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學習指導與同步訓練
五、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一)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我的朋友們啊,”他說_____“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____“法蘭西萬歲!”然后他呆在那兒,頭*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____“散學了,——你們走吧。”1.給下面加粗字注音。祈禱( )( ) 慘白( ) 哽住( )2.在_______里填上恰當的標點。3.選段開頭寫教堂的鐘聲、祈禱的鐘聲、普魯士兵的號聲,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忽然教堂的鐘聲敲了十二下”,加粗詞“忽然”表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韓麥爾先生此時此刻有無數的話要說,但是他哽住了,說不下去了,是因為( )a.時間太少了,滿肚的話—時無從說起。b.他要離開他教的學生,心情難過。c.想到課一結束,他就要離開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說不出的惆悵。d.最后一課即將結束,從此將和祖國的語言告別,留戀與失望、痛苦與悲憤到了極點,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6.韓麥爾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這一細節描寫表現了韓麥爾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中“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的含義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常見的破折號的用法有以下幾種:a.表示解釋說明 b.表示語音延長 c.表示意思的遞進 d.表示語意的轉折。判斷下列兩句中的破折號是哪種用法。(1)“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 )(2)“散學了,——你們走吧。” ( ) (二)擺渡老人李文忠①讀中學時,學校設在鄰村,與我們村有一條河隔著,便認識了那擺渡老人。②當時,那老人一直是我們取樂的對象。每到放學,肚子餓得直叫的我們便一窩蜂向渡口跑去,擠在那兒。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爭先恐后地向船上躍去。雖然老人很有經驗,未到岸邊便做好回撐的準備,但超載和落水的事仍然時有發生。超載時,船上的,岸上的,都望著老人手忙腳亂的樣子大笑。夏天下雨時,大家總是把傘迎著風,看著渡船被吹到離渡口好遠的地方,老人一番折騰,將船撐到渡口,我們便哄笑著上了岸。③最有意思的要數冬天(當時我是這樣認為的)。冬天很冷,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每天早晨,當我們趕到渡口時,總看見老人在那邊晃著船,好長時間,才把船晃過來。望著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勢,我們總是哄笑,一直到船*岸。我們往往因此耽誤了早讀,但我們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遲點起來,反正去早了也過不了河。我們都為找到一個偷懶的理由而感到高興。當時的我們,是“心憂讀書愿天寒”。④那一天特別冷,我因有事起了個早,吃過早飯后,便不緊不慢地向學校走去。到渡口時我驚奇地發現,那老人不是我預料的那樣正在“跳舞”,卻已經到了這邊。我和他攀談起來。我問他:“你今天怎么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聲,緩緩地說:“許是人老了,早上總起不來。昨天聽學校說耽誤了學生上早讀,今天我就起了早。誰知等了好長時間,才來了你一個人。”說完,便送我過河。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頭對我說道:“你們小孩子可要好好讀書啊。”那雙眼中竟滿含著期待和愛意,我心中一震,看著老人瘦弱的身體,沾滿冰碴的白胡子,一雙手凍得發紫,猛地問道:“你干啥要吃這份苦呢?”好久,老人長嘆一聲說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他曾吵著要上學,但終究沒上成。后來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對不起他,我在這兒擺渡,接送你們上學,心里好受些。”談話間,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邊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