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三峽》基礎知識及同步練習
瞿塘峽全長只有八公里,人在船上,抽兩支煙的工夫,就經過了。這八公里是三峽最險峻的地方,江水的最大流速達到每秒八米,每小時二十多公里。在這樣的峽谷里航行,峭壁參天,奔濤拍岸,使人驚心動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這樣描寫;“舟行瞿塘口,兩耳風嗚號……扁舟落中流,活如一葉飄!惫敉镜脑娭幸灿小叭粼骑L景異,三峽此為魁!
瞿塘峽內,以前有一塊巨大的礁石,叫滟瀕堆。船進峽的時候掌握不穩,會被洶涌的急流沖到滟頏堆上,撞得粉碎。解放后,人民政府疏通河道,把滟頑堆炸了,過往的旅客不用再為葬身魚腹而提心吊膽了。
過了瞿塘峽就進入巫峽。巫峽自四川巫山縣大寧河口至湖北巴東縣官渡口,全長約四十公里。這里水道曲折迂回,兩岸奇峰兀立。船在江中行駛,好像處處被大山擋住去路,但是駛到跟前,峰回路轉,前面又展現出一段水道。兩岸都是奇麗的山峰,形狀變幻無窮,這就是著名的“巫山十二峰”。有人形容這一段峽谷“是一條迂回曲折的山水畫廊”。
欣賞罷這條“山水畫廊”,就到了西陵峽。西陵峽自官渡口到南津關,全長一百五十六公里。古人有“瞿塘雄、巫峽秀、西陵險”的說法。這里有幾個險灘:青灘、泄灘、崆嶺灘。過去,這一帶觸礁沉船的事故層出不窮,青灘北岸還有一座“白骨塔”,以堆積死難船工的尸骨而得名。解放后,這些險灘經過整治,數千噸的輪船都可以安穩地通過,險灘已經成了歷史陳跡了。
在這條長選二百零四公里的峽谷里,不但自然景色雄壯瑰麗,還流傳著跟許多名勝古跡相關的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
瞿塘峽的白帝城,是三國時代“劉備托孤”的地方。相傳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告,親自率兵征伐東吳,為義弟關羽、張飛報仇,不料被東吳大將陸遜殺得大敗而回。劉備退到白帝城,無臉回成都見群臣,就在白帝城修了永安宮,扎了下來,不久郁悶而死。臨死前他把諸葛亮召來,托諸葛亮扶助他兒子劉禪料理國事。因為有這段故事,白帝城成了歷代文人喜歡游歷的地方,李白、杜甫、劉禹錫等著名詩人,都在這里留下了詩篇。
這里的每一段峽谷、每一座山峰幾乎都有美麗的傳說,其中以“巫山十二峰”的故事最為動人。傳說有十二位天女悄悄到人間游玩,看見巫峽航道險阻,決定留在這里保護過往的航船。日久天長,十二位天女化成了十二座突兀的山峰,其中最俊美的叫做“神女峰”,傳說是西王母的小女兒瑤姬化成的。“神女峰”在長江北岸,遠遠望去,有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毛主席《游泳》詞中的“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這里的“神女”指的就是這座“神女峰”。
文學家經過三峽要寫詩作文,對這段不平凡的航程,抒發自己的感情?茖W家想的是怎樣讓三峽蘊藏著的極為豐富的水力、資源為人類造福。長江從重慶到宜昌河道長五百公里,落差達一百四十米,可以分段筑壩,利用水力來發電。毛主席在《游泳》這首詞中說:“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就繪出了這幅宏偉的圖景。
現在,利用三峽水力的想法正在開始變成現實。宜昌上游的葛洲壩一個水利樞紐工程已經在興建中,峽口水上、岸上,正是一片繁忙景象。水上,裝載著建筑石料和其他物資的駁船,穿梭不斷;岸上,起重長臂聳然林立,載重卡車呼嘯而過。這里將筑起一條長達二千米的大壩,把長江的水截住。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發出約一百三十八億度電力。這將抬高三峽的水位,改善三峽的航道,促進航運事業的發展,長江中下游的洪水災害也可以基本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