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骨氣>教案
提問:(4)第3、4兩段的內容是什么?與中心論點有什么關系?
第3段從歷史的角度,指出有骨氣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這是對論點的肯定。第4段人繼承的角度,指出學習我們祖先的“許多有骨氣的動人事跡”的意義,骨氣總是為進步事業服務的,這是對論點的支持。并由此領起下文三個具體事例的記敘。
這是提出論點部分。文章先開門見山,提出論點,隨即解釋了論點的含義,逐層展開闡述,側重從歷史傳統方面突出“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這個中心論點。
這一部分板書設計:
論點 富貴不能淫
貧*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中國人有骨氣)
分析第二部分
提問:(5)文天祥的例子是怎樣論證“富貴不能淫”的?這個例子與中心論點的關系怎樣?
文天祥的例子完全是圍繞論述中心展開敘述的。文天祥組織南宋武裝力量抵抗元軍,由于力量相差懸殊,兵敗被俘,被送去見元軍統帥張弘范,文天祥誓死不肯跪拜,表現了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后來,元軍押送送經過珠江口外零丁洋時,張弘范讓他寫信去招降宋將張世杰,文天祥揮毫寫了《過零丁洋》這首律詩: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谷地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章引用了最后兩句,作者還作了通俗具體的解釋!昂骨唷敝甘穬裕瑸槊褡謇娑溃鸵堰@片忠心記錄在史冊上。但元朝統治者還不死心,還想利用他的聲望,收買南宋人心,并許以高官厚祿,文天祥卻不為所動,敵人毫無辦法,于是便把他移送到燕京(北京)兵馬司衙門,拘禁在一間陰濕的地牢里。文天祥在獄中寫出了氣壯山河的《正氣歌》。元世祖忽必烈以宰相高官作為誘降條件,遭到文天祥的嚴辭拒絕。文天祥歷受折磨堅拒高官誘降,而忠貞之心毫不惑亂。從容就義,從而論證了“富貴不能淫”。
此例也就從“富貴不能淫”的角度論證了是“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提問:(6)不食嗟來食的例子是怎樣論證“貧*不能移”的?這個例子與中心論點的關系怎樣?
這個故事引自《禮記·檀弓下》;原文的意思是;齊國遇上了大饑荒;富人黔敖在路旁準備了食品,等待饑餓的人前來就他們吃。有個饑餓的人來了,黔敖左手拿著食物,右手拿著水,對他說:“喂,來吃!”饑餓的人答道:“我就是不吃 ‘嗟來’的食物,才餓成這樣的!彼芙^了施舍,終于餓死了。文章對原文作了生動的解釋和描繪,用“窮人”來表明“貧*”,用拒絕“嗟來”的施舍表明“不能移”,還用推理的方式指出,如果“移”(吃)了,那結果“就要替他辦事”,這正是貧*者不愿做的事。這一層以有名的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論證了“貧*不能移”,并從“貧*不能移”的角度,論證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
提問:(7)聞一多的例子是怎樣論證“威武不能屈”的?這個例子與中心論點的關系怎樣?
聞一多是詩人、學者,也是民主戰士。1943年,作者和聞一多一起參加“西南文化研究會”。從此,為新民主主義而斗爭的共同目標,把他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1946年7月11日,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在昆明被國民黨殺害。聞一多也遭到各種卑鄙下流的誣蔑和恐嚇,處境十分危險。別人勸告他暫時隱蔽,他卻表示:“事已至此,我不出,則諸事停頓,何以慰死者?”“萬一怎樣,我也顧不了。”7月15日,聞一多在云南大學禮堂親自主持會議,請李樸夫人報告李先生殉難經過,兩三千聽從潸然淚下和一小撮特務煙說笑形成強烈對照,聞一多壓抑不住心頭悲憤,“拍案而起”,即席發表演講,在回家的路上,聞一多也被反動派暗殺。毛澤東同志高度評價了聞一多:“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