(一)教學目的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液體的構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
3.知道攝氏溫度。
4.常識性了解熱力學溫度與攝氏溫度的關系。
5.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教具
三個燒杯、冷水和熱水、實驗用、家庭用寒暑表、體溫計、掛圖。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教師:我們在學習過簡單的機械運動和聲音現象后,今天再來學習一種新的物理現象--熱現象。
熱現象是指跟物體的冷熱程度有關的物理現象。例如大家在小學自然課中學過的物體的熱脹冷縮就屬于熱現象。
我們在生活中用冷、熱、溫、涼、燙等有限的詞來形容物體的冷熱程度。但是這樣的形容非常粗糙。開水和燒紅的鐵塊都很燙,但是它們燙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在物理學中,為了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冷熱程度,我們引入了溫度這一概念。
二、進行新課
1.溫度
教師:我們對于溫度高低的判斷往往用皮膚憑感覺。現在請大家看這個實驗。這三個燒杯中分別裝有熱水、溫水和冷水,現在請一位同學將左手食伸入熱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時間后,將兩個食指同時放入溫水,請他說說兩個手指有什么感覺。
(請一位同學操作,并說明感覺)
教師:對于同一杯溫水,兩個手指的感覺不同。從熱水中拿出來的手指感覺溫水比較涼,從冷水中拿出來的手指感覺溫水比較熱。可見,憑感覺來判斷物體的溫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準確地測量物體的溫度需要使用。的種類很多,有實驗用,家庭用的--寒暑表,醫用--體溫計,等等。
(向學生出示以上)
我們現在重點學習實驗用。
教師利用掛圖講解實驗用的構造和原理。
(1)實驗用
實驗用的玻璃泡內裝有水銀、酒精或煤油。泡上連著一根細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當溫度升高時,泡內的液體膨脹,液面上升;溫度下降時,泡內液體收縮,液面下降。從液面的位置可讀出溫度的數值。所以,實驗用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攝氏溫度
教師:常用的表示溫度的方法是攝氏溫度。上有一個字母℃,它表示攝氏溫度。攝氏溫度是這樣規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沸水溫度規定為100度。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攝氏度,寫作1 ℃。例如,人體正常溫度為37 ℃,讀作37攝氏度。
教師:自然界中的物體,溫度高低相差很懸殊。請大家看課本圖4-3,回答教師的提問。
(練習正確讀溫度,同時也可以豐富知識,提高興趣)
水的凝固點和沸點各是多少?
酒精燈火焰的外焰和內焰溫度各是多少?
鴿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各是多少?
3.絕對零度和熱力學溫度
教師:宇宙中可能達到的最低溫度大約是負273攝氏度,這個溫度叫絕對零度。科學家們提出了熱力學溫度,它的單位是開爾文,用K表示。
熱力學溫度是以絕對零度即負273攝氏度為起點。-273 ℃=0 K,0 ℃=273 K,100 ℃=373 K。所以,攝低溫度的數值加上273就等于熱力學溫度。
練習:
(1)水的沸點=____℃=____K
(2)沸水的溫度=____℃=____K
(3)絕對零度是____℃=____K
(4)人體正常體溫是____℃=____K
4.體溫計
學生閱讀課文"體溫計",回答以下問題。
(1)體溫計是用什么液體的什么性質來測量溫度的?(是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它的刻度范圍是從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圍是從35 ℃到42 ℃。)刻度范圍為什么是這樣?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
(4)測體溫時,為什么要把體溫計夾在腋下近10分鐘?(因為只有時間足夠長,才能使體溫計中水銀的溫度跟人體溫度相等。)
(5)測體溫前,為什么要拿著體溫計用力下甩?(因為體溫計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水銀收縮時,水銀從縮口處斷開,管內水銀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測量的溫度,所以再用時必須向下甩。)
三、歸納總結
1.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2.實驗用是利用水銀、酒精、煤油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3.攝氏溫度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沸水的溫度為100 ℃。
四、練習
學生完成本節的練習。
五、作業
1.復習課文。知道什么是溫度、攝氏溫度的規定,掌握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寫法,知道實驗用的原理。
2.章后習題1.
(四)說明
1.本節內容知識面寬,但是難度不大,又能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所以教學方法宜靈活多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2.本節的重點應放在溫度的物理意義,實驗用的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寫法和讀法。
溫度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溫度計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溫度計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溫度計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示例
溫度計
課題
溫度計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溫度計
溫度計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溫度計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溫度計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溫度計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溫度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溫度計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溫度計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溫度計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溫度計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溫度計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溫度計
課題
溫度計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溫度計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溫度計
溫度計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溫度計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溫度計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溫度計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溫度計,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溫度計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溫度計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
溫度計 篇15
溫度計(教案)
教學目的
使學生知道溫度的概念,攝氏溫度,液體溫度計的構造、原理和
測量范圍以及常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使學生常識性地了解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溫度計的構造、原理,攝氏溫度.
教學難點
體溫計的構造及用法.
教學器材
常用水銀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各26支,熱水、溫水、冷水各
一杯,掛圖、投影儀、投影片等.
教學方法
采用啟發式教學,結合教材指導學生自學,提出問題進行討論,
最后歸納出正確的結論.
教學過程(www.jcsycorp.com)
引入新課
1.熱現象--與溫度有關的現象叫做熱現象.舉例說明熱現象在日
常生活中和生產中的應用;
2.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舉例說明溫度跟人類的關系;
3.演示課本第36頁圖4-1的實驗;
結論:溫度的高低可以憑感覺來判斷,但往往不可靠.
