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第六單元能力測試練習
例文】故鄉的秋安徽 周淑蕾秋風乍起,大地萬物卻還沉醉在夏的熱情之中。那火紅的太陽;蒼翠茂盛的大樹;枝頭上叫得吱吱喳喳的知了;還有院里綠藤上高懸著的身著綠裝的絲瓜……清涼的秋風遲遲的送來了屬于秋的第一枚落葉,這枚秋的使者向大地宣告著秋的來臨。人們這才覺得,哦,已是秋天了。提到秋天,大多數人的腦海中就會展現出天高氣爽,落葉繽紛的畫面,或是一派碩果累累的景象。故鄉的秋亦是如此。秋的天使乘著桂花的幽香來到凡間,仿佛格外偏愛黃色一般,舞動著具有魔法的衣袖,深情的揮灑下來,于是,那片濃濃的綠竟變成了一派赫然的金黃。太陽不再是火一般的紅了,放發出來的是耀眼的金色,把一切染得更加炫目了。原野被染熟了,坦蕩的稻田泛起一層層金色浪濤,浩浩蕩蕩的涌向天邊。“春華秋實”,多么美好的季節啊!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家鄉勤勞樸素的農人們嫻熟的揮舞著鐮刀,此起彼落,空氣里彌漫著成熟的氣息,好一派豐收的景象。忽然回憶起無憂無慮的兒提時代,秋收過后,挎著小簍與表妹跟隨著外婆拾稻穗的情景。拾起那一粒粒小巧的金黃,小心冀翼的放進小簍,才深深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含義。拾累了,便歡笑著與表妹互相追逐玩耍,草叢中黃褐色的蚱蜢嚇得蹦來跳去,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隨風飄得好遠好遠……大概是因為出生在秋天的緣故,我對秋有著一種特別的喜愛。月白風清之夜,圓盤似的明月高高掛在夜空,潔白的月光如瀑布般傾瀉下來,幾顆不起眼的小星眨巴著矇眬的睡眼。寧靜美麗的秋夜啊,迷漫著秋的清香,清幽而又溫馨。如此的超凡脫俗,我的心也緩緩融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處清幽的世外桃源。秋意漸濃。一份清涼的幽靜滲透在秋的世界里。淡淡的薄霧宛如一抹輕煙,盤繞在落葉繽紛的大地上。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金黃的葉子劃著優美的弧線紛紛飄落,撿起一片落在肩頭的葉子,聞一聞,生命的清香依然沁人。院內那條深褐色的老絲瓜依然懸在幾片孤葉的枯藤上,悠然自得地晃動著它那干枯的身軀,仿佛歷盡滄桑一般,雖然蒼老,但還是那么具有活力,成了院內一處妙不可言的點綴。故鄉的秋啊!色彩的搭配竟如此迷人。淡藍色的天空像一汪清澈的湖水,在我的心里蕩起了層層的漣漪……!故鄉的迷人的秋呵!那金色的陽光,那醉人的秋夜,那豐收的碩果,還有那說不盡的濃濃情思……【簡評】 《故鄉的秋》是一篇優美的狀景抒情散文。成功之處首先在于它所描寫的秋天的景色,金色的田野,揮鐮收割的人們,皎潔的月色,清涼的秋意,湖水般的天空。其次是作者對秋天濃濃的愛意,秋天里所能看到的一切,在作者的眼中是那樣的可愛和美好。再就是作者的清新優美的語言了。“秋的天使乘著桂花的幽香來到凡間,舞動著具有魔法的衣袖,深情地揮灑下來,于是,那片濃濃的綠竟變成了一派赫然的金黃。”何等逼真,何等形象,又何等富于詩意啊。參考答案一、1.(1)曲徑通幽處(2)青山郭外斜(3)天涯若比鄰(4)問渠哪得清如許(5)千樹萬樹梨花開2.(1)人杰地靈(2)學而不思則罔(3)難者亦易 易者亦難(4)或重于泰山 或輕于鴻毛二、(一)1.思想 政治 教育 孔子2.①房屋,家。②筑舍定居,動詞③嬉戲,玩耍。④離開。⑤又、再;遷徙⑥到了⑦終于3.這里不該是我讓兒子居住的地方。4.孟子母親十分注意環境影響,擇鄰而居,讓孩子得到良性熏陶。第一次孟子居住在墓地旁,他就學習模仿墓間的挖埋事情;第二次居住在集市中,就模仿商人做買賣,第三次居住在學校附近,就會模仿禮儀規矩等事,幼兒和少年,缺乏自制力,應盡可能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孟母正是看清了這一點,于是搬了三次家。(二)1.a.黔敖b.餓者c.餓者2.①sì,給……吃②就是③隨即④終究,最終3.①黔敖在路旁準備下食品,②我正是因為不吃這種不客氣地施舍的食物,才餓到這種地步!4.黔敖施舍飯食,誠然是慈善之舉,但如果不尊重他人,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5.人要有骨氣,人格不可辱,寧可饑餓而死,也不受人輕蔑,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三)1.(1)接(2)窗子(3)漸漸地(4)跳2.(1)你要先學會不眨眼,這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2)要做到看小的像看大的,看隱約的像看明顯的,到那個時候,你來告訴我。3.這則故事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學好一門本領,必須持之以恒,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四)1.(1)在(2)對,向(3)是2.(2)3(1)d(2)哪里有裝滿了水而不翻倒的器皿呢。人們決不可以驕傲自滿,凡是驕傲自滿的人,沒有不栽跟斗的。三、參見“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