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業題
8.蘇州園林的特點設計者們是從哪幾方面來體現的?
9.用詞準確是本段語言的特點,試舉例說明。
10.請把你家鄉的公園或橋梁的特點向大家介紹一下(百字左右即可)。
(二)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巧妙絕倫。唐朝的張嘉貞說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于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沖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做成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四)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唐朝的張 說,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趙州橋高度的技術水平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橋的主要設計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橋頭的碑文里還刻著他的名字。
11.概括趙州橋的4個特點。
12.在介紹趙州橋第一個特點時,“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一句中的“可算”一詞可否去掉?為什么?
13.文中引用張嘉貞的贊語是為了說明趙州橋的什么特點?
14.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是什么?
(三)雁陣驚寒為何聲斷衡陽之浦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飛,到此為止,故而得名。宋之問的《題大庚嶺北驛》中有:“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歸!绷谠^衡山時也寫下“晴天歸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時!敝劣谕醪摹把汴圀@寒,聲斷衡陽之浦”,流傳就更廣了。衡陽以南雁聲甚少,是有科學道理的。
竺可楨先生的《物候學》說,冬初日照縮短,氣溫降至10度以下,可激發雁南飛。若日照增長,氣溫穩定在3度以上,可適于雁的居留。湖南地處亞熱帶,有趣的是正好處于我國冬季最冷一月平均氣溫0度等溫線以南,8度等溫線以北,一月平均氣溫4~6度,冬季日平均氣溫0度的天數10天左右,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長;匮惴逡员碧幱诙10度等溫線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魚米之鄉物產豐富。衡陽以北地勢低平,不僅有廣闊的洞庭湖面,且沼澤港汊縱橫,水庫、池塘、水田密布,又極少封凍。雁是水上游禽,在這得天獨厚的環境中,白天在水中有魚蝦可覓,田中有遺谷可尋,夜有湖州蘆葦可棲,或飲或啄,或嬉或棲,實在相宜。若再南飛,氣溫高于10度,日照增長,對迂飛有抑制作用。況且幾經長途跋涉,體力大耗,再渡南嶺,山巒起伏,水面極少,食宿之地難尋,要遠翔南海之濱,體力難持。于是大雁不再南飛,選擇洞庭湖畔安營扎寨,樂度嚴冬,故衡陽以南雁聲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