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學習指導與同步訓練
八、重點語句分析1.天氣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畫眉在樹林邊宛轉地唱歌;鋸木廠后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正反映出小弗郎士無憂無慮、天真幼稚的心理狀態。普魯士兵在操練,點出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2.看見許多人站在布告牌前邊。鐵匠華希特帶著他的徒弟也擠在那里看布告。“許多人”和“擠”表現了人們對布告的關心,暗示了事件的重大。3.我的最后一堂法語課!這句心理獨白獨立成段,并且加上感嘆號,突出地表現了韓麥爾先生的話在小弗郎士的感情上引起了強烈共鳴和反響。4.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條出名難學的分詞用法從頭到尾說出來,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又沒有一點兒錯誤,那么任何代價我都愿意拿出來的。這句話表現了小弗郎士懊悔當初未努力學習,想回答好老師提出的問題,也表現了他學好祖國語言的決心。5.總要把學習拖到明天,這正是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時間有的是,明天再學也不遲。韓麥爾先生批評阿爾薩斯人不珍惜時光學習,結果連自己的語言也不會說、不會寫,而今又失去了學習祖國語言的權利,表現先生的民族責任感和愛國熱情。6.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這是先生對祖國語言的高度評價和贊頌,這是他熱愛祖國語言、強烈愛國心的表現,并不一定意味著法國語言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7.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個比喻句含義十分深刻。監獄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語言是民族的標志和象征,是聯系人民思想的紐帶,它能使人民不忘自己的祖國,團結起來和侵略者斗爭。8.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這個句子說明了小弗郎士領悟了老師的意圖,將永遠把“法蘭西——阿爾薩斯——祖國”牢記在自己心中。9.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寫鋼筆在紙上的“沙沙”響聲,表現了教室的安靜;寫飛進來的金甲蟲沒有人注意,表現了孩子們的專心。教室里的氣氛表現孩子們受到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感染。10.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這里關于鴿子的聯想,表現了小弗郎士對敵人禁教法語的諷刺、輕蔑。11.院子里的胡桃樹長高了,他親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繞著窗口一直爬到屋頂了。可憐的人啊,現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傷心呢?小弗郎士設身處地地想到老師將離開生活、工作四十年的地方多么傷心,他心疼老師、愛老師,又發出了“可憐的人”的慨嘆。由此可見,小弗郎士同情并理解即將被侵略者趕走的韓麥爾先生。12.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使出全身的力量”是因為傾注了愛祖國、恨敵人的全部感情。“法蘭西萬歲”是韓麥爾先生的心聲,表達了他對祖國必勝的堅定信念,集中體現了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九、寫作特點1.運用了以小見大的寫法,緊緊圍繞中心選材。(1)作品表現法蘭西人民的愛國激情,沒有選擇血腥的戰斗場面來寫,而是寫了淪陷區的一個農村小鎮上的一個小學。作者為何如此安排?農村小鎮的學校、老師、學生——普通、平常。他們最能代表法國的廣大人民群眾,他們的感情是全體法國人民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共同情感。因此,文章所反映出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顯得更加真實、深厚,文章也更富感染力。(2)小說第一部分“上學路上”是由主人公路上的見、聞以及感受等材料構成,它交待了故事發生的政治背景,表現孩子的心理狀態,為后來小弗郎士的變化做了鋪墊。顯然,這些材料是為下文表現中心服務的。另外,“上課前”表現氣氛的不平常也是材料構成,表現人們對這最后一課的重視,說明人們對祖國語言的熱愛,即對祖國的愛。總之材料為表現中心服務。2.標題的含義和作用。亡了國的阿爾薩斯人最后一堂法語課。這標題不但指出文章的內容,而且蘊含著悲愴的氣氛和悲憤的情緒,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3.通過語言、行動、神態和心理描寫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小說刻畫韓麥爾先生主要是通過語言、行動和神態進行的。小說通過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課”上所講的話,表現了他對祖國、對祖國語言、對自己工作的熱愛,對祖國兒童深厚的愛和無限的希望,以及對國土淪陷的深切悲哀和痛苦的思想感情。通過細致描繪人物的動作、神態,小說深刻地揭示了韓麥爾內心的激動、沉痛、依戀、悲憤的復雜心情,表現了他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小說刻畫小弗郎士主要是運用心理描寫進行的。本文用第一人稱寫,這種敘述方法有助于對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動進行描述,寫出他思想感情上的巨大變化。作者在描述“我”的心理活動時,準確地把握了人物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征,因此使小弗郎士的形象非常真實、生動。比如開頭的心理描寫,就刻畫出一個天真調皮的小學生的形象。特別是對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發生變化以后的心理刻畫更為成功。一方面生動地描繪了小弗郎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愛國主義感情在他幼小心靈中的萌芽滋長,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4.運用景物描寫表現主題。如描寫小弗郎士在上學路上所看到的景象,正反映出他無憂無慮、純真幼稚的心理狀態,為以后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轉變做了鋪墊,形成鮮明的對比,從而更加突出愛國主義的主題。課文的第4段和第12段兩次寫到“布告牌”,點明了“最后一課”發生的背景。對韓麥爾先生小院子的描寫充滿了惜別之情,襯托出他被迫離開校園家園的悲痛和熱愛祖國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