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母親的歌》教學設計8
【活動目標】1、知識目標:
⑴ 積累有關母愛的各種格言、詩歌等。
⑵ 認識母愛的偉大。
2、能力目標:
⑴ 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以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⑵ 培養學生上網查找、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⑶ 培養學生多種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的能力。
⑷ 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3、情感目標:
⑴ 讓學生通過對有關母愛的各種資料的收集、整理,促使學生感受平凡而偉大的母愛。
⑵ 讓學生感受母愛、理解母親引導學生學會感激,學會理解。
【學生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愛說好動,已經具有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能夠自己查找資料,也能夠通過小組合作完成老師布置的活動準備工作。同時,學生正處在心理斷乳期,他們對母愛理解甚少,甚至不能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容易與父母、家長產生誤解、隔閡,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理解母親、熱愛母親的教育。
【教學策略及活動設計】
本課是人教版九義教材八年級下冊的一節語文課,是一節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課。本課堅持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教學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擔當的是導演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是“朋友式的創造性教學”,而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是“創造性的友誼學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是以學生的促進者、引導者、調控者的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的。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既有個人的準備、活動,又有學生小組的準備、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尋找切入點,既發揮了學生的特長,又有利于學生的團體合作的能力培養。可以說,不同層次、不同特長的學生都得到了不同層次的提高,也體現了不同學科的整合、融會貫通。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自己的準備、活動,了解了母親,培養了愛母、敬母的情感,也提高了繪畫、朗誦、電腦制作、寫作、語言表達、口語交際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學媒體設計】
本課主要使用 powerpoint 制作一些比較簡單的課件,主要用于導入課題、投影課題、配樂設置情境、布置課后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播放《魯冰花》、《只要媽媽露笑臉》、《懂你》等歌曲來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感情。
【創新設計】
1、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詮釋母愛,表達對母親的感激。
2、不停留在課堂、口頭上,而是把母愛化作行動來回報母愛。
3、設計親情游戲,撞擊出母子、母女心靈之間的心靈火花。
【活動準備】
學生閱讀課本第49~53頁,感受偉大的母愛。教師進行活動前的總動員,要求學生利用一周時間進行活動準備。學生可以自由組合,每個小組3~5人為宜。學生需要完成兩個準備工作。一是個人完成的準備:可以去圖書館、資料室、書店等地,收集反映母愛的詩歌、格言、小說、散文、新聞報道、繪畫,也可以收集家中的與母親的合影照片、回憶自己與母親之間的難忘的經歷、故事,把自己對母親的感激、或者是自己想對母親說的心里話寫下來。把收集到的所有資料制作成精美的卡片或其他形式的小禮物,在活動課上展示出來。二是小組合作完成的準備:每個小組完成一件表現母愛的作品,可以是一組反映母愛親情的圖片、攝影(可以以實物展示,也可以制作成幻燈片、配上背景音樂,利用多媒體展示),可以演唱一首反映母愛的歌曲或是表演一段獻給母親的舞蹈,可以可以畫一幅反映母愛的畫,可以演出一個反映母愛的小品,可以朗誦一篇反映母愛的事故或散文。總之,只要是反映母愛的任何形式都可以。