4.過渡引入新課 溫度跟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關系十分密切,因此
溫度的判斷和測量就顯得十分重要.僅憑感覺來判斷溫度是不可靠的,
所以,要準確地判斷或測量溫度就要使用專用測量工具--溫度計.
新課教學
第一節 溫度計
一、實驗用溫度計
1.構造
(讓學生認真觀察常用溫度計,再請一名學生回答其構造、最后
由教師概括)溫度計由玻璃外殼、毛細管、玻璃泡、液體、刻度等幾
部分組成.
2.原理
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用投影片說明
其原理)
二、攝氏溫度
要測量溫度,就要先確定其單位.溫度的單位跟長度單位一樣,
是人為規定的.
長度的單位 溫度的單位
常用: 尺、丈、寸、里 攝氏度
英尺、英寸、英里 華氏度
國際: 米 開爾文
提問:
攝氏溫度是怎樣規定的?(要求學生認真看書后再回答)
規定:
0(0℃)度: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100(100℃)度:沸水的溫度:
1度(1℃)=(100℃-0℃)/100=1攝氏度
說明:
(1)攝氏溫度用t表示.如:t=25℃;
(2)攝氏度的符號為℃:.如:34℃;
(3)讀法:37℃讀作:37攝氏度,-4.7℃讀作:負4.7攝氏度或
零下4.7℃攝氏度.
三、熱力學溫度
1.絕對零度
宇宙中溫度的下限大約為-273℃.
2.熱力學溫度: t
(1)定義: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溫度叫做熱力學溫度.
(2)單位:開爾文,符號:k.
(3)跟攝氏溫度的關系:
t=t+273k .
如:體溫為t=37℃時,t=(37+273)k=310k.
四、體溫計
(先要求學生觀察體溫計,然后回答)
1.構造特點
玻璃泡上方有一個做得非常細的縮口,它可以使水銀柱上升通過
縮口,但不能自動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確地顯示人體溫度.
2.刻度范圍
35℃-42℃
3.最小刻度
0..1℃
五、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的比較
(要求學生通過看書、觀察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然
后,師生共同分析,正確地填寫右邊表格)
思考題
為什么實驗用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的刻度范圍是不相同的?
作業 課本上第37頁-38頁的第1-4題.
(用投影片將下表格投影到屏幕上)
比較
溫度計
實驗用溫度計
體溫計
寒暑表
不同點
構造
無縮口
有縮口
無縮口
測量范圍
-20℃~105℃
35℃~42℃
-20℃~50℃
最小刻度
1℃
0.1℃
1℃
用途
實驗用
測體溫
測氣溫
相同點
構造
都是由玻璃外殼,內毛細管,玻璃泡,液體,刻度等組成
原理
都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單位
都是攝氏度
溫度計 篇16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使用物理儀器測量的良好習慣.
教學建議
本節是初中生接觸熱學的第一節課,只涉及了熱學的最基本知識點.
教材首先介紹“溫度”的概念,用實例闡明人類和溫度的密切關系,確切知道溫度很重要.然后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學生進一步明白靠感覺的不可靠性,是不科學的.要樹立使用工具得出正確結論的嚴謹科學態度.接著具體講解了實驗用的原理、構造,著重介紹了體溫計的的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用水銀的原理和它的特殊結構及特殊用法.介紹了計量溫度的兩個不同方法:攝氏溫度的規定,具體攝氏溫度的讀法和專用符號的使用;熱力學溫度的規定,單位名稱、專用符號以及這兩種量方法的關系.
在課本的引言部分學生已經明白物理是一門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本節是研究熱學的第一節內容,應該首先向學生交代本章講的為熱學的入門,是熱學的基本知識.具體到本節可以從最常見的、比較了解的水的各種形態,不同冷熱的水入手.讓學生感覺一下水的冷熱,提出感覺的不可靠性,進而說明使用儀器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過渡到和溫度的計量方法上 .
強調攝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的規定、正確讀法、專用符號的使用以及它們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設計示例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知道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3.常識性了解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重點
的構造、原理以及攝氏溫度的規定
教學難點
攝氏溫度和熱力學溫度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實驗
教 具
玻璃杯、熱水、冷水、實驗用、體溫計、寒暑表、冰塊
知識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引言部分
物理是研究力、熱、聲、光、電等現象的自然科學,
二、引入新課
指出溫度跟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溫度的概念.引導學生發現感覺的不可靠,
三、實驗用
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來測量溫度.觀察的構造、測量范圍及分度值.
四、攝氏溫度
講解攝氏溫度的規定,每個分度值代表1攝氏度.攝氏溫度的正確表示方法及正確讀法
五、熱力學溫度
介紹宇宙溫度的下限――絕對零度,以絕對零度為起點的量方法叫熱力學溫度.
熱力學溫度和攝氏溫度的關系
六、體溫計
著重講解體溫計的原理、測量范圍、最小刻度值、特殊結構及用法
七、小結
原理和溫度的計量方法
八、作業
P46—1、2、3
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去體驗先后把手放在冷水熱水以及溫水中的不同感覺
教師出示實驗用,引導學生進行觀察.
出示體溫計,引導學生觀察.示范用法并引導提問
自己得出結論:冷熱只是相對概念,靠感覺根本區分不了溫水的冷熱程度
學生總結得出構造、測量范圍,并提問:C的意思和分度值代表什么?
觀察細節,并提問
探究活動
【課題】
人類的“熱”現象的探索和利用
【組織形式】
學生小組
【參考題材】
1.熱力學發展的歷史.
2.我國古代對熱的認識.
3.的類型和發展.
4. 生活中的熱現象.
【評價】
1.所查閱的資料.
2.資料的豐富性和來源的豐富性.
3.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見解.如絕對零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